129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7月1日

查看其他日期

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2022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2023-07-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证券代码:002866证券简称:传艺科技公告编号:2023-041

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深圳证券交易所2022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公司”、“传艺科技”)近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对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问询函》(公司部年报问询函〔2023〕第 233 号,以下简称“年报问询函”)。公司董事会高度重视并组织相关部门及年审会计师等人员进行认真核查落实,现就年报问询函相关问题回复如下:

风险提示

一、钠离子电池业务不能稳定量产的风险

截至目前,公司钠离子电池一期4.5GWh项目尽管已实现量产和产品交付,但整体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尚未实现达产。同时,不同型号的电池产品之间的产能爬坡进度亦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公司未来能否如期实现钠离子电池一期项目的达产以及能否顺利实施钠离子电池二期5.5GWh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此,公司钠离子电池业务存在不能稳定量产的风险。

二、钠离子电池业务的市场开拓及竞争风险

钠离子电池系二次电池领域的新兴产品,目前尚处于产业化前期阶段且竞争格局尚未成熟。尽管公司凭借在产业化进度等方面的优势,截至目前实现了较为良好的市场开拓和客户资源储备效果,但未来随着产业化的深入,能否获得充足的订单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此外,随着未来钠离子电池行业产能的不断扩充,行业竞争预计将逐步加剧,而公司能否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亦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此,公司钠离子电池业务存在因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或未能持续保持竞争优势从而无法实现预期效益的风险。

三、与融资相关的风险

目前,公司针对钠离子电池板块近期的主要融资计划为总额不超过20亿元的银行借款及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拟募集的不超过30亿元资金。

其中,假设按照最新5年期LPR4.2%测算,在足额借款20亿元且不考虑利息资本化的前提下,上述银行借款将使得公司每年新增财务费用7,140.00万元(考虑所得税影响),因此存在对净利润产生一定侵蚀的风险。同时,尽管股权融资不产生相关利息支出,但考虑到募投项目的效益释放存在一定周期,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增加将可能导致公司每股收益指标下降并存在摊薄公司即期回报的风险。

此外,截至目前,公司前述银行借款已获得牵头行审批通过,尚处于参团行最终审批阶段,而前述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尚处于深交所审核阶段,后续实施需经深交所审核通过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因此,公司前述融资计划能否顺利通过相关审批并实施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公司存在因融资受限而使得钠离子电池业务后续的开展受到不利影响的风险。

四、与人才相关的风险

截至目前,公司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已建立了覆盖电芯、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多个环节的技术和研发人员团队,同时持续积极开展优秀人才的引入和技术团队的扩充。然而,考虑到二次电池及相关材料领域系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于优秀人才的竞争预计将随着钠离子电池行业产业化的深入而不断加剧。未来,若公司出现核心技术人员大规模流失或新人才引入计划不及预期等情形,则将存在无法在行业内持续保持技术先进性和竞争优势的风险。

问题1

报告期内,你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99亿元,全部为电子信息零组件业务收入;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减少30.04%。

(1)年报显示,你公司自2022年起开展钠离子电池项目建设,于2022年10月完成中试线投产,于2023年3月完成一期4.5GWh产能的投产。请结合你公司2022年度、2023年一季度的生产经营状况、收入构成、主要客户、在手订单数量及销售价格等说明你公司主营业务开展情况,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按业务类型说明你公司市场地位、主营产品竞争力,重点说明钠离子电池项目的建设经营情况、对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润的贡献情况。

(2)年报显示,你公司在钠离子电池行业参与企业中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请结合钠离子电池行业特点、公司现有开发能力、市场竞争状况等,说明你公司开展钠离子电池业务的市场前景、投产计划、资金来源、预期效益、投资可行性分析,跨行业发展是否存在行业壁垒导致的进入风险,充分揭示经营风险。

(3)请结合你公司主营产品销售数量及价格变化、投资情况、成本费用构成及变化等,说明报告期营业收入增长、净利润下滑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回复】

一、年报显示,你公司自2022年起开展钠离子电池项目建设,于2022年10月完成中试线投产,于2023年3月完成一期4.5GWh产能的投产。请结合你公司2022年度、2023年一季度的生产经营状况、收入构成、主要客户、在手订单数量及销售价格等说明你公司主营业务开展情况,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按业务类型说明你公司市场地位、主营产品竞争力,重点说明钠离子电池项目的建设经营情况、对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润的贡献情况。

(一)公司主营业务开展情况

1、营业收入构成情况

2022年度、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消费电子零组件业务板块,产品结构相对稳定,以笔记本及台式机电脑键盘等输入设备及配件、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及按键(Button/Touchpad)和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所用柔性印刷线路板(FPC)产品为主要收入来源。在钠离子电池业务方面,公司一期4.5GWh产能于2023年3月底投入使用,因此在2023年第一季度尚未实现大规模销售。

2、主要客户情况

2022年度、2023年一季度,公司主要客户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注:上述客户按照同一控制下合并口径计算。

在客户结构方面,2022年至2023年一季度,公司主要客户系联想集团、仁宝电脑、达方电子等知名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企或消费电子产品品牌商,客户结构整体较为稳定,公司凭借良好的服务和产品品质,与下游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公司主营业务在手订单情况

