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引流灌“新” 民营企业敢“创”敢拼
◎记者 林淙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明年经济工作安排的首位。以“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的“开篇”,市场各方皆着墨于以创新资本激发成长动力的主轴,合力完成以经济结构转型和高新技术自主化为支撑的动能转换攻关,进而共绘一张科技创新“先立后破”的高质量发展“行军图”。
企业是经济创新创造的主体。善于以灵活机制和创新意愿构筑强大竞争力的中国民营企业,在长期以变应变、寻找稳健增长的途中,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作为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载体,上交所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持续加大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服务力度,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而促进科技-产业-资本的高水平循环。
资本赋能
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创新生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沿循这一导向,上交所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和国家科技创新领域,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具体“流向”上,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关键制度创新落地,上交所支持和鼓励优质“硬科技”企业登陆沪市,目前已汇聚了半导体、光伏、机械装备、大飞机、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
据统计,沪市2020年以来新上市的民营企业中,有383家属于新兴产业,合计首发募集资金约4800亿元,占近年沪市首发融资额的38%。通过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上交所有效地将金融资源配置到科技创新和“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
“在发行审核过程中,我们充分感受到注册制的市场包容性和适应性。”作为全面注册制落地后上海第一家沪市主板IPO企业,华勤技术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注册制强化了市场对企业的价值发现功能,能够引导资金更好地促进国家重点产业发展,有利于有潜力的企业获得更强的融资支持。
由于科技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的特点,很难获得与核心竞争力相匹配的资金支持。针对这类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交所不断优化融资机制、丰富金融支持工具,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韦尔股份总经理王崧曾在公司上市前夕感慨:“发行上市是公司发展进程中极具战略意义的一步。依托平台优势与资本实力的增强,国内公司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如今,站在上市六年的节点回望,王崧告诉记者,借助丰富的融资工具,韦尔股份登陆资本市场后直接融资金额约166亿元;通过并购重组,公司从原有的模拟业务扩充到了图像传感器和显示芯片业务。根据TrendForce数据,韦尔股份2022年度的营收规模进入全球Fabless芯片设计公司前十。
为韦尔股份发展“添翼”,只是上交所以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众多实践之一。记者了解到,近三年来,上交所始终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约有95家次新兴产业沪市公司通过定增、配股、可转债等方式募集资金约1125亿元。
随着制度加快创新及上市融资渠道不断畅通,沪市科技创新企业的“声量”渐大,打破了市场对沪市尤其是沪市主板的固有认知,逐渐形成了一批市场认可度高、行业影响力大的科创企业群体。与此同时,沪市公司存量结构不断升级优化,“含科量”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沪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民企约709家,较2020年前数量翻番;市值占比由11.89%提升至15.70%,增长近4个百分点。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整体来看,沪市已经形成开放竞争的创新生态,在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形成了一股有扎实技术积累和较强资金实力的引领力量,由此实现了资本和科创要素的有效对接。
创新开道
打造重点产业链集聚效应
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沪市民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加大创新要素投入力度。据统计,2020年以来,沪市民企研发费用合计2350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超20%。其中,2022年研发费用超10亿元的沪市民企为40家,较2019年的数量实现翻倍。研发强度方面,2022年,沪市民企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3.4%,亦较2019年增长0.5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医药生物、电子、电力设备、汽车、机械设备分列2022年沪市民企研发支出的前五名,研发金额分别为431亿元、326亿元、305亿元、223亿元、220亿元。高研发投入聚集高技术行业的趋势更为突出。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科创板作为“硬科技”企业的主阵地,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的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愈发显著。截至2023年9月末,科创板共有303家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35家公司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40家公司主营产品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去重后合计占到板块公司总数的约六成。
沪市民企还瞄准“卡脖子”领域,前瞻性布局生命健康、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构建先发优势。
“20年前,国内化学制药行业还以仿制药生产为主。面对跨国医药集团抢滩中国市场,我们必须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恒瑞医药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近10年研发投入超300亿元,在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进行了广泛布局,创新药物研发布局不断丰富。目前,公司已有13款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1款自主研发的2类新药及2款合作引进创新药在国内获批上市;另有8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27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形成了上市一批、临床一批、开发一批的良性循环。
研发耕耘
结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从业绩“回报”来看,沪市民企通过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强化投资拉动、创新驱动、产业带动,助推经营业绩实现较快增长。与2019年相比,通信、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沪市民企研发支出增幅达54%、123%、99%,净利润分别增长516%、339%、127%,实现了研发增长与业绩创优的正向循环。
作为沪市研发投入最“舍得”的民企之一,长城汽车有一个不成文的口号——“过度研发”。对此,公司董事长魏建军的解释是,“这不是浪费,而是更加长远的投入”。据了解,过去10年间,公司技术人员由10905人增加至23850人,研发投入由16.91亿元增加至121.81亿元,专利公开量和授权量由344件、308件提升至6042件和4652件。目前,公司已连续7年实现销量过百万,智能化车型渗透率达到86.17%。
高强度研发投入结出丰硕的创新成果。2022年,沪市民企研发支出的资本化金额为271亿元,研发资本化率为9.59%,高于沪市整体约1.25个百分点。研发成果的转化有力支撑传统工艺革新,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稳步推进。如机械制造行业中,三一重工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投入研发,自主研制的一系列标志性产品引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包括世界第一台全液压平地机、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等。
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大额研发投入也为相关公司带来不俗的市场表现。2022年,沪市研发投入金额超1亿元且研发强度超5%的民企平均市盈率、市净率分别达46倍、3.71倍,高于其他民企约25倍市盈率、2.38倍市净率的平均估值水平,研发创新实力已成为支撑企业市场价值的关键要素。
与此同时,沪市还涌现了一批广受市场关注和认可的优质创新民企,实现头部公司扩容。目前,沪市市值达1000亿元和500亿以上的民企分别有14家和39家,均较2019年底增长近八成。重研发、优增长、高价值,三者间已经形成稳定巩固的连接,形成良好的正循环与正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