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版 特别报道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9月1日

查看其他日期

“出海”业务增长 券商境外IPO储备项目有望贡献新增量

2023-09-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唐燕飞

今年上半年,多家券商国际业务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按上半年国际业务总收入进行排名,前四名分别为华泰国际、中信证券国际、中金国际、国泰君安国际,总收入金额分别为68.45亿港元、79885万美元(约合62.67亿港元)、60.06亿港元和15.43亿港元,分别同比上升36.33%、84.68%、51.78%和28%。净利润前四名分别为中金国际、中信证券国际、华泰国际和国泰君安国际,金额分别为16.81亿港元、13863万美元(约合10.87亿港元)、6.68亿港元和1.19亿港元。

去年,美元债等风险暴露,拖累多家券商国际业务的表现。今年以来,多家券商压缩风险敞口,增加跨境金融衍生品与固定收益类客需业务,业绩表现因此向好。随着境外上市备案不断提速,券商境外IPO储备项目丰富,有望为下半年带来增量投行收入。

投资业务底部反转

非方向性业务成为券商海外投资与交易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

上半年,申万宏源香港投资业务收入为9540.7万港元,同比增长88.28%。同期,国泰君安国际投资与交易净收益为12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68亿港元,实现扭亏为盈。国泰君安国际表示,已大幅削减高风险中资美元债及其他风险资产仓位,避免了市场波动造成的冲击。

机构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转变,使得客需型金融衍生品、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中信证券提出,跨境衍生品业务方面,公司将对标国际一流投行衍生品业务,提升产品设计和交易服务能力,丰富产品线。自营方面,将继续加大非方向性投资布局,提高抗风险能力。

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大型券商均在布局国际化综合业务平台。截至6月末,跨境业务存续规模为9026.79亿元,较去年末(7369.80亿元)增长22.48%。券商布局的跨境业务包括跨境场外衍生品业务、跨境自营投资业务、跨境收益凭证业务、债券“南向通”业务。

深圳某券商自营投资部人士表示:“券商出海业务不断成熟,自压降相关高风险资产敞口后,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通过多元策略的探索,投资组合能有效降低业绩对市场单一方向变动的依赖。”

境外IPO储备项目丰富

今年上半年,券商海外投行业务承压。港交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香港市场共有33家公司上市。从投行成绩看,中金公司为保荐人主承销港股IPO项目8单,国泰君安国际、中信建投国际、海通国际、华泰国际均参与了2家IPO公司的保荐。

随着有关部门持续畅通企业境外上市渠道,业内人士认为,境外上市备案将进一步提速,申请赴境外上市的企业将更多,为券商的海外投行业务贡献新增量。

截至8月24日,中国证监会最新更新的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备案情况表显示,有95家企业在排队备案,准备赴境外上市。从上市地看,95家企业中,有28家拟在纳斯达克上市,2家拟在纽交所上市,其余65家拟在港交所上市。从保荐券商看,头部券商储备项目较多。

“随着备案过程愈加顺畅,境外上市后备企业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增长。”香港某内资券商的投行人士表示,“境外上市需要经历备案、招股书申报、审查与反馈、路演、定价配售、上市交易等过程,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出现境外上市热潮。”

中金公司半年报表示,上半年公司加大国际布局力度,跨境业务持续领先,境外团队配合执行多个一级、二级市场项目。下半年将继续发挥境内外联动优势,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A股上市公司持续境外融资的背景下,在全球存托凭证业务(GDR)领域,中金国际、华泰国际、中信国际等形成了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局面。上半年,华泰国际以全球协调人身份完成4单GDR发行项目,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均位居市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