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自主创新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 ||
| ||
| ||
|
国有企业应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抢占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先行先试,在创新路上跑出加速度;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更要打造高质量的生产制造和管理体系;研究出台针对性鼓励政策,畅通乳制品行业创新发展的路径……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
脚踏实地发展新质生产力
努力奔跑实现美好愿景
◎记者 朱文彬
“我认为,新质生产力是在高质量发展这个大的方向上提出的更为精准、更高目标的要求。”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创造美好未来的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不断推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优质产品。
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国两会,董明珠将围绕严格限制大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行为、组建国家知识产权法院、优化个人所得税税制、建立家电产品安全使用年限强制性标准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坚持自主创新
塑造核心竞争力
“就好比1万米远的地方有美丽的风景,你能远远看到,但如果你不一步步走向它,就永远抵达不了。”董明珠告诉记者,形成并拥有新质生产力,这也是企业的一个美好愿景,但不能光有梦想,更要去努力奔跑,一步一步,脚踏实地。
董明珠表示,当前格力电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更要打造高质量的生产制造和管理体系。
人要有自己的梦想,企业也是一样。“一定要有梦想,有自己的追求目标。没有目标,就难有新的突破。”董明珠说,一家企业的健康发展,最终的支撑因素是通过自主创新塑造而成的核心竞争力。
董明珠向记者坦言,五年多前,格力就提出2023年达到6000亿元的销售目标,但最终没有实现。去年,格力电器预计营收2000多亿元。
“退一步来讲,6000亿元的目标没有实现,我们可以列很多‘客观理由’。格力也可以用大规模兼并等手段,快速实现这个数字目标。”董明珠说,但格力没有这样做,因为格力追求的方向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尤其是这五年多来,格力更加深刻理解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虽然发展速度可能慢了一点,但自身的存活几率更大、发展实力更强了。目前,格力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万多件。“比较来说,这个数字对格力更为重要。”董明珠表示。
“科技创造财富。”董明珠说,一件商品,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硬,消费者愿意购买,使用更具性价比。长期来看,消费者节省用钱,企业也可以有更高的价格和利润,双方是共赢的。
在董明珠看来,在创新过程中,“自主”比“创新”更为重要。“拿别人的创新或者借别人的技术,不能否定这不是创新,但它肯定不是最好的创新。”董明珠说,坚持自主创新,就要坚持走自主管理、自主技术创新、自主人才培养等模式,缺一不可。
通过自主创新,不断突破和颠覆,才能掌握核心技术。掌握了核心技术,反过来,又要去做些什么呢?董明珠自问自答,企业要用核心技术为社会作贡献、服务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从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增强市场信心
应严格限制大股东、董监高减持
针对“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话题,董明珠告诉记者,今年她准备了相关建议。
董明珠表示,近年来,时有出现的大规模减持现象让市场承压,特别是“精准”减持、“清仓式”减持,使得市场资金大幅净流出,导致资本市场普遍存在重融资、轻投资现象,这不利于企业发展,更严重影响市场信心。对此,董明珠建议:
一是严格限制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行为,为使上市公司管理者专注主业,对于大股东和董监高等公司内部知情人,应限制其股票交易行为,任职期间,只允许他们买入而不能卖出,以减少利用内部信息进行不公平交易的风险,并增强市场信心。
二是上市公司应设定明确的股东回报期,确保在上市后一定时间内给予股东合理回报。同时,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对违反规定的内部人士进行严厉惩处,以维护市场公平和稳定。
三是建立自愿延长减持锁定期的奖励制度。企业在上市申报中,应将股东自愿延长原始股锁定期列为加分项,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在上市后融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对于自愿延长锁定期、增加解锁期数并严格遵守的市场参与者,在法定锁定期届满后分别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等。
四是建立违规减持的股份购回制度。对违规减持股份的,责令违规者以自有资金在3个月内从二级市场全部购回;违规情节严重的,1个月内完成购回,并没收相关收益所得,根据违规情节严重程度处以相应的处罚等。同时,上市公司股东和董监高购回违规减持股份应被视作一种承诺,记载在上市公司的承诺事项一栏等。
此外,董明珠还建议,尽快组建国家知识产权法院,同时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更好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审判体系,推进知识产权审理专门化、管辖集中化和法官专业化,以减少维权成本,提高审判效率。
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董事长武汉琦:
加大基础技术研发支持力度
