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版 两会特别报道  查看版面PDF

统筹推进 将绿色低碳发展落到实处

2024-03-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全国政协常委、
  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 黄震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董事长 胡望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 杨长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董事长 孙永才
  全国人大代表、河钢集团党委副书记 王兰玉

加快制定面向“双碳”目标的碳市场发展战略和路线图;培育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打造全国性再生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体系,充分发挥核电在减碳降碳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低碳排放钢铁产品品牌,为我国低碳发展贡献“钢铁方案”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

建立碳价格机制 逐步收紧免费配额

◎记者 梁蕾 宋薇萍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全国碳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和市场机制。”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日前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围绕进一步发挥全国碳市场在“双碳”工作中的作用提出建议。

“全国碳市场运行两年多来,碳市场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各项制度、指南、方法不断完善。与此同时,全国碳市场作为新兴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黄震说。

他分析说,全国碳市场建设尚待完善的地方表现为:一是全国碳市场仅覆盖电力行业,行业覆盖面窄,参与主体相对较少;二是碳交易品种有限,缺乏多样化选择,影响了市场的活跃度和灵活性;三是碳排放配额偏宽松,导致市场供大于求,难以形成合理的碳价,也难以形成有效的减排压力;四是第一、二个履约期中,碳排放数据失真等问题显现,直接影响了交易的公平性与正常运行。

黄震认为,全国碳市场要构建一个约束与激励机制,对企业碳排放给予明确配额和价格信号,提高化石能源排碳的环境成本,让排碳成本越来越高,减碳的收益越来越大,绿色溢价越来越小,从而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基于此,他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快制定面向“双碳”目标的碳市场发展战略和路线图。建立碳价格机制和配额分配机制,明确免费配额削减的时间表,分阶段逐步收紧免费配额,适时引入配额有偿分配机制。加快碳市场覆盖行业和参与主体的扩容,明确石化、化工、钢铁、建材、有色、造纸、民用航空等高碳排放行业纳入顺序和时间节点。形成系统性碳约束与激励机制,向社会和行业传递清晰且明确的未来绿色发展预期,有效推进我国高能耗高碳排行业的减碳、脱碳进程。

第二,加快我国重要行业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与基础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完善碳排放MRV(监测、报告与核查)体系。数据质量是碳市场的生命线,要加快完善相关行业和产品碳排放核算方法学,建设碳排放因子库,提高其科学性与系统性。强化拟纳入行业企业的碳排放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监测和审核机制,不断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加强企业碳排放管理制度建设和宣传培训,严厉打击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确保排放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同时要提高市场透明度。

第三,做好配额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的协同。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全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重启后的CCER,要深入挖掘自愿减排手段对强制履约市场的补充作用,增加相关领域的CCER方法学,扩大CCER的规模,大力推进优质减排项目的投资和开发,打通CCER与碳市场扩容的联动协同路径,促进更多参与主体受益,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碳减排。

第四,推进全国碳市场与国际碳市场的互认互通。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要建立国际对话机制,加强与国际碳市场的规则对接与政策协调,不断提高全国碳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积极应对欧盟“碳关税”。在标准与方法方面,推进碳排放核算方法学、碳排放MRV体系、配额分配制度等相关方法、标准和技术与国际碳市场的互认互通。借鉴国际经验,深化国内CCER管理,提升其国际认可度,促进CCER参与国际交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杨长利:

将核电纳入我国绿色电力体系

◎记者 何漪

“将核电纳入我国绿色电力体系,不仅能够为核电的绿色低碳属性提供官方证明,实现绿证对非化石能源电力实现全覆盖,还能够满足市场用户的购买需求,充分发挥核电在减碳降碳中的重要作用。”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长利建议,将核电纳入我国绿色电力体系。

