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包袱 调战略 上市公司资产出售各有深意
|
□上市公司出售资产目的除了“卸包袱”,更长远的意义则在于进一步聚焦公司优势主营业务,实现战略调整
□一些上市公司在年度审计和财务报表编制的重要时期出售资产,其背后是否存在“突击进行利润调节”的动机,受到监管层重点关注
◎记者 张问之
岁末年终,一批A股上市公司又开启“年终特卖”模式。统计显示,11月以来已有近4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拟出售子公司股权、房产等资产的相关公告。透过资产出售的表象,其相关操作动机更值得关注。
在市场人士看来,上市公司资产出售背后各有各的考量,一部分公司是为了剥离低效资产“卸包袱”、聚焦优势主业“调结构”。年底是上市公司进行年度审计和财务报表编制的重要时期,出售资产有利于回笼资金,优化资产结构,减少负债改善财务指标,进而减少经营风险。
不过,有的上市公司出售核心资产,则可能涉嫌通过资产出售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等情形,受到监管层重点关注。不少公司在资产出售公告披露后被交易所火速问询。
“公司出售资产必须合规和考虑长远发展。”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上市公司在出售资产时应该综合考虑长远发展策略和目标,合理安排出售资产所得款项的用途,避免短期行为对公司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所售资产种类多多
11月27日晚,激光装备龙头大族激光披露,为优化公司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拟对外出售控股子公司大族思特的控股权,出售价格按照标的公司100%股权整体作价不低于16亿元,预计可实现收益约9亿元,超过公司2022年经审计净利润的50%。
这也意味着,若大族激光年内完成对大族思特股权的出售,该笔交易将直接提振大族激光的业绩表现。对于今年前三季度业绩下滑的大族激光而言,此举是否意在挽回业绩颓势,颇值得关注。
大族激光表示,本次交易获得资金将用于公司日常经营,能够有效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有助于公司经营质量的提升。
记者注意到,相较于出售股权资产,为盘活和优化存量资产,加快资金回笼,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则是卖房、卖船、卖存货……其中,业绩承压的公司资产出售意愿尤为强烈。
“业绩承压的公司确实更有可能出售资产以回笼资金和改善财务状况。”田利辉说,公司出售资产可以获得即时现金流,用于缴纳货款、偿还债务或补充流动资金等必要工作,以缓解财务困境,渡过经营难关。
的确,*ST越博对外出售了公司及子公司部分总成、电机、变速箱及铝制品等存货。公司直言,出售资产获得款项将用于公司日常经营及员工工资发放等,有利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降低负债及财务费用,将对公司现金流起到积极影响。
海泰发展、天源迪科、四创电子等公司则加入了“卖房”队列。海泰发展披露,拟以2.19亿元出售其持有的自主开发的存量房产SOHO项目和BPO项目部分房产。天源迪科拟以9130万元将名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6号8层802的房产出售给中国建筑业协会。四创电子全资子公司博微长安计划将其持有的北京海淀区莲花小区的两套房地产公开挂牌出售。
除了卖房还可以卖船。振华重工下属全资子公司控制的加华海运拟将其持有的半潜船“RED ZED I”和“RED ZED Ⅱ”以每艘1.0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奥海(Olhai Marine Services Co.,Ltd ,注册地在香港)。
聚焦优势主业“增质”
就上市公司出售资产的质地来看,多数公司明确表示为非核心的低效、亏损资产。而出售目的除了“卸包袱”,更长远的意义则在于进一步聚焦公司优势主营业务,实现战略调整。
“部分公司出售非核心或亏损资产,意在优化资产负债表、改善资产结构、提高公司财务状况,提升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同时减少经营风险,聚焦核心业务,或者开展新项目投资,推进年后的战略规划等。”田利辉直言。
以英飞拓为例,公司拟以2.1亿元为挂牌底价,出售全资子公司英飞拓(杭州)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英飞拓系统”)81%股权。近年来,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英飞拓系统营收大幅下滑,应收账款计提信用减值,英飞拓受商誉减值包袱所累业绩持续亏损。
“此次交易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聚焦主业把握发展机遇,明晰未来发展方向,是管理层谋求突破、卸掉包袱追求扭亏为盈的重要战略举措。”英飞拓直言。
再看埃夫特,公司全资子公司WFC拟以1953万欧元,将其持有的GME 51%股权出售。埃夫特称,2022年及2023年1至6月,GME持续经营亏损,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本次交易有利于WFC落实公司聚焦战略,减少低效资产,回笼资金,进一步集中资源推进欧洲区域白车身业务的发展。
现实来看,通过剥离与公司主营业务低关联度业务,已是上市公司进一步聚焦优势主业推动战略转型的重要路径。
如华西能源拟公开挂牌转让其持有的自贡银行15.472%股份,参考底价为8.56亿元。“本次交易符合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有利于公司突出主业、增强抗风险能力”。华西能源表示,交易所得资金将用于偿还欠款、补充流动资金,有利于改善公司财务状况,推动在手订单和重大项目的执行,提升公司在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综合利用等主营业务领域的竞争力。
再看中国生物制药,公司以约2.1亿元总估值出售了三家附属公司股权,出售所得总金额约1.5亿元。中国生物制药直言,通过出售事项,集团已剥离所有商业流通业务。未来集团将进一步聚焦制药业务,亦将持续优化集团的资产和业务结构。
合规性合理性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临近年底,一些上市公司在年度审计和财务报表编制的重要时期出售资产,这背后是否存在“突击进行利润调节”的动机,监管层对此也予以重点关注。
“监管层关注的核心点主要是定价合理性、资金流转用途、资产真实性、关联交易情况和信息披露质量。”田利辉说。
例如,11月21日,*ST天沃披露,公司拟以1元价格向控股股东旗下公司出售中机电力80%股权。根据评估结果,中机电力80%股权评估值约为-26.24亿元。因交易定价与评估结果存在较大差异,11月26日,深交所向*ST天沃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补充披露转让标的资产80%股权的会计处理及损益影响情况,并进一步说明交易的必要性、交易价格的公允性。
对于身处退市风险边缘的*ST天沃而言,能否在2023年会计年度结束前顺利剥离中机电力,或成为*ST天沃“保壳”的关键一步。*ST天沃在公告中直言,通过上述交易,公司将剥离过往年度亏损严重的能源工程服务主体中机电力。
此外,东湖高新、三峡旅游则因拟剥离占营收比重较高的资产,而被监管部门追问其合理性。其中,东湖高新拟以23.87亿元出售全资子公司湖北路桥的控制权,以剥离工程建设板块业务。而2022年,湖北路桥的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分别占东湖高新总资产和主营收入的61.55%和76.41%。
三峡旅游拟以1.84亿元出售资产,进而剥离资金密集型的乘用车经销及服务业务、供应链管理业务。而其作为公司最大业务,若完成剥离,三峡旅游2022年、2023年1月至7月营收将分别下降77.06%、63.78%。
田利辉认为,上市公司出售资产必须合规和考虑长远发展。首先,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确保资产出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其次,需要充分评估资产质量和价值,以避免低估贱卖或虚假评估等问题;最后,需要谨慎考虑出售资产对财务状况、经营策略和市场竞争的影响,并及时、准确地披露出售资产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