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煤老大” 发展“风光储氢” 山西民企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
|
◎上证报山西民企调研小组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一曲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唱出了表里山河的壮丽和三晋大地的辽阔。
高耸的风轮机、成片的光伏板、飞驰的氢能重卡……行走于山西各地,各类新能源设施和产品随处可见。不仅如此,全球首批钠离子电池生产线于阳泉建成,我国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在大同下线,作为传统的能源大省,山西转型新能源似乎比其他省份更为急迫。
“中央要求山西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我们作为一家能源企业,也要主动承担能源革命的责任,也要做能源革命的排头兵,至少是先进兵。”安泰集团董事长杨锦龙说,公司4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在不断探索新领域新产业,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当前最主要的就是抓住氢能源产业带来的巨大商机。
一块煤的“裂变”
山西兴于煤,也困于煤。不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炭正被挖掘出越来越多的价值。如过去长期废弃的“臭煤”——高硫煤,经过几十种复杂工艺后,成为一滴滴润滑油、一粒粒高端特种蜡、一勺勺特殊化学品。从重量单位变化来看,从煤之“吨”,到油之“升”,再到化学品之“克”,煤炭及其产业链的价值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曾经,能源革命一度被认为应该革煤炭的命,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在调研过程中,山西某大型能源企业的一位负责人感慨道。在他看来,煤炭要革命,但绝不是抛弃煤炭,而是通过煤炭精深加工和高端转化,最终实现煤的清洁高效利用。
山西介休,依煤而建、因煤而兴,民营经济十分活跃。作为当地最大的民营企业,也是山西省第一家民营上市公司,靠煤起家的安泰集团,就在“三废”里淘出了百亿元大产业。
“我们是从土法炼焦起家的,利用‘三废’综合治理的关节点,做着做着,就做成了一条产业链。”杨锦龙说,安泰集团将上游产业的废料变成下游产业的原料,无回收变成了有回收,不仅使废渣、废气、废水都得到了再利用,也形成的煤焦钢全产业链布局。
从山西运城市稷山县城出发向东北,10余分钟车程便可到达西社镇高渠村。2015年,这里诞生了当地首家上市企业——永东股份。
“上市以来,永东股份一直在深耕煤焦油产业链,已经实现从初级化工原料生产向新材料精细化工的升级。”永东股份董事长刘东杰表示,利用煤焦油资源研发生产炭黑等产品,公司将村里的炼焦业带入现代煤化工时代。
据了解,如今围绕“一块煤”研发出来的新材料已有上千种,衣服箱包、汽车轮胎、太阳能电池片等看起来与煤炭完全不相干的产品,追溯都可以发现煤是基础原材料之一。
从“煤都”到“氢都”
走进位于孝义市的鹏飞集团鹏湾氢港制氢工厂,净化装置、增压设备、脱硫、脱碳转化等装置依次排列,焦化厂的焦炉煤气通过这些设备转化成氢气。据鹏飞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焦炉煤气是主要制氢原料,孝义年产焦炉煤气70多亿立方米,但在以前,一半以上直接燃烧处理,既不环保又造成浪费。
“我国大部分氢气制造主要来自煤炭——煤炭炼焦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氢气。作为煤炭大省,山西在氢气制造成本上有天然优势。”提及山西发展氢能的优势,山西省一位能源领域官员“亮”出这样一组数据:山西共有1.4亿吨焦化年产能,可用于制氢的副产焦炉煤气约280亿标方,全部用于制氢可年产氢气150万吨。
美锦能源是我国最大的独立商品焦和炼焦煤生产商之一,2017年,公司开始布局氢能产业,目前已构建了制氢—加氢站—氢燃料核心装备—氢燃料商用车示范运营的产业链闭环。
“我们是老牌传统能源企业,见证了山西作为传统能源大省的辉煌,同时也要抓住绿色能源发展机遇,与山西同行。”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表示,作为山西省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公司将在山西省内继续扩大制氢规模,利用企业在全国形成的应用链优势带动吸纳更多的企业、机构投身氢能产业。
“煤”“氢”互动在山西更多产煤地展开。在介休,煤炭行业“老兵”安泰集团也加快了转型步伐。在临汾,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曲沃氢燃料电池产业基地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可年产2000台(套)燃料电池。
除了美锦能源、安泰集团等山西本土企业,雄韬股份、中车氢能等一批氢能产业龙头企业纷纷在山西落子,大同、长治、晋中、太原等市的氢能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风光储”协同大发展
对于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研究人才缺乏的能源城市而言,“转换动能”的难度不言而喻。但越来越多的“小尝试”,让更多人看到了山西发展新兴产业的“大可能”。
在位于长治市平顺县平均海拔1500米的山区,一块块蔚蓝色的光伏板漫山遍野,覆盖了周边6000多亩山地。这里是山西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之一,年发电量约3.5亿千瓦时。
“山西的资源和地域决定了在新能源体系中,风电、光伏是主体,抽水蓄能是重要支撑。”山西省能源局副局长王茂盛此前表示。
随着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快速发展,新能源消纳问题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的挑战愈加突出,也对虚拟电厂和储能项目提出了新的需求。
作为山西唯一一家民营煤炭上市企业,永泰集团近年来积极拓展储能赛道,瞄准了新型储能――钒电池能源存储。今年3月,旗下储能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台32kW全钒液流电池电堆测试成功。
“我们有信心迎接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并为能源转型注入更多的活力。”永泰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
(调研小组成员:闵卫国、覃秘、郭瑞坤、刘立、王乔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