核电发展规模、质量将迈上新台阶

杨长利表示,我国核电已经具备实现更大目标、更高质量发展的扎实基础。

在所有清洁能源中,核电是碳排放最低的发电技术之一。杨长利介绍,根据IAEA数据,核电全生命周期内,每生产1度电的碳排放量为5.7克,较其他清洁能源的碳排放量少。同口径下,光伏、水电、风电全生命周期内,每生产1度电的碳排放量分别为74.6克、64.4克、13.3克。

目前,我国在运在建的核电机组总装机超过1亿千瓦,占全球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的21.2%,核电安全运行业绩位居世界前列。

杨长利表示,在2023年所有能源发电总量中,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接近5%。与燃煤发电相比,核电发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5亿吨。我国小堆、四代堆等先进核能技术与国际领先水平保持同步,核电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有望迈上新台阶。

“根据多方预测,至2035年,我国在运核电发电量占比将超过10%,核电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杨长利说。

充分发挥核电在减碳降碳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目前,我国已构建起完善的绿色低碳电力体系,建立了绿证交易、绿电交易两种市场机制,绿证核发范围拓展至水电等全部可再生能源。

杨长利表示,绿证已成为认定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和交易载体,实现了从“绿色溢价”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基础凭证”的定位转变和价值提升,也为衔接能耗双控政策、抵扣能耗量,中长期衔接节能降碳政策、抵扣碳排放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长利认为,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推进、以及全社会低碳消费理念进一步深化,核电参与市场竞争面临较大挑战。目前,核电未被纳入我国绿色电力体系,这不利于有效发挥核电的低碳价值。

“将核电纳入我国绿色电力体系,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杨长利认为,核电企业无法提供绿证等官方证明,难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绿电消费需求,全社会绿电供应也面临制约。

杨长利表示,在“双碳”目标牵引下,全社会绿电消费意识逐步提高,使用绿电生产的商品更具国际竞争力,有助于在国际贸易中规避关税壁垒。

杨长利进一步表示,从我国国情看,碳减排任务更加艰巨,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体系,是实现能源消费侧和供给侧协同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能够为核电的绿色低碳属性提供官方证明,实现绿证对非化石能源电力实现全覆盖,还能够满足市场用户的购买需求,充分发挥核电在减碳降碳中的重要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董事长孙永才:

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全面绿色转型

◎记者 刘怡鹤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准备的提案聚焦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全面绿色转型。

孙永才介绍,为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双碳”战略,支撑交通强国建设,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绿色转型,中国中车牵头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企业,已实现永磁牵引系统、碳化硅变流、二氧化碳空调等新技术的突破。

孙永才说:“这些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高可靠性等优势,已具备大规模应用推广的基础。比如,永磁牵引系统具有高效节能、轻量化、高可靠性等优势;碳化硅变流技术节能优势显著;二氧化碳空调所使用的二氧化碳制冷剂,由本应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回收制作而成,并将二氧化碳进行了封存,属于‘负碳’技术应用。”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全国共有55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06条,运营里程10165.7公里。孙永才简单作了计算: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全年总耗电量约227.9亿度,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935万吨。如果应用上述新技术,保守测算,全年城市轨道交通可降低总耗电量24.8%,节约耗电量56.5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0万吨。

孙永才建议,由国家有关部委牵头,会同相关部委和企业,研究制定新技术应用规范和政策支持方案,如新造车辆标准技术规范、检修车辆技术升级标准,鼓励需求侧应用新技术,引导市场积极参与,提升城轨车辆的绿智水平及运营安全性。同时,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引导地方政府及相关城轨用户进行新造车辆采购时,对新技术优先选用、应用尽用,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宝武钢铁集团董事长胡望明:

培育再生资源龙头企业

推进开放式协同创新

◎霍星羽

钢铁行业如何实现低碳发展?龙头企业之间如何开展协同创新?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望明围绕培育再生资源龙头企业、推进开放式协同创新等话题提出建议。

