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版 要闻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10月17日

查看其他日期

资金融通促合作共赢
上交所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2023-10-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林淙

◎记者 林淙

是愈加繁荣的“发展带”,也是越走越宽的“幸福路”——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镌刻下改变世界发展轨迹的深刻印记,也记录下资本市场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足迹。

今年10月,陕西西咸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成功发行“一带一路”公司债券,发行规模7.14亿元。一个最新案例,映照出近年来上交所在积极促进“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勇当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排头兵”方面的缩影。

可以看到,10年来,上交所在政策规划上提纲挈领,先后制定、发布并持续完善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和行动计划》《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十四五”行动计划》,推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资本市场的交流合作,开展支持“一带一路”项目融资规划;在实践层面上脚踏实地,通过实际行动支持出海企业推动金融合作和资金融通,鼓励公司用好资本市场工具。

通畅融资渠道助推项目落地

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服务,2018年3月,沪深交易所发布了《关于开展“一带一路”债券试点的通知》,明确了“一带一路”债券的发行主体范围以及发行、上市交易或挂牌转让、信息披露等制度安排。

2022年6月,上交所在试点通知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则制度安排,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2号——特定品种公司债券(2022年修订)》,增加“一带一路”公司债券品种,进一步深化我国与共建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合作。

2021年以来,上交所债券市场共发行“一带一路”公司债券17只,发行规模合计143.22亿元。债券发行人主要位于陕西、重庆、新疆、广东、湖北、江苏等“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省份,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一带一路”领域的项目投资、建设、运营,或偿还项目相关的有息债务。

如今年10月,陕西西咸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一带一路”公司债券,募资主要投向西咸新区两链融合创业孵化中心、西咸新区两链融合科研加速中心和西咸新区两链融合数创促进中心项目。

今年3月,重庆临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也在上交所发行了5亿元“一带一路”公司债券。截至目前,临空投公司已累计完成发行“一带一路”公司债30亿元,多只债券创下重庆地区同评级同期限公司债最低利率。

向前追溯,2022年,还有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带一路”可续期公司债券、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一带一路”可续期公司债券、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等均在上交所陆续发行。

与此同时,股票市场方面,上交所鼓励沪市公司用足资本市场工具。据统计,2023年,已有46家涉“一带一路”建设公司累计通过新股发行、再融资方式在上交所实现股权融资418亿元。

另外,2022年至今,共有5家涉“一带一路”沪市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上交所推进相关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方式实现业务拓展,产业纵深发展,合计交易金额近120亿元。

以海南橡胶为例,公司前期拟通过橡胶投资收购中化新所持有的HAC公司36%的股份,交易对价为1.8亿美元。标的公司为一家于新交所上市的全球化天然橡胶全产业链大型企业。公司借此以实现全球化业务布局。

拓展存托凭证促进互联互通

同时,上交所大力支持沪市上市公司赴海外市场发行全球存托凭证,提升和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2019年6月,中国证监会和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沪伦通)的公告,原则批准上交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开展沪伦通。同日,上交所上市公司华泰证券发行的沪伦通下首只全球存托凭证(GDR)产品在伦交所挂牌交易,沪伦通西向业务正式开通。

为进一步便利跨境投融资、促进要素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2022年2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境内外证券市场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优化沪伦通存托凭证机制,同时将德国和瑞士纳入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适用范围。同年7月,中瑞市场互联互通正式开通。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33家沪市公司发布在瑞士、英国、德国发行全球存托凭证的公告,全面覆盖新规适用的全部境外市场。自2019年首家沪市上市公司在英国发行全球存托凭证以来,目前已有13家沪市上市公司分别在英国、瑞士等市场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合计融资约87.47亿美元。

研发市场指数与ETF互通

另经梳理发现,截至2023年9月,中证指数公司共发布“一带一路”相关指数6条。其中包括中证一带一路、中证国企一带一路等4条“一带一路”主题的A股指数,以及中国东盟180、东盟80等2条涉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的跨境股票指数。

从市场表现来看,截至9月底,中证一带一路指数、中证国企一带一路指数成分股总市值分别约7万亿元、12万亿元,占沪深两市总市值比例分别近9%和15%,成分股行业覆盖工业、原材料、能源、信息技术等“一带一路”倡议下产业布局的重点领域。

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中证指数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全球资本市场分类研究,以及“一带一路”共建市场指数系列的研究工作。目前,其已初步完成基础规则研究与数据准备工作,并计划在此基础上布局越南、RCEP等相关主题的指数,以进一步帮助投资者拓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的投资视野。此外,中证指数公司还在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交易所的合作交流。

指数合作方面,今年3月,上交所与泰国证券交易所的指数行情相互展示合作项目正式落地;另外,与新加坡交易所合编指数的有关合作也在探索过程中。

指数产品方面,2019年,上交所便推出了3只“一带一路”ETF产品。截至目前,相关ETF规模合计约11亿元,分别为易方达基金一带一路国企ETF、富国基金一带一路ETF、汇添富基金国企一带一路ETF。

今年5月19日,上交所与新加坡交易所签署ETF互通合作谅解备忘录;9月,首只境内沪新ETF互通产品获批。目前,中证指数公司已向银河联昌授权中证1000指数、向南方东英授权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上证红利指数,由其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ETF。沪新两所支持中新市场机构合作开发ETF互通产品,为两国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跨境投资选择。

在支持共建国家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5年以来,上交所先后完成参股建设中欧国际交易所,联合入股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参股建设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AIX),联合入股孟加拉国达卡交易所等。

此外,2019年,上交所牵头组建了上海交易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多边、双边交流合作。同时利用中国投资信息平台推动接入哈萨克斯坦交易所等“一带一路”交易所行情信息,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市场的信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