(1)消费电子零组件板块业务在手订单情况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模式进行生产,除根据客户实际订单安排生产外亦遵循适度备货的生产策略,根据对客户生产计划及下游产品市场需求的预测进行一定的备料,客户下单后约一周内安排发货,期末在手订单数据系已确定发货需求的客户订单。考虑到公司会按照对客户季度和月度生产计划的预测进行一定备货,故在手订单数据不足以说明主营业务开展情况。

(2)钠离子电池板块业务在手订单情况

截至本年报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公司钠离子电池产品的主要大额在手订单和采购框架协议如下表所示:

公司自投资钠离子电池领域伊始就明确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与下游客户开展相关送样测试和在潜在应用场景的产业化探索,充分利用自身在产业化进程、产品性能参数等方面的优势在产业化前期抢占优质客户资源。截至本年报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公司钠离子电池产品大额在手订单和意向订单较为充足,业务开展情况良好。

4、主要产品销售价单价及变动情况

2022年度、2023年一季度,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单价及变动如下:

单位:元/片、元/件

注1:“各类电脑键盘”包括笔记本电脑键盘、台式电脑键盘、平板键盘等成品键盘产品,未包含收入分类中“笔记本及台式电脑键盘等输入设备及配件”中的塑胶配件等单价不可比的产品类别以及鼠标等非核心产品类别,下同;

注2:“笔记本电脑触控板”为收入分类“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及按键”中的触控板产品。因触控板按键产品收入占比较小,故未将其单独纳入分析,下同。

如上表所示,与2022年度相比,2023年一季度公司主要产品的销售单价除各类电脑键盘有所下降之外未见明显波动。各类电脑键盘平均单价下降主要由于2023年一季度低单价型号键盘销售数量占比增加,系销售产品结构波动所致。

(二)公司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情况对比

2022年度、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毛利率对比情况如下:

由上表可见,公司2022年、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均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公司消费电子零组件板块相关产品主要应用于全球知名企业的核心生产线,长期服务于华为、小米等全球知名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了较多关于成本控制方面的经验,在内部管理和生产工艺上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升,毛利率相对处于较高水平;此外,同行业上市公司与公司在所处地区、经营环境、客户群体、业务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别,整体毛利率水平不完全可比。

(三)钠离子电池项目的建设经营情况、对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润的贡献情况

如前文所述,公司钠离子电池一期4.5GWh产能于2023年3月底方投入使用,因此在2023年第一季度对收入和利润的贡献较小。自投产以来,经过不断的生产调试和工艺完善,截至本年报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公司钠离子电池一期4.5GWh产能已实现量产和供货。

具体而言,公司钠离子电池一期产品包括18650型号圆柱形电池、26700型号圆柱形电池和71173204型号方形电池三种且均为单独产线(其中18650型号圆柱形电池和26700型号圆柱形电池共用制浆、涂布、辊压、分切等前段工序)。公司一期电芯产能分产品型号的具体情况如下:

注1:满产产能(万支/年)系根据各型号电芯满产时的每分钟产量(PPM)*60(分钟)*日工作小时数(22小时)*年工作天数(320天)计算得出;

注2:电芯能量(Wh/支)系根据各型号电芯工作电压(3.1V)*电芯容量(Ah)计算得出;

注3:18650、26700和71173204均为电池型号代码。其中,18650指直径18mm、高度65mm的圆柱形电池,26700指直径26mm、高度70mm的圆柱形电池,71173204指厚度71mm、宽度173mm、高度204mm的方形电池。

在产能爬坡的总体策略和规划方面,由于18650型号圆柱形电池工艺相对较为成熟且材料成本较低,其具有在生产端产量爬升相对较快、终端应用场景较为灵活等特点,因此公司在量产初期选择先集中精力快速推动其产能爬坡,并在其产量逐步释放后快速助推同为圆柱形电池的26700型号的产能提升。而对于方型电池,由于其投料成本相对较大、工艺要求相对更高,公司主要通过在圆柱形电池量产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的同时稳步兼顾和推进其工艺完善和产能爬坡。在行业整体处于产业化早期、市场可参考经验较少的背景下,上述策略可以最大程度实现产能爬坡、市场推广、成本控制和客户需求满足等多方面的平衡。

截至2023年6月15日,公司18650型号圆柱形电池生产线的半月度(2023年6月1日至6月15日)产量、产能利用率、销量以及实现的收入情况如下表所示:

注1:产能利用率=实际产量/(年满产产能/24);

注2:当期销量与产量的差异主要系由根据客户要求分批发货及成品电池的静置周期等原因所致。

由上表可见,公司18650型号圆柱形电池截至2023年6月15日已达成约15万支/日的稳定产量和50%以上的产能爬坡进度,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实现了公司制定的优先快速放量的目标。

在26700型号圆柱形电池方面,公司截至2023年6月15日已实现约2万支/日的稳定产量,在钠离子电池总体产能爬坡规划下如期随着18650型号的产量释放而同步快速提高产能。而在71173204型号方形电池方面,由于其属于三类型号电池中相对最晚开始投料生产的型号,目前处于小规模生产和产品性能及工艺的持续完善过程中。

综上所述,公司钠离子电池一期项目中各型号产品自2023年4月至今均按照公司既定的产能爬坡策略和规划处于稳定的产能爬坡过程,预计后续将逐步实现产量和效益的规模化释放。

