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版 上证研究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11月18日

查看其他日期

“稳”与“进”良性互动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11-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魏琪嘉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发展保持合理增速是必要前提,这是“稳”的重要内涵;要以高水平为重要目标,这也是“进”的题中应有之义。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稳”与“进”的良性互动,要因时因势平衡好发展速度、转型升级两者的关系。

□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践中形成“稳”与“进”的良性互动,要在“稳”和“进”两个维度找准路径和方向,激发各类优质要素资源发挥潜力。从“稳”的角度看,一是稳预期,二是稳投入。从“进”的角度看,要在巩固、提升、融合、创新方面着手,把做强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转化为有利于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举措。

□在“稳”与“进”良性互动、相辅相成的框架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合力:进一步强化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预期;进一步协调好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关系;聚焦短期和中长期,进一步夯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推进机制。

现代化产业体系涉及的环节多、范围广,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正确处理“稳”与“进”的辩证关系,把握好推进过程中的节奏、力度和重点。从本质上看,“稳”与“进”的良性互动,就是产业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筹好“稳”与“进”的关系,对更加精准有效施策、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稳”与“进”的内涵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产业发展保持合理增速是必要前提,这也是“稳”的重要内涵。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承载要素的能力才会更强,各类资源才有“用武之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必须有产业发展“量”的保障,在这个基础上,消费升级、需求升级才有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出加速回升向好的特征,供需系统的修复程度进一步加强,把这种趋势巩固好,做出更多的经济增量,对畅通经济循环、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激活经营主体内生动能都具有关键作用。此外,从产业发展的规律和我国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工业化的推进也正处于加速提质的阶段,没有量的合理增长就不可能有质的有效提升。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实实在在的实物工作量作为支撑,工艺技术的打磨、迭代、优化也都需要扎扎实实的生产过程,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都要在总量持续扩大的前提下实现内部结构调整优化,形成总量、效益、质量的有机统一。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高水平为重要目标,这也是“进”的题中应有之义。产业体系除了要具有规模效应,还要有较强的竞争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当具备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三个基本特征。没有高水平作为保障,产业体系的现代化程度就无从谈起。这种高水平也是三方面因素叠加作用的必然要求:第一,技术驱动的全球产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前沿技术突破带来的不仅是产业系统的升级,还带动了产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第二,传统产业要获得发展加速度,必须通过自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来实现,可以说,传统产业实现技术升级,就是在为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打下坚实的微观基础,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产业体系水平的高低;第三,把市场优势转化为“用场”优势,让广阔的国内大市场成为新技术迭代、应用场景创新的“热土”,也事关产业体系现代化进程的快与慢,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生态环境,把产业门类较为齐全、产业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最终推动产品附加值提升,这些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关键环节。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现“稳”与“进”的良性互动,还要因时因势平衡好发展速度、转型升级两者的关系。当前经济稳步复苏,产业领域的供需也在明显修复。但是,回升基础仍然需要进一步打牢、夯实,推动产业持续回升向好、保持合理增速也是政策的重要着力点。比如,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这对于稳定经营主体预期,强化助企纾困综合政策效应具有积极作用。在四季度增发国债1万亿元,并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从整个产业链的关联关系看,此举有助于进一步畅通供需循环,带动相关行业上下游发展,从而为稳经济提供支撑动力。

应多措并举把产业运行稳住、稳好,为产业转型升级赢得时间和空间。企业在经济稳步复苏的大背景下加快修复,改善盈利情况,才能有更多现金流投入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以工业为例,当前利润降幅收窄,这也是稳增长取得积极成效的明确信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9.0%,降幅较上半年、一季度分别收窄7.8个和12.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二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21.4%、12.7%,三季度利润增长7.7%,工业企业利润在连续五个季度同比下降后首次由降转增,呈加快回升态势。还有一个数据也间接证明,我国在保持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在扎实推进产业创新。2022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155.7,自2015年以来年均增长6.5%,与2021年相比,中国创新指数增长5.9%。

二、在“稳”和“进”两个维度找准路径

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践中形成“稳”与“进”的良性互动,要在“稳”和“进”两个维度找准路径和方向,激发各类优质要素资源发挥潜力。

