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特别报道  查看版面PDF

以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3-11-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列车在贵广高铁贵州省都匀市境内行驶 新华社图

以区域合作模式创新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式路径

□ 张学良

中国式区域合作在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出了丰富多样的类型和模式,强调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和互利共赢,与区域协调发展相辅相成。

从内在需求看,城市或区域“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逐渐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愈发明显,企业、劳动力等经济主体的区位自主选择权越来越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了区域分工和资源跨区配置,给区域合作创造了内生驱动力。另一方面,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庞大的要素支撑,单个地方已难以独立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和外部性问题,区域合作逐渐成为解决区域共同问题的政策手段。

从逻辑关系看,区域合作与区域协调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区域合作可推动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缓解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瓶颈与矛盾,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区域协调发展则是深入推进区域合作的根本目的,推进区域合作需贯穿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全过程,不断突破各地区自我空间的封闭循环,打破行政地域和资源禀赋限制,促进要素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最终实现中国式区域协调发展。

从现实基础看,我国已形成了类型多样、层次丰富的区域合作模式。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可以将区域合作划分为不同模式。根据推动主体行政层级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中央政府主导型与地方政府自发型;根据参与合作的地方政府数量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双边合作型与多边合作型等;根据区域合作空间载体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以城市群为代表的省际毗邻区合作模式、以都市圈为代表的市际毗邻区合作模式、以次区域合作为代表的县际毗邻区合作模式、以交通轴线为依托的跨区域合作模式和以对口合作为代表的非毗邻区合作模式等。

从典型特征看,中国式区域合作强调平等互惠、务实管用。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一体化水平提高,新型区域合作日益向纵深发展,“以政府之手为引导、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以互利共赢为目标”成为中国新型区域合作的重要特征。地方政府跨区域经济合作有力改变了过去通过地方政府间竞争“以邻为壑”“保一方发展”的制度安排,开启了扩大开放、横向合作、共谋发展的“双赢”之路。其不断从立足于自身利益考虑或期求单赢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开始真正把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作为开展合作的基本目标,通过共同做大“蛋糕”分享合作带来的红利。

从未来趋势看,中国式区域合作需探索小尺度合作模式。当前,我国相继实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基本构建起了大尺度区域协调发展的“四梁八柱”。未来可基于小尺度的新型区域合作,推进行政边界、地理边界、经济边界和社会文化边界多维耦合,通过创新“新型飞地经济合作”“蛙跳式对口合作”“托管式合作”等多种区域合作模式,引领区域合作从城市走向县域、乡镇等更加精准的空间尺度,不断提升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走深走实。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财经研究所所长,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式现代化

引领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 毛锦凰

国家实施一系列战略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如何立足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实践之路,成为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一、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取得的阶段性成就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经济指标显著增长、重点区域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拓展,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合作格局和互利共赢机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民生保障取得新进展,医疗、养老、托幼、住房、教育等领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二、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新要求、新挑战与新机遇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西部地区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将人口素质及结构的优化作为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主要抓手,共同富裕作为主要方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主要内容,持续对外开放作为主切入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要从国际、国内、西部地区自身出发精准把握发展的新机遇。从国际视野来看,要顺应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经济、新模式的发展趋势,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人民共享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成果,将西部地区打造成共建“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重要载体;从国内发展来看,目前经济稳步复苏,创新综合实力稳步增强,财税金额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新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从西部自身来看,西部地区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作用逐渐凸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稳步推进,“美丽西部”建设提挡增速。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滞后、美丽西部建设任重道远、高水平对外开放动能不足、基本民生保障有待夯实等短板弱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三、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路径取向

从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出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统筹“一盘棋”,协同“两生态”,践行“三治理”为重要抓手,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完善开放平台体系,积极发展通道经济,培育壮大外向型市场主体,构建西部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新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西部地区倾斜,立足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实践,挖掘多元化的公共服务资源,做足增量、做优存量,实现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作者系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蓄势待发

□ 刘海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东北地区必须准确把握、深入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加快推动全面振兴新突破。

一是以“五大安全”战略定位为引领,在谋划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上取得新突破。主动对接国防、粮食、能源、生态和产业安全等国家战略需求,突出东北产业特色,谋划一批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质量项目群,把东北地区战略定位落实到东北振兴各方面和全过程。

二是以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为标志,在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促进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短板产业补链。全力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注重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三是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重点,在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发展动力上取得新突破。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引导民营企业稳预期、强定力、增信心,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抓住央企与地方融合发展契机,推动央地国企重组合作深化改革,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四是以打造向北开放新前沿为新动能,在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上实现新突破。系统布局建设东北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依托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四大中心城市,构筑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轴,加快海陆大通道建设,增强东北区域整体合力。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进一步发挥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作用。