二、年报显示,你公司在钠离子电池行业参与企业中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请结合钠离子电池行业特点、公司现有开发能力、市场竞争状况等,说明你公司开展钠离子电池业务的市场前景、投产计划、资金来源、预期效益、投资可行性分析,跨行业发展是否存在行业壁垒导致的进入风险,充分揭示经营风险。

(一)钠离子电池业务的市场前景

1、钠离子电池行业的特点、发展趋势及产业化进程

钠离子电池与锂电池工作原理类似,均是依靠离子在正负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出产生电势差进行工作的摇椅式二次电池。从发展历程来看,上世纪70年代“摇椅式电池”概念的首次提出同步开启了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上世纪80年代,NaxCoO2 层状氧化物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开始受到关注,但受到研究条件限制以及缺乏合适的负极材料(石墨在碳酸酯类电解液中缺乏储钠能力),业界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锂电池,而钠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则较为缓慢。2000年以后,尽管具有较高储钠比容量的硬碳负极材料以及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等正极材料技术逐渐得到一定突破,但锂电池凭借在比容量、性能表现等方面的优势,锂电池行业相较于钠离子电池行业得以在新能源乘用车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增长背景下更为快速地发展。近年来,由于锂电池相关研究日趋成熟,业内大量研究开始转向钠离子电池。同时,储能、新能源车等下游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带动二次电池市场需求持续上升,叠加碳酸锂等锂电池供需呈现紧张态势和全球锂资源分布不均等现状,市场亟需开拓锂电池以外的电池体系作为替代和补充。因此,包括中科海钠等在内的非上市公司和传艺科技等在内的上市公司均陆续开始推动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截至本年报问询函回复出具日,钠离子电池行业整体处于产业化前期的快速发展阶段,行业内主要参与企业产业化进度分布在产品开发、试验、产能建设和量产等不同阶段,其中传艺科技、中科海钠等少数企业已实现规模量产线的投运,行业主要企业产业化进度如下表所示:

资料来源:浙商证券《钠离子电池行业深度:空间释放未来可期》(2023年1月5日)、国盛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周报《海风步入快速增长期,钠电有望迎来爆发元年》(2023年4月2日)、高工锂电网(www.gg-lb.com)《从40家企业产能建设看钠电池量产“狂奔”》(2023年4月6日)、各公司官网及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年度报告、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等。

从发展趋势来看,凭借在成本、低温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的禀赋优势,以及能够平衡和稳定锂资源供需的作用,钠离子电池行业将持续保持快速的增长趋势,2023年亦被行业普遍认为系“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元年”。未来,正极材料方面多技术路线并存的局面或将长期存在,负极材料方面主流的硬碳等材料技术也将不断完善,钠离子电池行业也将伴随着材料领域的不断突破完善和电池环节量产规模效应的显现,不断强化自身竞争优势、扩大应用场景范围,实现市场渗透率的不断增长。

2、钠离子电池行业的竞争情况

钠离子电池系新兴的二次电池产品,布局钠离子电池行业的企业主要包括专注于钠离子电池产品的企业以及传统锂电池行业企业两大类。如前文所述,目前钠离子电池行业尚处于产业化前期阶段,除传艺科技、中科海钠等少数企业外,大部分企业尚不具备大规模量产的能力。因此,钠离子电池行业尚未形成稳定的市场竞争格局。预计在产业化的前期,能尽快形成规模量产且产品性能参数满足下游客户需求的企业将迅速占领关键市场份额和优质客户资源。随着产业化的深入和全市场产能规模的上升,钠离子电池行业的竞争预计将有所加剧,此阶段具备良好成本管控能力和能持续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性能的企业可以持续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和良好的盈利水平。

作为在钠离子电池行业产业化进度领先梯队成员,公司目前在一期已顺利建成4.5GWh产能的基础上已及时开展了二期5.5GWh的产能扩充规划,从而不断巩固在产业化进度中的优势、尽快实现规模效应的释放和技术路线的多元化,提升下游客户需求满足能力和行业竞争力。同时,公司持续强化在电芯、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全环节的一体化生产优势,同步推进电芯和材料环节的协同发展,从而使自身能够在未来钠离子电池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有效保持产业链自主可控性和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

3、钠离子电池的下游需求和市场容量

钠离子电池下游主要运用于储能、低速电动车和电动工具等多个应用场景。上述下游行业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态势良好,为钠离子电池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市场容量空间。

(1)电化学储能行业的发展情况

受全球气候变暖、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不断消耗等因素影响,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向低碳化转型。根据《“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要求,“十四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将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将实现翻倍。伴随着“双碳”目标和对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大力发展,光伏及风电等发电不稳定的特性使得储能技术对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储存能力价值逐渐体现,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同时,储能系统作为调节能源电力系统使用峰谷、提升能源电力利用效率的重要工具,对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极端事件、加强节能减排等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我国储能市场持续快速发展,电化学储能的市场规模和占有率亦不断提升。根据CNESA等机构预测,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量将达到260GWh,至2025年将增长至625GWh,年均复合增速达到54.9%。