◎记者 王乔琪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必须通过加大基础技术研发和支持国产装备产业化推广,推动我国制造业加速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董事长武汉琦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将提交“加大基础技术研发和国产装备产业化推广支持力度”和“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两份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制造业从“世界工厂”向“智造中心”转变。
推动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发展
中信重工历经近70年发展,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作为企业领头人,武汉琦一直关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话题。
“近年来,我国工业体系取得快速发展和巨大成果,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但受限于近代工业起步较晚,我国制造业在高端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武汉琦说。
据他介绍,目前我国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核心辅机等工业基础领域相对薄弱,受制于盈利能力偏低、试错成本高等因素,工业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进步慢、成果转化难等问题。
对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大对基础领域研发的支持力度,希望能够从国家层面调动相关资源,加大关键材料、加工工艺、设计软件等工业基础技术领域课题立项、实施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大对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力度,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从人员编制、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维度出台支持细则与指引;三是加大对国产装备产业化推广的支持力度,在首台(套)重大装备、核心部件等国产装备产业化推广上,尤其在关键技术装备、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应用的装备,给予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
多渠道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近年来,中信重工不断探索能源转型新路径,在原有竖井钻机、悬臂式掘进机、盾构机等掘进产业研发的基础上,全力向风电、光伏、储能、氢能、智慧电网、源网荷储等新能源领域进军。
他表示,在提高能源消纳水平、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方面,行业仍存在绿电交易市场尚未完全形成市场化定价机制、消纳与送出模式割裂、企业过度竞争产生质量与安全隐患、部分项目运行收益率低于预期等问题。
基于此,他建议:一是加大绿电平台建设,通过市场化交易手段,将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直接与需求侧用户连接起来,有效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规模扩大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快外送通道建设,解决新能源发电消纳问题;三是完善源网荷储一体化政策法规,进一步降低传统制造业的用电成本,提高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及再投资的积极性;四是加强对制造企业在新能源发展中的支持,引导企业良性循环发展,同时要结合终端负荷条件、输出条件及电网规划,编制可行的新能源规划,防止行业出现局部装机过剩引发的弃风弃电以及行业产业链、金融链信用危机等不良后果。
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
多措并举
推进央地国企发展新质生产力
◎记者 覃秘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每家中国企业需要面对、并回答好的一个课题,国有企业更应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抢占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先行先试,在创新路上跑出加速度。”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日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全国两会,马新强将提交《关于推进央地国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中国光谷建设的建议》和《关于支持武汉建设以工业软件为品牌的中国软件名城的建议》等建议。
马新强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据他介绍,华工科技将立志、立学,持续构建“第二增长曲线”,用新技术突破、新产品迭代、新工艺运用、新材料替代、新业务模式开展、新市场挖掘、新赛道布局,向行业高处“立”;站在“远处”看当下,全面对标世界一流企业,追求系统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摒弃短视、摒弃自大、摒弃浮躁,一步一个脚印,在全球市场树起中国高端制造的旗帜。
推动央地国企进一步提升创新质量
近年来,国有企业持续不断加强创新投入,从央企到地方国企,都将研发投入列入企业绩效考核。马新强说,这些举措有效推动了国企的创新,但从创新质量来看,除高铁、特高压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外,在充分竞争性领域,央地国企的产品创新及技术创新能力仍落后于发达国家,且在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落后于民营企业。
数据显示,在电子信息领域,约80%的芯片依赖进口,约50%的材料依靠进口。在2023年世界500强中,上榜的143家中国企业共有26家科技企业,但国有科技企业数量不到10家。从创新要素分布及创新能级来看,不平衡现象日益凸显,长三角、珠三角有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以及良好的创新土壤,相较中西部地区更有利于创新要素聚集。
