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版 财经新闻  查看版面PDF

架起金融资本与科创要素通道 中外投行共探科创板深化改革之路

2023-11-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林淙 孙小程

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在当前中国“新技术+新经济”的耦合不断加速、“科技驱动-现代金融-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不断推进的背景下,11月16日,多位来自中外投行的资本市场参与者、亲历者乃至推动者齐聚2023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从一线实践中总结经验,在交流碰撞中各抒己见,共探纵深推进科创板改革之径。

设立五年间,逐步成长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的科创板如何持续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随着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不断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高,市场对于科创板的深化改革又有何期待与建议?以“科创板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服务‘硬科技’领域企业融资需求”为题,与会嘉宾立足当下、畅想未来,为科创板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谈成就:

加速形成“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

“科创板的推出实现了我的梦想。”中金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投资银行业务负责人王曙光谈及与中国科技创新的“情缘”时感触颇深。“我2000年做科技投行的时候,更多的是推动中国的科技企业去美国上市。直到2019年科创板设立之后,我们终于拥有了一个强大的中国市场和科技创新的‘资本根据地’。”

科技创新的核心是什么?在王曙光看来,直接融资是支撑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科创板的推出真正完成了这个闭环,实现了以中国的资本促进科技,再以科技的发展促进实业,最终反哺整个国家发展的过程。

进一步来说,科创板在推动科技、产业和资本形成闭环之后,有很多老股东在可以退出之后把钱重新投回到中国的科技创新行业,进而产生新的收获,使资本的循环持续滚动起来。“科创板的推出本身就是中国促进科技创新的一个战略举措。”王曙光强调,“我认为这个重要性怎么强调都是不为过的。”

科创板的“包容性”,则是贯穿全场的另一高频词。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54家未盈利企业、7家红筹企业、8家不同股权架构企业以及21家分拆上市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陆芳认为,科创板在设立标准的时候,就已经充分考虑了硬科技企业高研发、高投入和国际化的特征。“科创板率先允许符合条件的特殊企业,如未盈利企业、红筹企业、特殊股权架构企业上市,这种设置更加贴合科技研发规律,也为更多有创新能力、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但不符合其他传统板块上市条件的高科技企业打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

陆芳进一步表示,科创板的作用是方方面面的,不仅体现在制度层面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资本市场生态的改善等,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在实体经济,特别是对高科技企业的支持上。“这是中国当下最关注,也是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她说。

现场,中信证券高级管理层成员、全球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联席主任孙毅列出了一组数据以佐证上述观点:2022年,科创板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研发投入分别突破1万亿元、1千亿元、1千亿元。“科创板拉高了整个A股的研发投入占比,形成了中国上市公司重视研发、加大投入的一个良好氛围。”

“中国在当前发展过程中有五大红利,包括人口红利、基础设施红利、工程师红利,以及创新最核心的力量——人才。”在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索莉晖看来,科创板实际上是把这样的红利内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当中,并充分地展现出来。

话未来:

期待改革继续向纵深迈进

在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的要求下,科创板如何“刀刃向内”,更好地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会嘉宾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亲历者甚至是推动者,从多个维度分享了思考与期待。

孙毅建议,首先,要对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资金使用加强监管,以确保把资金能够被投放至研发和核心业务;其次,应继续优化区域发展布局,通过适当政策支持,在同等条件下支持全国各区域的科技创新企业成长,促进科技资源在更广泛范围内均衡分配;此外,可以进一步完善北交所到科创板的转板机制,更好地服务科创公司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

“科创板是对于证券市场的重新塑造,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对于A股市场而言,科创板的意义是革命性的,也是里程碑式的。”索莉晖表示,从市场角度而言,希望在制度改革创新的基础之上,科创板能够继续保持稳定性,同时发挥好试验田的作用。

要让科创板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陆芳建议,应重视长期主义和国际化的意义。科技创新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市场建设也是一个长期过程,二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长期主义不仅反映在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也包括了包容——市场和企业发展都可能面临一些曲折的阶段和过程,合法、合理、适当地允许试错纠错,这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方面,陆芳建议,首先,科创板可以推出更加国际化的规则体系,比如在IPO定价分配机制上,可以向国外成熟市场制度学习、借鉴;再者,可以适时地考虑引入更多与国际市场相关的金融产品,比如场内期权、场外衍生品等,以满足不同的投资需求;最后,可以和国际上的其他交易所、内外资金融机构、研究机构建立合作,组织更多国际交流,以提升科创板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知名度,同时增加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市场的了解。

王曙光总结道,包容、不断改革、与时俱进,是科创板开板后为市场树立的新风向。希望这一风向能在坚持下去的同时持续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