钠离子电池凭借更低的理论成本、更优越的低温性能、循环寿命与安全性,很好地契合了储能领域对电池的重点要求,有望在增长迅速的电化学储能领域实现快速的渗透和应用。

(2)低速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情况

低速电动车具体种类包括部分低速的四轮车、电动三轮车及两轮电动车等。由于低速电动车具有成本经济、使用方便等特点和优势,同时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近年来其市场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速。其中,伴随着国家政策对两轮电动车所用铅酸电池淘汰进程的逐步推进,两轮电动车的市场需求持续保持旺盛。

A00和A0级等小微型纯电代步车由于精准切中市场需求空白和满足了消费者多场景的使用需求,近年来亦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上述低速和小动力电动车强调经济性,对价格敏感程度高,对电池的循环寿命、能量密度要求不高,与钠离子电池契合度较高。钠离子电池凭借在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预计未来将不断提升在该领域的渗透率。

(3)电动工具行业的发展情况

电动工具主要指以电动机或电磁铁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工作头的一种手持式或可移式的机械化工具。近年来,随着锂电池的逐步普及,以电池为动力的新一代无绳类电动工具凭借其轻巧便携性,有效改善了工作条件和安全风险,需求及市场规模迎来了快速发展。根据EVtank发布的《中国电动工具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其预计全球电动工具行业2022年出货量约为5.1亿台,到2026年全球出货量将达到7.1亿台,市场规模或将超过800亿美元。

凭借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充放电倍率等方面相较于镍氢电池的优势,锂电池已在无绳电动工具中广泛应用。与低速电动车相类似,电动工具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较低的特点亦使得其有望成为钠离子电池推广运用的重要场景。未来,随着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钠离子电池有望在电动工具领域形成与锂电池的互补局面并不断提升市场渗透率。

(4)钠离子电池的整体市场容量预测

如前文所述,钠离子电池下游主要运用的电化学储能、低速电动车、电动工具等领域市场规模较大且增长预期性较强,钠离子电池有望凭借各项产品性能优势在产业化推进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在上述领域的市场渗透率并获得良好的市场容量空间。近期公开市场关于钠离子电池未来几年市场容量的主要预测如下:

注1:该数据引用自东证期货研究所2023年5月6日发布的《钠离子电池商业化之路还有多远》,选取其披露的乐观预期下钠离子电池在全球电化学储能、中国小微型电动车、中国两轮电动车领域3个应用场景的市场需求预测加总所得;

注2:该数据引用自华金证券研究所2023年3月27日发布的《钠离子电池:元年在即,未来可期》;

注3:该数据引用自财信证券研究所于2023年3月15日发布的《钠离子电池:成本驱动,部分性能占优》;

注4:该数据引用自信达证券研究所于2023年1月8日发布的《硬碳负极是钠电迈入产业化的关键一环》;

注5:该数据引用自浙商证券研究所于2023年1月4日发布的《钠离子电池行业深度:空间释放未来可期》

由上可见,市场普遍预测钠离子电池在未来数年将迎来市场容量的快速提升和大规模的释放,行业发展潜力较大且前景较为广阔。

4、公司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市场开拓能力及规划

截至目前,公司系钠离子电池领域少数几家已实现规模化量产的企业。凭借在产业化进度方面的优势,公司在钠离子电池行业产业化早期即实现了产品向市场的推广、试用和客户资源的积累,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除积极与下游客户接洽并进行产品送样外,公司亦广泛参与钠离子电池相关的论坛和展会等活动,今年以来先后参与了钠电池技术与材料高峰论坛、第三届起点钠电论坛暨钠电正负极材料峰会、深圳CIBF国际电池展、SNEC上海国际太阳能光伏和储能展览会、德国慕尼黑电池展等活动,实现了良好的行业交流和产品推广效果。同时,公司亦通过与下游重要客户合作研发特定产品的方式以获取重点客户的未来订单。公司已与众多客户形成了包括战略合作、产品试样、小批量采购、批量采购等不同阶段的明确合作意向,具体参见本年报问询函“问题1”之“二、(四)3、客户及在手订单储备”。

短期内,伴随着公司钠离子电池产能的进一步提升,公司仍会将主要市场开拓方向聚焦于储能(包括发电侧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数据机房UPS、户外移动电源等)及小动力(包括电动工具、二/三轮车、低速电动车、A00级车、电动玩具等)两大领域,以实现钠离子电池产品市场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和市场份额的占领。中长期内,随着产品性能参数的不断升级和迭代,公司亦将逐步实现钠离子电池产品在乘用车中的商业化运用,从而实现下游应用场景的进一步扩充以及市场容量的充分释放。

但考虑到钠离子电池系二次电池领域的新兴产品,目前尚处于产业化前期且竞争格局尚未成熟,公司未来能否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实现良好的市场开拓效果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具体参见本年报问询函回复“风险提示”之“二、钠离子电池业务的市场开拓及竞争风险”。

(二)公司钠离子电池业务的投产计划及资金来源

自投资布局钠离子电池领域以来,公司即坚持产业链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同步发展包括电芯、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在内的钠离子电池全核心环节,从而最大程度提升公司未来在钠离子电池产业链的成本可控性和核心竞争优势。

在具体项目方面,公司目前已建设或规划的钠离子电池领域的相关项目主要为钠离子电池(含正极、负极材料)一期4.5GWh项目、钠离子电池(含正极、负极材料)二期5.5GWh项目、年产15万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上述项目的具体投产计划及资金来源如下:

