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路演回放  查看版面PDF

航材股份:坚持“双轮驱动” 引领航空材料技术打造高新材料产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上投资者交流会精彩回放

2023-07-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路演嘉宾合影


航材股份:坚持“双轮驱动” 引领航空材料技术打造高新材料产业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上投资者交流会精彩回放

出席嘉宾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 晖先生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 嘉先生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 马兴杰先生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 张明慧女士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 杨 萌先生

经营篇

问: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什么?

杨晖: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航空、航天用部件及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下设钛合金精密铸造事业部、橡胶与密封材料事业部、飞机座舱透明件事业部、高温合金熔铸事业部,主要产品分别为钛合金铸件、橡胶与密封件、透明件和高温合金母合金。除航空、航天领域外,公司产品还广泛应用于船舶、兵器、电子、核工业、铁路、桥梁等领域。

问:请介绍公司钛合金精密铸造事业部的情况。

杨晖:公司钛合金精密铸造事业部的前身是航材院钛合金研究室,创建于1956年,是国内最早从事钛合金铸造研究的机构,目前已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钛合金铸造生产基地。产品覆盖我国目前大部分航空发动机产品,并成为空客、赛峰、罗罗、GE航空、霍尼韦尔等世界知名航空器、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的主要供应商或战略合作伙伴,深度融入国际航空制造业供应链。

问:请介绍橡胶与密封材料事业部的情况。

杨晖:公司橡胶与密封材料事业部的前身是航材院橡胶与密封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国内专业从事航空橡胶与密封材料研究及应用的机构,是我国国防工业系统中专业从事航空橡胶与密封材料研究与应用研究单位,可提供从密封与减振方案设计、材料选型、密封与减振制件生产、性能考核评定到使用寿命预测的全流程服务,掌握的多项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橡胶与密封材料事业部致力于军民用飞机、直升机和发动机用特种橡胶和密封技术研究,提供密封、减振降噪、阻燃、防火隔热、电磁屏蔽、封严等综合解决方案。同时,利用航空领域积累的技术基础,为航天、船舶、兵器、电子、核工业等领域提供橡胶密封与减振解决方案;为高铁车辆、重型卡车、新能源光伏电池、复合材料成型等领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问:请介绍飞机座舱透明件事业部的情况。

杨晖:公司飞机座舱透明件事业部的前身是航材院透明件研究所,创建于1962年,是我国最早从事航空座舱透明材料应用研究与研制的专业化研究机构,是国防科工局定点航空透明件研发生产的核心基地,承担战斗机、教练机、运输机、特种飞机、直升机、航天器、车辆等各种复杂外形、多功能复合透明件的研制工作,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领域,掌握的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问:请介绍高温合金熔铸事业部的情况。

杨晖:公司高温合金熔铸事业部的前身为航材院熔铸中心,创建于1997年,是国内专业的高温合金母合金研发、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完整的铸造、粉末等高温合金母合金研发、生产制造体系,承担各种高温合金母合金产品的技术研发、规模化生产,涉及主要高温合金牌号60余种(其中含航空发动机用高温合金牌号40余种),覆盖国内全部批产的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母合金产品,同时为核电、汽车、燃机、生物工程等领域提供高温合金母合金产品,是国内技术领先的高温合金母合金和大型等温锻造用高温合金铸件的研发生产中心。

问:请介绍公司的研发机制以及研发流程。

刘嘉:公司下游主要面向航空工业领域,基于服务航空军品需要,公司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坚持贯彻“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保障一代”的技术研发方针。公司坚持研发与生产紧密结合,研发人员贴近生产一线,通过组织针对性的研发活动解决产品需求,同时重视研发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公司依托国家、省、市级课题或自主立项课题,以国家型号或客户需求作为研发目的,研制新产品、新工艺,公司研发成果在经过需方技术论证后将直接应用或指导生产。公司已形成研发带动销售、销售保障研发的良性循环模式,坚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发展。

公司研发活动采用项目管理方式进行,针对不同的研发项目成立项目团队,作为研发活动的承担主体。各事业部分别设立研发部,是研发项目管理的责任部门,负责研发项目的组织、立项、运行(含计划、经费、外包、质量、保密、风险、沟通)、验收、成果以及检查考核等。其他各相关部门(如质量安全部、运营保障部、综合管理部等)按照职责分工对研发项目的全过程实施项目监督管理和配合,公司研发活动具体流程包括:1)项目负责人确定和团队组建;2)项目要求确认与评估;3)任务下达与过程策划;4)科研过程实施;5)验证与评审;6)验收与归档。

问:公司有多少项专利?

马兴杰: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拥有境内专利176项、境外专利2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139项(含国防专利75项)、实用新型39项、境外发明专利2项,前述专利不存在质押或其他权利限制。

问:公司的营业收入是多少?

马兴杰:2020年、2021年、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45251.22万元、194692.30万元和233537.17万元。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90%,其他业务收入主要为废料销售收入。

发展篇

问:公司总体发展规划是什么?

