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案例增多 港股流动性难题求解
◎记者 徐蔚
2023年港股私有化又添一例。10月8日,海通证券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公司境外全资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海通国际控股”)以协议安排的方式对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通国际”)进行私有化。
在低流动性影响下,不少中小型港股估值偏低、融资受限,叠加在港股市场上市所需的维护成本,其中部分公司萌生退意。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近年选择私有化的港股公司正在增多。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有近20家港股公司主动撤离港股市场,宣布私有化或已经退市,包括雅士利、达利食品、IMAX中国等大众熟知的企业。
港股私有化退市趋势明显
这波港股私有化浪潮始于2020年。据港交所数据统计,2019年只有10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完成私有化,而这个数字到2020年、2021年则分别增加到22家、20家。
记者观察发现,2023年至今,私有化的企业集中于市值100亿港元以下、单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50%的小型股。而这些私有化的企业来自各个行业,涵盖制造业、能源开采开发、房地产、资产管理和艺术产业等,其中占比最高的为制造业和房地产业。
流动性紧张、融资受限或是主因
业内人士认为,港股流动性紧张、估值低、融资功能受限,是相关公司主动挥别港股市场的主要原因。此外,面对被低估的股价,在最后的私有化方案中,不少公司都以高于现有股价的溢价回购注销目前的流通股,以安抚其他股东。
以海通国际为例,根据私有化方案,每股注销价为1.52港元,较停牌前0.71港元的收盘价溢价约114%。
多数提出私有化的上市公司都在公告中提到,目前股价远低于公司价值。如达利食品在公告中称,由于股价低迷,达利食品已丧失维持上市地位的优势,股权融资能力有限;且一直在相对较低的价格区间交易,成交量有限。
上正恒泰律师事务所律师于丽娜分析表示,港股私有化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公司的股价低迷,部分公司甚至低于净资产值;二是市场成交量长期偏低,使得公司丧失再融资功能;三是公司内部重组。当公司被严重低估时,大股东或外部财团就有动力将公司私有化,拿到估值更高的市场重新上市。
“当上市公司价格和交易量长期处于低位,私有化可能会以较低的代价完成。同时,公司会减少部分上市监管成本、提高经营灵活性等。”于丽娜同时提示,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此项决策前,公司应综合考虑私有化后的市场前景、财务状况、公司治理等因素,并充分考虑法律和程序上的风险。
港股私有化趋势或持续
整体来看,改善港股流动性已成为市场共识。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持续走低。截至10月10日收盘,恒生指数已较年初高点跌超20%,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超过10%。从成交额来看,港交所今年前9个月平均日成交金额为1097亿港元,同比下滑11.6%。其中,9月平均日成交额为903亿港元,环比下滑11.3%,与A股日成交额及纳斯达克日成交额无法相比。截至9月底,今年以来港交所每日平均成交股数同比下滑17%,股本证券集资总额则同比下滑48.6%。
流动性紧缩下,港股的融资功能也在萎缩。据德勤统计,2023年上半年,港交所新股上市集资额累计178亿港元,排名继2021年、2022年跌出全球前三后,进一步下滑至全球第六位。而2020年之前,香港市场IPO集资额连续超过10年排名全球市场IPO集资额前三。
业内人士预计,在港股低迷且流动性不足的环境下,私有化趋势或将持续。凯易国际律师事务所认为,今年以来港股私有化要约重拾强劲增长势头,数量较多,成功率也颇高。驱动公司私有化的主要因素依然存在,预计港股私有化仍将保持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