五是以教育、科技、人才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出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把东北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六是以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为目标,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坚持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振兴东北的宝贵资源和优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各个方面,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作者系东北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主任)

推动中部地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杨刚强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发挥优势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基地一枢纽”地位更加巩固,发展环境显著改善,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正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迈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部地区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崛起还面临新的挑战。具体而言,要着力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现代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二是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引领,促进城乡区域协调性发展。加快武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增强都市圈综合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是构建和谐优美生态环境,建设绿色低碳美丽中部。深入实施污染治理重大工程,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进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养老等公共服务政策迭代升级,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加快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和数字化,提升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融合发展,把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延伸到农村和偏远地区。五是推进区域开放合作,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有序流动,共建一体化市场。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化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地区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全面提升“空中丝绸之路”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形成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内陆开放高地。

(作者系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东部地区现代化迈上新征程

□ 张 贵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的“压舱石”、发展的“动力源”、改革的“试验田”。东部十省市中京、津、沪、苏、浙、闽、粤、鲁的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已达到中等偏上经济体的发展水平。东部地区现代化发展呈现五大特征:一是在促进创新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二是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三是在推进绿色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四是在高水平开放上走在全国前列;五是在推进人民生活美好和社会文明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

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须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科技创新。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培养和吸引高水平科研人才,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提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第二,加强城市群协同发展。重点推进东部地区的多极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建立联系有序、相对平衡的空间组织秩序。推进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全球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第三,发挥制度创新的先行优势和作用。建设与创新发展相适应、与新经济形态相适应、与要素跨区域跨国流动相适应的要素市场,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合理引导不同类型资本的投资方向,发挥资本的粘合剂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强市场法制建设,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推动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深化对外开放。借助国际性组织和平台,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国际机构的对话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化和跨境流通。更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公正合理和规则的制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发展。

(作者系南开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秘书长)

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 王 振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自2014年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经过多年发展,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及其治理发生转折性变化。各地保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定力,实施长江经济带系统性流域性的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动建立健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2014年以来,长江流域水质状况明显改善。

二是坚持协同联动、创新发展,形成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协同联动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快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14年至2022年,长江经济带地区经济总量持续增长,GDP总量从28.9万亿元增长至56.0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9.9%;GDP总量占全国比重从2014年的44.6%增长至46.5%。同时,上中下游区域发展差距持续缩小,上中游的贵州、重庆、云南等省份经济增速名列全国前茅。

三是坚持开放发展,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全面提升长江经济带开放型经济水平。深化向东开放,发挥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引领作用,更好地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快向西开放,建设向西开放的国际大通道,加强与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国家的经济合作。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中欧班列(渝新欧)、西部陆海新通道、“渝满俄”班列等国际物流通道全面贯通,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广泛交流合作,通过参与国际合作机制,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扩大市场开放度和国际合作广度。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势见效

□ 余东华

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加大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力度,生物多样性恢复明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三江源国家公园获批建设,一大批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实施:上游水源涵养能力稳定提升;中游退耕还林还草稳步推进,黄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人进沙退”的治沙奇迹;下游黄河口国家公园正式立项建设,三角洲湿地面积逐年回升,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环境协同治理取得突破。龙羊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作用,河道萎缩态势初步遏制,黄河已经连续23年实现不断流,入渤海水量年均增加约10%,主槽最小平滩流量提升到5000立方米每秒左右,进一步打开了黄河下游防洪调度空间,有效降低了季节性洪水对滩区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威胁。2006年至2022年,黄河流域Ⅰ—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由50%提升到87.5%,增加了37.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由25%下降到2.3%,下降22.7个百分点;黄河干流水质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主要支流水质良好,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同比降低5.5%。

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沿黄地区一手抓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的基础上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文化旅游经济等新动能。围绕黄河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推动区域合作,积极探索连点成线、以线带面、协调联动的区域高质量发展方式。强化兰西、黄河几字湾、西安、郑州、山东半岛等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带动作用,宁夏先行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开局良好,进一步提升了黄河流域城市发展能级。

幸福黄河建设再上新台阶。黄河流域社会民生改善明显,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上游稳步推进生态移民,下游积极推进滩区治理,彻底改变了群众居住条件、大幅提升了滩区生态、有力地推动了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五类保险参保人数占比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参保人数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基本实现参保全覆盖。

(作者系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