从“稳”的角度看,路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就是稳预期。其中,经营主体的预期对市场预期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类预期与营商环境、政策支持等密切相关,一项“含金量”高的政策往往就能直接带动预期明显改善,持续加强与经营主体的政策沟通,也是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的过程。前三季度,一揽子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举措相继推出,经营主体的预期改善迹象十分明显。以工业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8%,从季度看,三季度产能利用率为75.6%,分别比一、二季度回升1.3个和1.1个百分点。三季度,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1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环比上升。产能利用率变化反映的是预期的提升。第二就是稳投入。其中,多措并举引导持续开展技术改造投入是重点。技术改造的过程是向产业赋能的过程,产生的是倍增和乘数效应。投入资金的融资渠道是多方面的,关键是形成一个引导机制,统筹多重政策手段支持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把政策支持和企业意愿结合起来,形成同频共振的局面。当前,稳步推进提高技改投资也是有空间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7%,增速比1至8月加快0.8个百分点,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38.6%。这是长期稳定投入的结果,也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累了坚实的“家底”。

从“进”的角度看,要在巩固、提升、融合、创新方面着手,把做强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转化为有利于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举措。巩固,就是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不管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实体经济都是确保发展和安全并举的关键力量。要把产业组织政策、技术政策、布局政策等聚焦到实体经济,使其更好地吸引优质要素。提升,就是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同步并举。传统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具备量大面广的特点,经过持续转型升级,未来将有更多传统产业成为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集群式发展,借助“技术红利”带来的发展动力,有望孕育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融合,就是要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有机融合,对提升整个产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具有关键意义,比如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需要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生产的全流程进行辅助与促进。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应在数据治理方面加大政策供给力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创新,就是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始终把创新作为关键。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在具体实践中持之以恒加以实现。

三、形成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合力

在“稳”与“进”良性互动、相辅相成的框架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合力。

进一步强化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预期。实体经济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钢筋骨架”,也是产业体系稳定的“压舱石”,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也要看到,在工业化中后期,实体经济发展在如何提升要素效率和潜力方面还面临不少困难,克服这些困难就如同爬坡迈坎,首先要有良好的预期氛围。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于行业属性和生产组织方式不同,在要素供给保障方面要有差异化举措,把“亩产论英雄”和“亩均论就业”有效统筹起来。加强与实体经济经营主体的政策沟通,及时掌握实际经营中的动态情况,对具有共性的难题从政策层面统筹加以破解。当前影响实体经济发展预期的突出难点还是在于资金要素的供给,一方面要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以及企业规模制定差异化的信贷管理办法,另一方面要在制度机制方面探索,形成金融机构与经营主体敢贷、愿贷、能贷的良性互动局面。实体经济良好的发展预期,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特别是在理顺资金链条关系方面持之以恒加以推进,让资金能够尽快回笼。探索进一步压缩经营类事项审批周期,出台更多有利于经营主体的便利化举措。把已出台的制度型开放新举措落实落细,这些政策从出台到落实,一个关键的积极作用就是提振经营主体特别是实体经济的发展预期。

进一步协调好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关系。产业政策、竞争政策都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防止将两者对立起来。应找到两者的结合点,以竞争政策夯实公平竞争的微观基础,以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助力各类要素资源充分发挥效用。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角度看,竞争政策发挥的作用在于推动形成有序竞争。以招商引资为例,竞争政策要充当监管角色,在市场准入、公平有序等方面维护健康的秩序,招商引资方面的违背规律和脱离现状过度承诺,在有效的竞争政策面前将被有效规避。竞争政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推动打破各类壁垒。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整体概念,构建体系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破除各种壁垒,为要素充分自由流动做好保障。能够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也是衡量竞争政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在做好竞争政策设计的同时,还要在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方面持续开展探索。产业政策要从技术、组织、布局、结构四个层面做好分类。产业技术政策聚焦培育好政产学研用的模式,开展好基础技术的研发工作,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产业组织政策要致力于保持市场竞争活力和竞争秩序,塑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格局。产业布局政策应注重与主体功能区规划有效衔接,推动实现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合理布局。产业结构政策应着眼于保持不同产业之间、同一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产业结构动态优化调整。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是不矛盾的,协调两者的关系,就是构建一个两类政策兼容的框架机制。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的过程,就是实现两者兼容的具体举措。

除上述两类关键举措外,还应聚焦短期和中长期,进一步夯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推进机制。

