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局长王俊寿:资管业应树立以人为本、长期主义、守正创新理念

2023-10-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何奎

10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局长王俊寿在2023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上表示,资管行业应树立以人为本、长期主义、守正创新的理念。

一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这里的“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亦可以是企业,还可以是政府,只要有委托需求,都属于资管行业服务的对象。可是,过去的资管或银行的服务是“以自身利润为中心”,忽略了客户的价值。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实现“以自身利润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受托人文化就是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受人之托、代客理财、听人之嘱、忠人之事”真正地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还要落实在行动上。

“希望资管机构要真正地把‘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贯穿到产品设计、风险控制、流程优化、消费者保护工作中。”王俊寿说,重点是把握好“三性”:展业的适当性,也就是监管部门要求的“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核算的真实性,资管新规出台以来,一直要求表外回表内、净值化管理、打破资金池、去嵌套、新会计准则执行等,其实就是倡导核算要真实;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信息披露即作为委托人拥有知情权,有权了解委托以后的相关情况。

二是长期主义的理念。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银行业、保险业还是资管行业,更习惯于“吃快餐”、考核短期化,易造成行为激进化,顺周期问题突出。资管行业应更多围绕人的生命周期、企业产业周期,以及差异化个性需求量身定制产品,强化逆周期思维与跨周期管理,这也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一种体现。

过去,由于各种“短平快”要求和排名考核压力,部分机构追求短期利润和效益的兑现,这与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期望是背道而驰的。王俊寿说:“我们要有长期主义的思维与定力,不能单吃‘快餐’,要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由过去的‘追求以利润实现为中心’转向‘追求以价值投资为中心’,体现长期主义理念。”

三是守正创新的理念。守正是“里子”,创新是“面子”。监管部门要撑起守正的旗帜,让各类机构走好创新的路子。希望各资管机构能够正确处理好转型和发展的关系、宏观和微观的关系、战略和战术的关系。资管机构一定要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让各类资管机构能够体现出追求不同目标客户群、不同细分市场的差异化经营,体现出在共同发展过程中差异化的竞合战略。

王俊寿表示,希望相关资管机构能够遵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资管的规章制度要求。监管部门将为机构铺好道路、竖好篱笆,实施包容性监管、差异性监管、穿透性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