1、钠离子制造电池一期4.5GWh项目

(1)投产计划

钠离子电池制造一期4.5GWh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为购置土地、新建一期电芯厂房、正极材料车间、负极材料车间及办公楼、展厅、食堂等建筑物,同时购置相关生产设备等。该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形成4.5GWh钠离子电池产能及相关正、负极材料产能。

截至目前,该项目建成的一期4.5GWh钠离子电池量产线已于2023年3月底投入使用,目前已形成量产供货并持续爬坡产能。相关正极、负极材料生产线产量亦处于稳步提升的过程中。

(2)资金来源及投入计划

公司钠离子电池制造一期4.5GWh项目的建设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其中,公司已向江苏银行等组成的联合银团申请额度不超过20亿元的项目贷款,截至目前该项贷款申请已获得牵头行审批通过,其余参团行亦处于最终审批阶段,预计将于近期完成相关贷款申请的审批工作。上述银行借款能够覆盖公司钠离子电池制造一期4.5GWh项目的建设支出。

公司前期已使用自有资金并根据工程进度、合同约定等对钠离子电池制造一期4.5GWh项目进行了投入,对于尚未支付款项则将使用前述银行借款及自有资金并根据合同约定进行支付。

2、钠离子电池制造二期5.5GWh项目

(1)投产计划

钠离子电池二期5.5GWh项目系公司在一期建设和量产经验的基础上,为了尽早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丰富技术路线矩阵和顺应下游主要旺盛需求所作出的产能扩充计划,建设内容主要为新建二期电芯厂房,同时对已建的正负极材料厂房预留部分进行装修,并购置相关生产设备等。该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5.5GWh钠离子电池产能及相关正、负极材料产能。

钠离子电池二期5.5GWh项目建设周期约为18个月,涵盖项目前期准备、勘察设计、建筑工程施工与装修、设备采购及安装调试、人员招聘与培训、竣工验收等多个阶段,具体情况如下:

钠离子电池二期5.5GWh项目已于2022年11月起启动对二期电芯厂房的建设工作,目前处于“建筑工程施工与装修”阶段。

(2)资金来源及投入计划

公司钠离子电池制造二期5.5GWh项目的建设资金来源为已变更用途的前次募集资金及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足部分将以公司自有资金补足。其中,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已于2023年4月25日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受理,目前尚处于审核阶段。

截至目前,公司钠离子电池制造二期5.5GWh项目拟建设的电芯厂房已于前期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处于建筑工程施工与装修阶段,公司已根据工程进度及合同约定以自有资金进行了部分先期投入。公司将在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募集资金到位后,根据相关规定以募集资金对先期自有资金投入进行置换并同时用于后续项目建设支出。

3、年产15万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

(1)投产计划

年产15万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购置土地、新建生产车间、洗桶车间、仓库、生产智能中心等建筑物同时购置相关生产设备等。其中,一期项目将建设年产5万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产能,二期项目将建设年产10万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产能。

截至目前,上述钠离子电池电解液一期项目已建成并具备投产条件。二期项目将视后续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情况具体制定建设和投产计划。

(2)资金来源及投入计划

公司自有资金能够满足钠离子电池电解液一期5万吨/年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而对于二期项目的建设,公司将在未来制定具体建设规划时进一步确定资金来源及融资方式。

公司前期已使用自有资金并根据工程进度、合同约定等对钠离子电池电解液一期5万吨/年项目进行了投入,对于尚未支付款项则将使用前述银行借款及自有资金并根据合同约定进行支付。

综上所述,公司在建及拟建的钠离子电池相关项目均有明确的资金来源,具备实施的可行性。

4、融资成本及业务板块间的资金分配规划

(1)融资成本

如前文所述,除自有资金外,公司针对钠离子电池板块近期的主要融资计划为总额不超过20亿元的银行借款及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拟募集的不超过30亿元资金。

其中,对于总额不超过20亿元的银行借款,考虑到相关借款协议未正式签署且相关借款利率尚未确定,假设按照最新5年期LPR4.2%测算,在足额借款20亿元且不考虑利息资本化的前提下,公司每年将新增财务费用7,140.00万元(考虑所得税影响)。

对于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拟募集的不超过30亿元资金,尽管其作为股权融资不产生相关利息支出,但考虑到募投项目的效益释放存在一定周期,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增加将可能导致公司每股收益指标下降并存在摊薄公司即期回报的风险。

综上所述,公司钠离子电池板块的相关融资计划预计将在未来使得公司新增较大规模的利息支出并存在摊薄公司即期回报的风险。因此,若公司钠离子电池业务的产业化推进和市场拓展等不及预期,相关融资存在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一定不利影响的风险。此外,公司上述银行借款能否最终获得审批、相关股票发行项目能否获得交易所审核通过并获得证监会注册亦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具体参见本年报问询函回复“风险提示”之“三、与融资相关的风险”。