马新强说,新一轮国企改革目标要求“在增强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功能作用上取得明显成效”,这意味着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国资国企发挥科技创新与产业控制的作用,为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作支撑,在复杂的外部形势下具备持续发展和突破的底气。
基于此,马新强提出五项具体建议:
一是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锻造高素质的科技企业家队伍。上级国资部门应联合其他部门推出“国有企业高管中青班”,着力培养有前瞻性视野、懂经营、懂技术的中青年企业家,驱动他们在年富力强时发挥最大作用;建立企业经营者尽职免责清单,建立央企、地方国企高级管理人员挂职、流动机制,多方面历练,促进全面成长。
二是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建设一批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为主,中央企业、地方国有龙头企业牵头的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在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培养,重点项目研发上给予支持,立足科研产出和成果转化应用,简化、优化考核评估机制,对评估较差的实验室采取整改、淘汰措施,激发发展活力。
三是针对中西部地区中央企业、国有企业“高端人才紧缺”的现状,进一步扩大工程硕博士培养比例,国家人才政策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四是打造国家级科技成果供应链平台,促进“国货国用”。
五是鼓励央地国企主动作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通过生态构建、基地培育、内部孵化、赋能带动、数据联通等方式,有力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固链强链,对已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企业,给予企业经营者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减免。
自觉担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
“从华工科技的角度来讲,我们还是以创新驱动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做到行业领先。”马新强说,去年以来有个很明显的感受,就是在科技领域的博弈、竞争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科技创新已经进入需要“超级奋斗”的关键时期。“华工科技是光电子行业的国有企业,要主动担负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任。”
成立20多年来,华工科技先后诞生了50多项“中国第一”,包括首套国产化数控激光切割机、首台高性能光纤激光器、首台工业级紫外激光器、首个半导体激光器芯片、首套汽车白车身激光焊接系统……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增长28%,最近10年在创新上投入40多亿元。”马新强说,公司着重从集团、子公司两个层面优化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集团层面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推进中研院建设,重点围绕国家需要、行业发展趋势,布局未来的产品与技术,各子公司技术中心迭代专精特新产品、工艺改进。
在数字产业化领域,华工科技已经形成了100G至800G以及1.6T全系列的光模块产品,正在预研3.2T产品;在产业数字化领域,公司重点面向造船业发展周期,实施搭载自研数字孪生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视觉分拣系统的智能产线、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在高端装备板块,华工科技第三代半导体制程装备、航空发动机气膜打孔装备等已经实现首台套销售。
马新强表示,华工科技将拿出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决心,积极整合“政产学研用”资源,高水平推进中央研究院建设,以最大诚意引进高素质人才,培养青年潜力人才,推动核心技术、前沿性技术突破与未来技术布局。
全国人大代表、
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史玉东:
畅通创新发展路径
推动乳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黎灵希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史玉东围绕加快培育乳制品行业的新质生产力、推动乳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准备了五项建议。
史玉东建议,研究出台针对性鼓励政策,畅通乳制品行业创新发展的路径。比如,引导行业重点发展乳清脱盐制备技术和乳糖提纯制备技术,重点研究乳铁蛋白等乳源功能成分产业化技术与实现路径、鼓励新型杀菌工艺等新工艺在液态乳中的应用等。
“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在持续提升,消费需求也在日益多元、更为细分。”史玉东认为,应引导行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在添加食药物质乳制品、营养重组乳制品、添加益生菌的发酵乳、延长保质期的鲜奶等产品上加强创新,不断丰富乳制品行业矩阵和延伸价值链条。
“在坚持‘四个最严’的基础上,从生产准入和产品规范等方面完善乳制品标准、法规体系,支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新产品的研发。”史玉东说。
当前,中国乳制品行业面临宏观周期切换和供需切换的双重挑战。“大宗产品成本高的压力仍然存在,奶产业链可持续发展面临一定挑战。”史玉东说。
对此,史玉东建议,建立乳原料收储机制,通过“乳企+政府”共同收储的形式,稳定生鲜乳收购,推动产业稳定发展,保障产业链安全。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史玉东建议,引导龙头乳企做大做精乳制品深加工产业,推进奶业全链条升级。从产业端出发,鼓励行业龙头带头,通过做大做精深加工产业,实现核心原料的国产化以及产业价值增值。同时,聚焦精准营养,着眼运动营养、特医食品等深加工产物主要应用的高潜力领域进行产业布局,不断丰富乳制品行业矩阵和延伸价值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