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致力深化跨境金融合作
◎新华社南宁9月18日电
18日,以“金融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15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在广西南宁举办。300多位嘉宾共聚一堂,畅谈中国—东盟跨境金融合作的广阔前景。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介绍,广西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量达1.9万亿元,连续多年保持中国边境和西部省份第一,当前广西正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实施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全面推进等重大机遇,不断深化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全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多年来,中国—东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04年的1000多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9753.4亿美元,中国连续14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这对双方扩大金融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深化金融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郑薇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将持续深化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加强金融政策创新和供给,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
老挝中央银行行长本勒·新赛沃拉翁在致辞中说,老挝和中国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领域合作不断加强,随着中国和东盟之间贸易和投资额快速增长,双方应探索更多使用本币结算的机会,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进而促进贸易和投资。
缅甸中央银行行长丹丹瑞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协同作用显著,为加强中国—东盟金融互联互通提供了独特的机会,通过促进跨境投资、鼓励更大规模的资本流动和推动可持续金融实践,可以释放本地区未开发的潜力。
新华社副社长袁炳忠在论坛上说,金融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深化经济信息交流合作,当前信息资源已成为“一带一路”国家政府、智库和企业制定战略决策和进行理论研究的重要依托。媒体肩负着重大的时代责任,亟待形成高效、立体、互动的传播合力,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以信息共享推动经贸领域的互利共赢、促进产业合作的深入开展、助力多元化融资体系的建设完善。
论坛发布了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成果,启动面向东盟的物流金融联盟、跨境金融北部湾港航融平台、中国—东盟有色金属基差贸易专区、北京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系统广西服务基地等项目。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期间举行的重要活动之一。自2009年以来,累计有来自中国、东盟各国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和企业界人士逾4900人(次)出席,参会机构超过14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