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扬起海上丝绸之路新风帆
| ||
| ||
| ||
|
穿越千年,大道同行。
一千多年来,华夏大地上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交融的新时期。
走在海南海口的海边,椰风与潮声交织,仿佛在讲述古往今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变迁故事。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始发港、补给地,海南曾经见证了海上丝路“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如今,身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支点,海南正加速建设自贸港,用开放连通世界。海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规模正稳步扩大,由2013年的574亿元扩大到2022年的944亿元。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战略联动,是海南发展的重大机遇和职责使命。”海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巴特尔表示,海南将注重发挥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以实实在在的项目成果彰显双边交流的务实成效。
◎记者 黎灵希 王墨璞嘉
带着发展目标“走出去”
步入海南省博物馆14号展厅,三块大小不一的石碑分外引人注目。这三块墓碑造型独特,均由珊瑚石雕刻而成。
“馆藏的多块穆斯林珊瑚石墓碑,年代从唐至宋,是当年的阿拉伯商人来华开展商贸活动的有力物证。”海南省博物馆馆长苏启雅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海南,处在古代和当代南海商贸航线的重要承接点。这条航线即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在过去起到“内联外引”的作用,当前亦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
《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指出,中国唐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共同发展,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商道。15世纪初的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商贸往来。
据史料记载,数百年前,一艘艘满载中国丝绸与瓷器的商船,经海南岛穿过南海,远赴波斯湾、地中海。航道上往来奔波的商船,承载着世界各地商人们的财富梦想。
最近十年,海南继往开来。借助自贸港税收优惠政策及投资便利化等多项优势,这片热土正在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桥头堡”。
据统计,2023年1月至8月,海南新增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境外投资备案项目49个,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实际投资金额不断增加。
“我们的高管团队已经到过非洲,实地考察了马里Bougouni锂矿项目。”海南矿业董事长刘明东告诉记者。今年初,公司公告,拟出资1.18亿美元获得非洲马里Bougouni锂矿资产。该项目能助力公司加速打造新能源产业上游资源与锂盐加工的一体化产业链,也是公司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根植海南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举措。
在刘明东看来,这次并购对海南矿业和马里而言,都是发展机遇。“公司正在推进该锂矿资产的交割,接下来我们会将自身积累多年的采矿、选矿技术带到当地,赋能后续的开采工作。”刘明东说。
这并非海南矿业第一次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联动。早在2019年,海南矿业收购国际化石油公司洛克石油51%的股权,主营业务由铁矿石拓展至石油天然气领域。目前,公司的油气项目已经遍布中国四川省、南海西部北部湾、南海东部珠江口以及马来西亚等地,日均油气产量超过20000桶当量。
2009年,海南橡胶迈出“走出去”的步伐。“随着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对天然橡胶需求日益增大,难以自给自足,我们必须立足于国内的庞大市场需求,面向国际产地资源来进行配置。”海南橡胶董事长艾轶伦说。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有不少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国。十余年来,海南橡胶已形成以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传统天然橡胶主产国为主,以喀麦隆、科特迪瓦等非洲新兴产区为补充的业务布局。
在艾轶伦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海南橡胶指明了方向,也为企业与当地政府的合作提供坚实的政策基础和良好氛围。通过海外种植园种植、初加工和产品回运,2022年海南橡胶组织进口天然橡胶数十万吨,保障国内市场需要。
空海并进深化“硬联通”
9月16日上午8时36分,随着一架载有213名游客的客机平稳降落在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下称“三亚机场”)跑道上,三亚机场正式恢复今年首条中亚地区航线——“三亚—阿拉木图”国际航线。
阿拉木图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最大城市和商业及文化中心,也是“一带一路”重要支点城市。
该航线的恢复,是海南积极参与“空中丝路”建设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基础设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基石。十年来,海南持续织密国际航线网络,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旅游等合作往来,提供更为多元化的选择。
