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特别报道  查看版面PDF

平安理财首席产品官刘凯:银行理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2023-12-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张欣然
  刘凯

平安理财首席产品官刘凯:

银行理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记者 张欣然

12月21日,平安理财首席产品官刘凯在2023上证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银行理财是一类面向满足广大中低风险承受能力客户的投资需求、带有财富管理解决方案的资管形态。

在谈及银行理财在资管市场的定位时,刘凯表示,银行理财是面向广大中低风险承受能力客群的普惠性资管产品和服务。银行理财主要在银行渠道进行销售,面向的是广大储户以及刚刚从存款向投资进行转化的客群。这个群体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同时人数规模又相对较大,所以其普惠性非常强,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唯二”跟公募基金并列,以非常低的门槛向个人投资者募集资金的产品。

刘凯认为,从财富管理角度而言,资管机构需要通过各类资产的有效配置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以往财富管理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中提供的解决方案效果一般。在海外市场,类似的解决方案一般在进行财富管理业务时采取全权委托投资顾问的方式实现。

而在中国市场上,银行理财产品作为一种公募产品集合了各类资产,既可以投股票,也可以投债券,还可以投私募,可以做非标,投境外,还可以投资衍生品。“没有任何一个公募的产品可以像银行理财这样,投资如此丰富形态和种类的资产,这本身就是一个资产配置的过程。所以,我认为银行理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刘凯说。

银行理财也是一个资管产品,其价值实现与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密切相关。“管理人能够通过多资产、多策略的方式,最终把绝对收益的体验带给投资者,这是理财产品非常重要的价值所在。”

针对理财渠道的建设问题,刘凯表示,银行理财产品只能在商业银行体系内进行销售,所以凡是具备条件的渠道,都是需要积极去覆盖和服务的对象。“经过三年的努力,目前已有近百家银行可以代销平安理财的产品。”

在渠道建设上,他表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才刚突破1亿,相比公募基金超7亿的投资者数量差距较大。他希望银行理财未来有更多元化的渠道,能够走进千家万户,在更大范围的服务大众、服务于老百姓财富保值增值。

刘凯表示,从服务渠道、服务客户的角度来说,银行理财与已经发展了25年的公募基金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净值化转型,理财产品开始出现净值波动,这就要求理财公司要与渠道一起,和客户做到持续陪伴和充分沟通,让理财公司产品定位、投资管理能力、客户认知三者之间达成匹配,这才是理财公司在服务渠道和服务客户上的真正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