短期来看,关键是巩固产业稳定恢复态势,以产业之稳为转型升级赢得宝贵空间。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例,2022年,两者合计占国民经济比重为85.97%,直接决定了整个经济基本盘的走势。当前,持续巩固两类产业回升向好的态势是关键。工业方面,要发挥重大投资项目对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的带动作用,做好项目精算与平衡,项目支出和现金流的精准匹配,从而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工业领域经营主体众多,规模不一,稳增长还要储备更多政策工具,特别是在不同类型企业减税降费空间方面,建议通过分类施策拓宽财税政策的实施空间。不同类型企业对不同税种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为精准降低实体经济经营成本提供了突破口。此外,要进一步稳住工业出口,拓宽出口渠道,挖掘中国制造产品的优势和潜力,提升竞争力。持续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扩大承保规模并降低投保成本,引导金融机构结合外贸企业实际需求开展融资产品创新,提升服务精准性。服务业方面,要推动生产、服务、消费深度融合,打通堵点,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发挥好“假日经济”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优化消费环境,引导经营主体向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产品。把优化营商环境与涵养经营主体结合起来,让中小微服务型企业加快恢复,带动批发、餐饮、零售、旅游、运输等持续回暖。持续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加快补齐短板,以售后服务的“增值”带动服务业发展“加速度”。

中长期来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还要着力推动一批具有基础性、长远性的制度建设。如果从要素角度分类,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潜在着力点。

第一,优化区域产业用地。土地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无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到什么程度,都离不开土地的保障和支持。在要素资源总量供给有限的大前提下,做好存量资源的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守好耕地保护“红线”,夯实粮食安全各项制度举措。总结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提升区域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健全区域内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工作机制。探索跨区域工业用地指标统筹协调匹配机制,根据产业功能、配套程度从更大范围内配置用地资源。盘活产业园区存量用地,优化相关指标体系,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第二,强化人才培养供给。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离不开多类型、多层次、多领域人才的培养和供给。从当前实际情况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除持续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外,持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造就大批高技能人才、高级技术工人、熟悉生产一线的“大工匠”,对于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础至关重要。在优化培养环境方面,建议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健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支持力度,提升职高、技校在当前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在加强职业吸引力方面,可在不同省份探索建立相关院校学生毕业“定向分配”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的培养模式,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向职业技术教育汇聚。系统梳理现有职业技能相关领域技术等级、职称评定有关制度,通过整合、优化,分门类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提升相关认证的“含金量”,提高技术工人的职业获得感,匹配好相应的、实实在在的职业待遇。推广技术工人“学徒制”培养模式,构建学校、工厂、研究院所联动培养机制,促进职业技术人才在实际工作岗位中锻炼成才。加大财政经费保障力度,探索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确保职业教育发展所需资金充足。

第三,掌握技术创新主动权。历次产业变革的实践表明,技术的引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通过推动生产工艺和流程不断优化,为技术创新做好坚实的积累。技术的进步不完全是另起炉灶、凭空想象,大部分还是要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持续升级,生产工艺的背后是经年累月的技术沉淀成果。成熟稳健的工艺是高质量制造的前提条件,把更多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将创新能力转化成发展动力,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二是,注重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加快形成一套有助于创新要素集结的长效机制。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制度支撑是基础,是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的关键一环。纵观高水平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强的背后都有坚实的制度基础。例如,企业通过内部管理制度不断优化,加快培育创新人才队伍,积累更多技术专利,并根据企业自身技术条件和业务方向精准开展技术创新。三是,强化基础学科研究。把着力的“关口”前移,放在高等院校相关学科建设方面,政策要做一定的兜底,构建人才培养的长效、有效机制。

第四,更好发挥数据要素支撑作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结果。当前,更好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还是要在数据权属方面建立更为细致的规范制度,数据要素的共享、流通、交易等各环节才能有牢靠的基础。海量的数据资源服务于生产不是一蹴而就,要统筹产业发展和数据安全,形成高效利用与规范有序的良性循环。前期可从工业互联网应用过程中总结各类成熟经验场景,按照场景制定数据共享集成利用标准规范,为数据发挥更大作用做好相关试点试验。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积极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企业研发设计、企业管理、生产制造、市场销售等各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同时,持续改善传统行业的供给质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市场响应速度,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使传统产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进而改善整个国民经济循环的速度和效率。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