张明慧:公司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引领航空材料技术、打造高新材料产业”为发展愿景,坚持创新驱动、质量制胜、人才强企,不断加大市场开拓、

夯实管理基础,建立以航空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为基础的先进钛合金精密铸件、橡胶与密封材料、航空透明件、高温合金母合金研究发展体系。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推动研究成果向工程批产顺畅转化,全力保障航空发动机、飞机、直升机等配套需求。进一步拓展军民用市场,抢占高端领域市场,持续巩固和加强公司在各细分领域的龙头地位。

问:公司为实现战略目标已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张明慧:公司为实现战略目标已采取的措施包括:1)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2)质量与服务并重,成为可靠稳定的供应商;3)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问:公司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张明慧:公司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包括:1)改革创新管理体制;2)做好航空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3)优化提升研发生产线;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问:请介绍公司市场先入的竞争优势。

马兴杰:在技术领域,公司在国内最早开始钛合金精铸技术研究,最早掌握直升机旋翼弹性元件技术,最早从事航空座舱透明材料应用研究与研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高温合金熔炼技术研究;在产品领域,公司生产了国内航空发动机用第一批钛合金铸件,研制的氟橡胶、全氟橡胶、聚硫密封剂、改性聚硫密封剂、低密度密封剂、防火密封剂、导电密封剂、高强度高硬度密封剂等填补了国内空白。公司具有市场先入优势。

问:请介绍公司参与重点产品研制的竞争优势。

马兴杰:公司的技术研发紧密围绕国家军用航空新材料需求,技术谱系广泛,产品涵盖多个航空材料关键领域。公司研制的钛合金铸造产品覆盖国内绝大部分航空发动机产品;公司承担了国内多种用途橡胶密封材料及制品的研制任务,生产的百余个橡胶牌号基本满足我国军工领域武器装备需求,生产的航空密封剂产品占据我国航空密封剂主干材料的全部牌号,承担着国内飞机、教练机的透明件制造和新型透明件的研制任务;公司承担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用各类铸造高温母合金以及大型等温锻造模具用高温母合金的研发及生产,覆盖国内全部批产的航空发动机高温母合金产品。

行业篇

问:公司所属什么行业?

刘嘉: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代码为C37);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公司属于“3新材料产业”之“3.1新型功能材料产业”“3.2先进结构材料产业”。

问:航空材料行业有哪些特点?

刘嘉:航空材料行业的特点包括:1)较高的进入壁垒,包括资质准入壁垒、技术人才壁垒、资金壁垒;2)军品研制定型周期长;3)军品配套关系较为稳定;4)保密要求高。

问:公司所处行业机遇有哪些?

刘嘉:公司所处行业机遇包括:1)军用航空市场及航空发动机市场迎来快速发展期;2)民用航空领域景气度回升;3)国际航空零部件转包业务转移。

问:航空材料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刘嘉:航空材料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1)材料性能要求不断提升;2)重视新技术、新工艺应用;3)跨学科一体化发展;4)行业集中度提升。

问:请介绍航空材料行业的未来行业集中度提升情况。

刘嘉:航空材料领域专业发展集中度逐步提升,国际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公司。如钛合金铸件和高温合金母合金领域的PCC公司、HWM公司、Cannon Muskegon Corporation;橡胶与密封件和透明件领域的PPG公司、Dow Corning公司、Hutchinson公司等。行业领先企业不仅技术先进、实力雄厚,并针对市场需求形成了系列化产品服务,占领全球主要市场。

发行篇

问: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有哪些?

杨萌: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1)航空高性能弹性体材料及零件产业项目;2)航空透明件研发/中试线项目;3)大型飞机风挡玻璃项目;4)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用高性能高温母合金制品项目;5)航空航天钛合金制件热处理及精密加工工艺升级项目;6)补充流动资金。

问:请介绍航空高性能弹性体材料及零件产业项目。

杨萌:本项目瞄准现役及下一代航空发动机、飞机及其他重要装备对橡胶与密封材料的研发和保障需求,建设数字化、智能制造系统,建成国内领先的航空特种橡胶与密封剂研发与生产基地,明显提升对航空发动机、飞机、直升机相关产品的保障能力。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航空高性能弹性体材料及零件生产线,显著增强橡胶与密封件技术和产品在飞机、航空发动机及其他相关市场的竞争力。

问:请介绍航空透明件研发/中试线项目。

杨萌:本项目针对飞机座舱透明件的保障和研发需求,打造信息化系统,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建成国际一流、国内规模最大的航空座舱透明件研发中试基地,提升研发中试能力。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建成透明件研发中试线4条,增加先进座舱透明件交付能力,切实保障飞机对座舱透明件的研发和需求。同时,完善现有科研设备和资源,建立国内领先的透明件考核试验室,提高公司在透明件行业内的试验评价技术水平。

问:请介绍大型飞机风挡玻璃项目。

杨萌:本项目针对民用大型飞机风挡透明件的研制需求,建设大型飞机风挡透明材料、透明件制造工艺的成套技术体系,实现高质量国产化客机风挡玻璃的国产化。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大型飞机风挡玻璃透明件研制线1条,切实保障大型飞机风挡玻璃透明件的研发和制造需求。

问:请介绍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用高性能高温母合金制品项目。

杨萌:本项目针对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和保障需求,打造信息化智能制造能力,建成国内领先的航空高温合金母合金研发与中试线基地。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3条母合金研发中试线,1条大型复杂高温结构件模具研发中试线,提升航空高温合金母合金研发中试能力,保障研发与交付需求。

问:请介绍航空航天钛合金制件热处理及精密加工工艺升级项目。

杨萌:本项目针对国内外航空航天飞机、发动机对高性能钛合金精密制件的需求,提升现有研发及中试能力和自动化水平,建设成品中心、热等静压研发中试线和酸洗研发中试线,建成国家级钛合金精密成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际先进的钛合金精密制件科研及中试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任务保障能力,促进新型钛合金研制及其精密成型技术的发展。

问:请介绍公司补充流动资金的计划。

杨萌:公司综合考虑自身经营特点、财务状况以及业务发展规划等,计划将本次募集资金中的1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有利于公司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为公司未来巩固行业内领先地位、拓展市场空间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