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问中国经济
| ||
|
七问
中国经济
◎记者 梁敏 陈芳
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作用下,三季度宏观经济中工业生产、就业、外贸、消费等多项指标改善,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明显增多。在国新办10月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回应了系列热点问题,上海证券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权威专家,进一步解读“经济三季报”。
一问:国内外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当前经济走势如何看?
国民经济顶住了来自国外的风险挑战和国内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前三季度GDP交出了一份“总体持续恢复向好”的答卷。
从同比速度看,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9%,超出市场预期。
经济增长展现出回升加快的迹象。扣除基数的影响,三季度的两年平均增长增速是4.4%,比二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
从环比增速看,今年三季度我国GDP增长了1.3%,比二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持续恢复向好。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我国GDP三季度同比增速和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速都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和环比增速均高于市场一致性预期,表明整体宏观经济向上向好、提速增效。”仲量联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表示。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三季度内需改善,有效对冲了外需下滑的影响,带动经济复苏动能转强。
“整体上看,在稳增长政策全面发力推动下,9月宏观经济复苏势头转强。当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较8月回落0.2个百分点,也印证当月宏观经济复苏动能回升。”王青说。
二问:向好态势能否延续,全年目标能否实现?
对于四季度回升态势能否延续、全年5%的GDP增长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国家统计局、专家都持乐观态度。
“我们初步测算,如果要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四季度只要增长4.4%以上,就可以保障完成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对完成全年预期目标是非常有信心的。”盛来运表示。
盛来运认为,前期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的效果将继续显现,四季度经济运行将延续恢复向好的态势,去年基数较低也将有利于四季度经济数据的表现。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分析称,经济恢复趋势有望延续:首先,在价格回升过程中,企业有进一步补库存的动力;其次,9月失业率下降至5%,居民收入增长或进一步驱动需求回升。
“四季度存量房贷利率政策落地、个税专项附加标准提高等政策将促进居民增收,叠加节日效应,预计消费将继续保持回暖态势。”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温彬认为。
王青预测,接下来消费、投资、工业生产增速等关键宏观数据将继续改善,外需的拖累效应也会趋于缓和,四季度GDP同比增速或达到5.5%左右。
“全年来看,实现经济增长5%左右的目标的概率非常大。”王涵说。
三问:“三驾马车”格局略变,增长动能靠哪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季度,由于消费持续回升,出口下行,投资增速在回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影响格局略有变化,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达到94.8%,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2.3%,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17.1%,向下拉动GDP 0.8个百分点。
展望下一阶段,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仍将凸显。盛来运表示:“消费最终还要靠收入做支撑,就业形势今年总体改善,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实际增长5.9%,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这为未来消费可持续恢复和增长打下了较好基础。”
“9月消费增速达到5.5%,超出预期,显示出消费增长动能持续转强。这主要缘于近期促消费政策力度明显加大,重点是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政策密集出台并加快实施。后续政策面还将持续加大对消费支持力度,预计四季度消费将延续企稳向好势头。”王青表示。
此外,我国的制造业、绿色产业产品等新动能也有望继续发力。王青认为:“四季度经济基本面回暖、行业利润下滑势头缓解、外需回暖,特别是政策面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不减、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高增,都会对制造业投资形成支持。”
四问:民间投资增速单月止跌,未来提振信心怎么办?
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6%,降幅较前8个月收窄0.1个百分点,但9月民间投资的当月增速从8月的-2.1%上升至0.1%,为今年5月以来首次转正。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系列政策出台后,民间资本信心明显提振,随着后续政策落实落细,民企预期将进一步改善。”温彬说。
前三季度,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1%,显示出民营经济逐步恢复。今年以来,中央印发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各相关部门、各地区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民营经济总体上保持恢复向好态势。
不过,在温彬看来,民间投资目前还未完全企稳,需要持续关注。四季度稳增长、扩内需政策仍有发力空间。
“要加大政策力度,大力促进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恢复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稳定经营主体信心和预期,为扩大内需提供更加扎实的基础。”中证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宏胜分析称。
五问:政策持续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是否企稳?
从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来看,房地产主要指标均出现改善。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1%,但月度降幅收窄。
在“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改善迹象更为明显: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0.2%,比8月提高了2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交易量同比转正;房屋新开工面积降幅大幅收窄。
“从这些指标数据来看,房地产优化政策作用持续释放,有积极效应。”盛来运说,房地产总体上处在一个调整阶段,后期还是要抓好政策落实。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条较长,对经济增长和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为了适应房地产供需关系发生的重大改变,三季度以来,各方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系列政策接踵出台。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部门相继推动“认房不认贷”、住房信贷优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住房换购税收优惠等政策落地。同时,地方也持续调整优化政策,比如取消限购、优化限价等。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宽松政策的释放需要一定时间消化,要有耐心和定力,充分认识到房屋销售数据有企稳回暖的大趋势。观察四季度各地购房政策,都呈现持续宽松的导向,这有助于激活合理住房消费需求。
六问:物价低位回升,是否还有通缩风险?
今年全球通胀保持高位,与我国价格走势形成鲜明对照,当前我国物价总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与8月相同。
看待价格短期变化,环比数据更能反映趋势。9月,CPI环比已连续3个月上涨;PPI同比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而且收窄幅度较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表示,CPI环比继续保持上涨,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基本平稳,表明居民消费需求正在逐步恢复,物价呈现逐步改善态势。
在盛来运看来,这说明价格在低位回升,预示着社会总需求的回升,“随着总需求回暖、经济恢复,价格也会温和上涨”。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物价仍在低位运行,需要引起重视,但综合物价水平、需求恢复、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等这些因素一起判断,中国经济不存在所谓的通缩,后期也不会出现通缩。
七问: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发力空间在哪?
接下来政策将如何发力?日前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释放了两个重要信号:一是更加注重有力有效实施宏观政策调控;二是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
温彬分析称,货币和财政政策仍有发力空间。在主要发达国家逐步进入暂停加息时段后,我国货币政策掣肘减弱,四季度仍有降准可能。此外,地方债发行提速后资金逐步落地,特殊再融资券密集发行,有望降低地方政府负债成本和偿还政府拖欠账款。
产业政策也有望加快部署。近期高层频繁强调新型工业化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业内人士预计政策将加力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围绕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重点新兴产业方向的政策将不断落地,带动经济新动能抬升。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鹏表示,当前经济短期政策刚柔有度,未来还需要实施更加精准、有力且能兼顾短期与长期的体制机制改革,巩固复苏向上向好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