(2)业务板块间的资金分配规划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消费电子零组件板块及钠离子电池板块。其中,消费电子零组件板块系公司原有主营业务。经过十余年来的耕耘发展,公司在消费电子零组件领域已成长为在各类电脑键盘、笔记本电脑触控板等细分领域的境内龙头企业,占有稳固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693.22万元、25,284.21万元和44,647.19万元,显著高于同期实现的净利润13,509.66万元、16,441.67万元和11,385.31万元,体现了较高的盈利质量。考虑到公司在各类电脑键盘、笔记本电脑触控板、柔性线路板(FPC)等主要消费电子零组件产品方面已建设了较为充足的产能空间,短期内预计不会产生大额的资本性支出需求,因此在未来几年内公司消费电子零组件业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除满足于消费电子零组件业务的日常运营资金需求外,其余将主要用于支持公司钠离子电池业务的发展。除此以外,公司还将如前文所述通过银行借款、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为钠离子电池的快速发展筹措资金,从而逐步推进钠离子电池业务的效益释放和“消费电子+新能源”双轮驱动的长期发展战略。

(三)公司钠离子电池业务的预期收益

钠离子电池行业尚处于产业化的前期,除公司、中科海钠等少数企业已实现量产线的投产外,行业内大部分企业尚处于产品开发、试验、产能建设等阶段,因此行业的竞争格局、市场供需关系尚未稳定,因此尚无产品市场价格行情等信息作为测算预期收益的基础。

基于公司目前钠离子电池对外售价水平及公司在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中对募投项目“钠离子电池制造二期5.5GWh项目”的财务测算方法,公司预计在二期5.5GWh产能达产年(即合计达产10GWh产能),公司预计将实现钠离子电池产品销售收入约56亿元,净利润约8亿元(该效益预测中的产品单价和净利率水平参考公司“钠离子电池制造二期5.5GWh项目”财务测算中达产年的水平。)。因此,钠离子电池业务的顺利实施有望将给公司带来规模较大的预期收益。但考虑到钠离子电池系二次电池领域的新兴产品,其产业化的顺利推进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同时公司未来能否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实现良好的市场开拓效果以及能否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亦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此公司钠离子电池业务存在预计效益无法达成的风险,具体参见本年报问询函回复“风险提示”之“二、钠离子电池业务的市场开拓及竞争风险”。

(四)公司投资、开展钠离子电池业务的可行性

1、专利和技术储备

截至本年报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公司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已获得2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项;申请中的专利40项,其中包含发明专利36项。公司已获授权专利的具体情况如下:

截至本年报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公司在钠离子电池领域拥有的主要核心技术储备如下所示:

因此,公司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具有较为充分的技术储备和专利保护。

2、人才储备

在人才方面,公司高度重视在钠离子电池板块的人才建设和储备工作,截至本年报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公司钠离子电池板块已建立了合计60余人的技术专业、结构合理、建设完善、研发经验丰富的技术和研发人员团队,领域覆盖电芯、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多个环节,在公司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路线和目标下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为公司加速推进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不断保持技术先进性、顺应下游市场需求、巩固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竞争优势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其中,公司钠离子电池业务相关的主要技术人员情况如下:

(1)总负责人-邹伟民

男,博士学历,传艺科技创始人,曾就读于苏州大学化学系,现任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产业教授,具备化学行业的专业背景及丰富的研发和企业管理经验,曾荣获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国家科技部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全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人物奖”、江苏省科技企业家、江苏省产业教授、苏商高质量发展领军人才等多项荣誉并担任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理事。

(2)电芯核心技术人员-康书文

男,博士学历,曾先后任职于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吉林中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东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并担任总经理、总工程师等职位,在二次电池领域具有丰富研发、管理经验。

(3)电芯核心技术人员-沈智

男,研究生学历,曾先后任职于山东威能环保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锂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润寅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并担任电芯技术研发工程师、研究院院长、总工程师等核心职位,在磷酸铁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等材料体系锂电池方面拥有十余年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经验。

(4)电池材料核心技术人员-邹武

男,本科学历,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背景,曾先后任职于湖南摩根海容新材料有限公司、新乡赛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金阳烯碳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宝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并担任研发工程师主管、总工程师、副总经理等核心职位,在软碳、硬碳、人造石墨、硅碳材料等领域拥有多年的研发经验和数项发明专利。

(5)电池材料核心技术人员-陈晓辉

男,研究生学历,曾先后任职于长沙矿冶研究院、贵州中伟正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埃索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在电池材料的研发、设备管理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钠离子电池板块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晋升发展机制,通过外部引入与内部培养并行的方式,不断稳定和壮大管理及技术人才队伍,以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求。

尽管公司已与钠离子电池板块主要技术人员签署了相关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并积极开展优秀人才的引入,但未来仍存在相关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新人才引进计划不及预期等使得核心技术团队不稳定或无法保持竞争力的风险,具体参见本年报问询函回复“风险提示”之“四、与人才相关的风险”。

除不断扩大的自有技术团队以外,公司亦积极与东北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外部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借助各高等院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良的科研装备形成强强联合,不断推动公司在钠离子电池领域技术的突破和升级。其中,与产学研合作相关的主要外部技术人才如下:

(1)朱广山

男,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政协委员、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比利时那摩尔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多孔材料的定向合成、性质与结构研究以及潜在应用的开发等领域。

(2)李胜海

男,吉林大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博士,累计发表60余篇SCI收录论文,获授权专利十余项,曾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地方、企业等项目2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分离膜的研究开发等。

(3)黄宇彬

男,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荣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创新拔尖人才等荣誉,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复合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

