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版 公司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10月10日

查看其他日期

关联交易迷雾重重 正大股份百亿IPO止步

2023-10-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乔琪

又一巨头终止了A股IPO之旅。

10月8日晚,上交所官网披露,正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正大股份”)主板IPO终止。据悉,IPO终止主要因公司及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饲料生产商和生猪养殖企业之一,正大股份原计划募资150亿元,用于17个生猪产业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本次IPO终止前,正大股份业绩、应收账款、关联交易等均被上交所重点关注。

养猪巨头百亿IPO终止

正大股份前身为正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正大集团在2020年底拆分在华饲料和养殖业务,将所持有的43家养猪公司重组而成的企业。正大集团则为泰籍华人谢易初创办的跨国企业,多年来在华投资广泛,拥有正大食品、正大种子、卜蜂莲花等多个知名企业和产品。

正大股份IPO之旅始于2020年末,彼时公司与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谋求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次年5月,公司向上交所递交申报材料。今年3月,公司更新主板IPO招股书获上交所受理。根据原计划,正大股份拟公开发行不超过5.67亿股,募资150亿元,主要用于建设生猪产业链项目和生猪养殖项目。

正大股份在申报稿中介绍,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饲料生产商和生猪养殖企业之一,是中国饲料工业化、畜牧养殖现代化的开创者和引领者。饲料业务方面,其在2019年至2021年的饲料产量仅次于新希望、海大集团,位于行业内第三名。生猪养殖方面,以2022年生猪出栏数量计算,其850万头的生猪出栏规模位居行业第四,仅次于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新希望。

经历了多次更新、补交财务资料,以及回复首轮问询后,正大股份为何选择主动撤单?

对于此次主动申请终止IPO的原因,正大股份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生猪价格较低,经内部商议以及与保荐机构沟通后,认为目前并不是特别理想的IPO时间点,因而选择了撤回。“不排除未来会考虑重新申报的可能。”

关联交易等迷雾重重

记者注意到,本次IPO终止前,正大股份已回复首轮问询。但从审核问询情况来看,其业绩、应收账款、关联交易等问题突出,似乎为IPO平添了一定障碍。

正大股份的主要利润来自生猪养殖与屠宰业务,受生猪价格走低影响,公司近几年日子并不好过。2021年其归母净利润由前一年的75.71亿元大幅下滑至5.05亿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亏损23.95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应收账款逾期比例也呈现上升趋势。据披露,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期末,正大股份账龄1年至2年(含2年)的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668.13万元、3.88亿元和8.39亿元,且应收账款前五名主要为关联方;公司各期末应收账款逾期比例分别为32.31%、54.71%和58.39%。申报材料显示,报告期各期,正大股份应收账款周转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针对上述情况,上交所要求正大股份说明报告期内应收账款逾期比例逐期上升的原因,以及关联方信用良好但未及时回款的原因和合理性,是否构成关联方资金占用,相关内控制度是否健全等。

招股书显示,2021年,公司向关联方销售的禽料价格高于向第三方销售价格,而按照第三方销售均价模拟计算,其当年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将从盈利1.62 亿元变为亏损1951.15万元。这一业绩水平并不符合该公司选择的“预计市值不低于80亿元,且最近一年(2021年度)净利润为正,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8亿元”的上市标准。对此,上交所询问公司是否存在突击调节利润的情形。

公司在原材料采购上也是迷雾重重。正大股份主要原材料包括玉米、豆粕、玉米酒糟、麸皮和豆油等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普遍高于市场平均公开价格。对此,上交所要求其详细列出饲料原材料前五大自然人/个体工商户供应商名称、采购数量、采购金额等,并说明公司及董监高、相关员工与上述供应商是否存在异常资金往来,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