数据显示,海南省航空旅客吞吐量从十年前的2000多万人次,增加到2019年最高达到4500万人次;国际航线由2014年的37条增加到2019年初的74条,绝大多数连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以三亚机场为例,该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在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突破2000万人次,成为中国首家跻身“两千万俱乐部”的非省会地级市机场。
海南机场董事长杨小滨表示,三亚机场旅客量逐年稳步增长的背后,是海南机场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精准把握市场实际需求和航班运行情况,不断开拓航线,新增通航城市。
过去十年,海南机场先后完成三亚机场T2航站楼建设、国际航站楼改扩建、博鳌机场一期及二期建设等项目。“未来,海南机场将协同控股股东推进三亚机场三期改扩建项目、博鳌机场三期扩建项目,项目完成后,预计三亚机场每年可保障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博鳌机场每年可保障旅客吞吐量300万人次。”杨小滨说。
今年以来,海南加快恢复国际客货运航线。三亚机场已开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航线5条。此外,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今年也已开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航线12条。
“空中丝路”的网越织越密,“海上丝路”的船亦越开越多。位于海南儋州的洋浦港码头,近年来新开通航线26条,内外贸航线总数达到43条。其中外贸航线21条,基本覆盖我国沿海城市和东南亚地区主要港口,形成“兼备内外贸、通达近远洋”的航线新格局。
基础设施“硬联通”持续深化,产生的带动效应也在不断显现。据海口海关近期公布的数据,海南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规模稳步扩大,由2013年的574亿元扩大到2022年的944亿元,年均增长5.7%。
坚持互利共赢“聚合力”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既秉承了古老的丝绸之路精神,又增添了崭新的时代理念和时代内涵。苏启雅认为,古丝路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与当今时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相适应。
十年来,海南充分发挥自身在热带农业等产业方面的优势,不断丰富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
作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内容之一,海南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波纳佩州签约实施的椰子种植示范园项目,为当地带去了多种椰园立体经济模式、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等先进理念,改变当地学生、农民和政府关于传统椰子种植模式的观念。
经由“一带一路”,一颗小小的椰子,把海南与万里之外的太平洋岛国联系在一起。
海南企业也从资金、产品的“走出去”,深入到技术、规则、文化理念的交融,持续赋能共建国家的民众。
海南橡胶受托管理的印度尼西亚KM公司每年举办多次割胶培训和技术指导,并为胶农提供农资物品服务。据艾轶伦介绍,KM公司目前合作当地胶农超过2万人,向胶农直接采购天然橡胶原料占比超过45%,切实做到了企业发展惠及当地人民。
海南矿业也计划在马里招聘当地工人,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公司在马里的布局将秉持共赢的理念,既要实现产业发展,也要支持当地的社区建设。”刘明东说。
当前,海南正致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战略联动。海南企业亦将自身发展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深度绑定,力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承担起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的历史使命。
从海南出发,“空中丝路”未来将畅连五洲。杨小滨表示,海南机场将利用政策优势,新开、加密更多海南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直航航班,高质量建设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国际区域航空门户枢纽。其中,三亚机场接下来将积极恢复“三亚—莫斯科”等俄罗斯及中亚地区航线,为共建“一带一路”铺路架桥。博鳌机场将于年内通过口岸验收工作,验收完成后将具备开通国际航线条件。
带着技术和资金,海南企业将乘风破浪,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艾轶伦表示,海南橡胶将加快整合合盛农业的国内外业务,同时全面参与全球天然橡胶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重构,优化境外原料主产地和主销地产业布局,加大对境外天然橡胶产业高端环节、关键链条的投资力度,切实增强境外资源掌控能力。
海南矿业将聚焦资源和能源领域的投资并购,在全球范围内重点关注新能源上游资源、优质的有色金属资源和天然气项目。“其中也包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国家的项目。”刘明东表示,海南矿业正在“招兵买马”,为非洲锂矿的本地化开采及后续的国际化发展进行人才储备。
正如《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所言,“共建‘一带一路’既是为了中国的发展,也是为了世界的发展。”如今,海南正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征程万里风正劲。蓬勃兴起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引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使命不减,书写共建“一带一路”新传奇的干劲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