3、客户及在手订单储备

公司自投资钠离子电池领域伊始就明确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与下游客户开展相关送样测试和在潜在应用场景的产业化探索,充分利用自身在产业化进程、产品性能参数等方面的优势在产业化前期抢占优质客户资源。在下游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快速发展和亟需互补替代产品的背景下,公司在客户拓展方面实现了良好的效果,为后续产能扩张后的消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截至本年报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公司在钠离子电池的主要客户拓展和储备情况如下表所示:

截至本年报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公司钠离子电池产品的主要大额在手订单和采购框架协议如下表所示:

综上所述,公司钠离子电池产品大额在手订单和意向订单较为充足。截至本年报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公司对部分签署大额采购框架协议的客户尚未开始批量供货,主要原因系公司一期4.5GWh产能目前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部分下游客户的大批量采购需求尚待产能规模进一步释放后方能满足。公司产业化进程及下游客户拓展较为顺利,后续将继续通过积极参与各类技术交流会、行业展会及开展与客户的合作开发、送样检测等方式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力和扩充优质客户资源。

综上所述,公司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具备良好的专利、技术、人才和客户储备,投资、开展钠离子电池业务具有可行性。

(五)跨行业发展是否存在行业壁垒导致的进入风险

公司原主营业务为包括各类电脑键盘、柔性线路板(FPC)、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及按键(Touchpad/Button)等在内的消费电子零组件产品。自2017年上市以来,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募集资金的投入成功实现了消费电子零组件业务向产业链下游的延伸拓展和经营业绩的稳健提升。考虑到消费电子行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居民消费意愿及国际关系形势等因素的影响会呈现一定周期性和波动性,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营业绩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同时抓住新能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红利,公司经过对跨行业发展投资可行性、项目风险、资金保障等多方面因素的审慎论证后,于2022年确定了“消费电子+新能源”的双主业发展长期战略并对钠离子电池业务开展投入。考虑到二次电池行业与消费电子零组件行业在生产工艺、客户群体、原材料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同时钠离子电池为二次电池领域的新兴产品,公司对钠离子电池业务采取循序渐进的投入策略,即先通过中试线的建设运行验证工艺工程化的可行性,再通过量产线的建设运行验证批量生产的稳定性,最后根据量产经验和市场需求进一步制定产能的扩充计划,从而有效防范跨行业发展带来的风险。

二次电池领域作为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其主要行业进入壁垒包括技术和工艺壁垒、人才壁垒、客户资源壁垒、规模壁垒和资金壁垒等。

其中,在技术和工艺壁垒方面,二次电池行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生产工艺复杂,过程控制严格等方面的特点。在公司正式投资钠离子电池业务前,公司实际控制人与相关技术团队多年来在已上市公司体外开展钠离子电池方面的研发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优异的实验室及小试成果,为公司开展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自建设中试线以来,经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生产工艺及流程的反复验证、调整和完善,公司截至本年报问询函回复出具日已实现了完善的专利和核心技术储备(具体参见本年报问询函回复“问题1、二、(四)、1、专利和技术储备” )及一期4.5GWh的顺利量产运行,因此在技术和工艺方面不存在受到行业壁垒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形;

在人才壁垒方面,开展二次电池业务需要企业建立兼具专业技术和行业经验的完善人才队伍。公司高度重视钠离子电池板块的人才建设工作,凭借在早期建立的核心人员体系以及产业化进度领先优势带来的人才吸引力,公司截至目前在电芯、正负极和电解液等全环节均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因此在人才壁垒方面不存在受到行业壁垒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形;

在客户资源壁垒方面,二次电池领域客户在形成大批量采购前通常通过小量采购或者由公司送样的方式对产品性能参数进行测试,在确认达到要求后方会形成批量采购意向,上述供应关系建立后通常具有较强粘性。尽管公司系二次电池领域的新企业且原有消费电子业务板块的客户群体与钠离子电池存在较大差异,但公司凭借在产业化进度、产品性能参数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在产业化早期即积极开展的客户拓展,截至目前已实现了良好的客户拓展效果和在手订单规模,具体参见本年报问询函回复“问题1、二、(四)、3、客户及在手订单储备”,因此在客户资源方面不存在受到行业壁垒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形;

在资金壁垒方面,二次电池行业在厂房建设、生产设备购置和日常经营流动资金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资金需求。公司在布局钠离子电池行业初期即对短期内主要项目的资金来源进行了论证分析和方案制定,通过组合运用自有资金、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等多种工具,在有效控制公司财务风险的前提下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未来,随着消费电子业务板块的持续稳健经营和钠离子电池板块效益的大规模释放,公司将有更为充足的自有资金和资本运作空间,从而为后续进一步发展壮大钠离子电池板块提供支持,因此在资金壁垒方面不存在受到行业壁垒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形。

综上所述,公司投资钠离子电池业务不存在受到行业壁垒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形,行业的进入风险整体较为可控。

三、请结合你公司主营产品销售数量及价格变化、投资情况、成本费用构成及变化等,说明报告期营业收入增长、净利润下滑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数据如下:

单位:万元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99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4.07%,实现净利润11,385.31万元,较2021年同比下降30.75%。其中,对公司2022年净利润影响较大的主要项目为毛利额、期间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

(一)营业收入和毛利率的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销量及价格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件/万片、万元、元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增长主要系产品销售单价上涨所致。公司产品销售主要以美元计价结算,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计算,2021和2022年的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汇率均值分别为6.4515和6.7261。受汇率变动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均有所上涨。此外,公司引入华为等新客户,研发新型号产品,产品型号的销售结构变化也是引起产品单价变动的原因之一。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的变动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主营业务的毛利率较2021年均有所上升,主要原因系:①受到2022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大幅上升影响,产品销售单价上涨;②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2022年部分原材料价格较2021年有所回落;③2021年末,公司子公司昆山传艺停止经营,其原主要生产经营的日韩系笔记本电脑键盘业务调整至母公司传艺科技所在的高邮生产基地统一生产;2021年,公司前次募投项目“年产18万平方米中高端印制电路板建设项目”投入使用,至2022年柔性线路板产量进一步上升,规模化效应逐渐释放。上述公司内部业务整合因素和规模效应释放因素有效节约了人力成本和固定制造费用,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单位成本,并使得2022年毛利率有所上升。

(二)期间费用对净利润的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的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2年,公司期间费用较上年增长12.41%,其中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基本与2021年持平,销售费用较2021年增长38.49%。2022年销售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系销售佣金金额较上年增加3,249.15万元。2022年,公司需结算佣金的特定产品销售量增加,同时销售佣金单价有所上调,从而导致销售佣金金额较上年增长68.56%。

(三)套期保值业务对净利润的影响

2022年,公司套期保值业务产生较大损失是2022年收入增长但净利润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套期保值业务为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外汇交易业务,包括远期外汇合约以及外汇期权类合约。套期保值业务主要影响公司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科目。其中,已结算的套期保值业务的收益或亏损计入投资收益,未结算的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科目。2022年美元快速升值,尽管公司汇兑收益相应增加2,884.52万元,但当期套期保值业务发生亏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分别为-2,898.98万元和-5,409.74万元,从而导致净利润下降较多。

2022年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变化情况如下所示: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如上图所示,受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自2022年3月起连续加息的影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自2022年3月起快速上升,其中在4月份至5月初,以及8月份至9月中旬,均发生了累计幅度较大的人民币近乎单边的贬值行情,以至于公司在2022年度锁定的远期外汇合约实际交割汇率明显低于即期汇率、2022年银行行权的交割汇率亦明显低于即期汇率(公司卖出美元看涨期权),使得当年度套期保值业务产生了较大金额的亏损。

公司将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产生的损益计入非经常性损益。2022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6,989.57万元,较2021年的12,381.28万元相比上涨37.22%,与营业收入变动趋势相同,具有合理性。

综上所述,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由于2022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带来的销售价格上涨所致,净利润下降主要系销售费用增长及汇率波动引起的外汇套期保值业务发生较大损失所致。2022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2021年有所上升,与营业收入增长趋势相同,因此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增长、净利润下降具有合理性。

问题2

报告期末,你公司存货账面余额为3.56亿元,同比减少13.46%,解释变动原因为公司加强存货管控、减少备货库存。你公司本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294.5亿元,计提金额较上年度同比增长118.97%。请结合存货库龄、跌价测试、产品价格变动等情况,说明存货期末余额减少的情况下,本期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金额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商品滞销或积压风险,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公司回复】

(一)结合存货库龄、跌价测试、产品价格变动等情况,说明存货期末余额减少的情况下,本期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金额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截至2022年末,公司存货较2021年末的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截至2022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为35,562.67万元,较2021年末减少13.46%,主要系公司当年度面对外部环境的周期性波动,积极采取消化库存和控制生产规模所致。

报告期内,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存货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新台币仟元

注:由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光宝科技、致伸科技和达方电子,未公开披露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数据,故上表以存货账面价值进行对比分析。

由上表可见,截至2022年末,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存货规模较2021年末普遍呈现下降趋势,与公司存货余额变动趋势一致。从整体行业背景来看,2022年,消费电子零组件的终端电脑行业需求受到宏观经济和行业周期性波动等因素影响有所回调,行业整体出货量减少,因此公司所在行业内企业普遍降低生产规模并积极消化库存,期末存货规模普遍有所下降。

截至2022年末,公司存货库龄较2021年末的变化情况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如上表所示,公司存货大部分库龄在一年以内。2022年末,公司库龄在一年以上的存货较2021年末有所增加,主要系受到下游电脑行业整体出货量减少,客户需求变动等影响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变化情况参见本年报问询函回复“问题1、三、(一)营业收入和毛利率的增长”。

公司2022年产品销售价格上升,整体毛利率较2021年上升2.96个百分点,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金额的增加与公司产品价格变动相关性不高。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金额较上年末大幅增长,主要原因系期末1年以上库龄的存货增加所致。公司结合期末存货库龄、结存状态等因素合理判断存货减值迹象,按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充分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二)存货期末是否存在商品滞销或积压风险,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模式进行生产,除根据客户实际订单安排生产外亦遵循适度备货的生产策略,根据对客户生产计划及下游产品市场需求的预测进行一定的备料。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库存商品、发出商品余额与期后销售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公司报告期末库存商品及发出商品余额约占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的54.48%,期后存货销售情况良好,不存在大量滞销或积压风险。

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系: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司通常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存货跌价准备在原已计提的金额内转回。

(下转13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