资源循环利用是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环节。在钢铁行业,废钢就是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绿色再生资源。胡望明介绍,每使用1吨废钢,可减少1.6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不过,当前我国钢铁工业以高炉—转炉流程(长流程)为主,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电炉(短流程)钢铁产量只有10%左右。反观欧美,电炉钢比例达到70%以上,日本、韩国也达30%以上。建立和完善废钢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对提高综合回收利用率,促进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我国再生资源产生量约5亿吨,回收利用量约3.7亿吨,综合回收利用率约75%,其中废钢、废铜、废铅、废纸的回收利用量占当年钢铁、铜、铅、纸产量的比例分别为22%、35%、47%和54%。

胡望明表示,当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领域面临标准体系不健全、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有待完善、行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等问题。建议培育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打造全国性再生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推进交易服务平台应用。

作为来自我国钢铁行业龙头企业的政协委员,胡望明关注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开放式协同创新。

在他看来,龙头企业兼具研发实力和市场敏感性,能够聚焦国家战略所需,协同开展基础前沿研究,引领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龙头企业之间、企业与专业院所之间进行联合研发和协同创新,有利于各创新主体聚焦主责主业,集中资源开展核心工艺和关键环节研发,提高研发效率;有利于上下游企业更早介入产品设计和研发环节,共同开展市场策划、产品认证等项目,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有利于企业之间通过协同创新完善配套体系,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产业链合力,增强产业链韧性和全球竞争力。

“从当前协同创新内容看,应用型、解决现场问题的协同创新比较多,面向产业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模型联合研发较少,难以满足引领行业发展的需要。APP式的创新难以成为国家科技战略力量。”胡望明说。

他表示,从协同创新形式看,有组织的合作研发有待加强,协同创新的系统策划还不够,企业难以积累形成相关知识和创新能力。从合作伙伴构成来看,围绕数实融合主题、与数智企业的协同创新相对较少,难以满足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和流程再造需求。

对此,胡望明建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的协同攻关,厚植产业底层技术;强化数实融合协同创新,加速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河钢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兰玉:

推进钢铁材料低碳产品价值实现

◎记者 刘立

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是关乎工业稳定增长、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引擎,也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河钢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河钢股份董事长王兰玉带来的建议是:加快推进钢铁材料低碳产品价值实现,形成低碳排放钢铁产品品牌,为我国低碳发展贡献“钢铁方案”。

钢企必须走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据王兰玉介绍,“十三五”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在超低排放改造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4年2月20日,全国共有125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进展情况公示,涉及产能占全国产能的50%以上。

“当前,我国钢铁产业正处于由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的加速演进期,也是行业由大变强的关键转折期。”王兰玉说,“在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时代背景下,实现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为解决环境、能源和资源瓶颈问题的关键,同时也将成为塑造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王兰玉建议,加快推进钢铁材料低碳产品价值实现,形成低碳钢铁产品品牌,充分释放钢铁产业低碳转型优势,为我国低碳发展贡献“钢铁方案”。

加快钢企绿色转型示范区建设

王兰玉建议,推进钢铁与城市发展减污降碳深度融合,加快开展顶层设计,出台钢铁工业产城共融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推动钢铁工业固废、水、热与城市的高效协同。

“建议打造一批集工商业功能、创意内核、教育培训等多业态有机融合的工业转型示范区,着眼于未来产业布局,推动钢铁工业向高端制造、数字产业、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转型。”王兰玉表示,“同时,建议加强转型金融支持,做好行业转型路径标准和制度的设计,制定国家层面的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提高金融服务效能。”

在健全钢铁行业绿色能源消纳的支撑体系方面,王兰玉建议,当前对在电力交易市场购买的绿电(绿证)实施电价补贴,并结合实际,研究将绿电指标纳入环保绩效考核范围。充分发挥钢厂规模化电力消纳优势,鼓励开发“可再生能源+自有煤气发电+储能高效协同”的“源网荷储”智慧化供能系统,打造一批示范项目,同时推进电解水制氢等绿氢生产项目和制氢加氢一体站等项目建设。

构建钢铁产品碳足迹认证体系

王兰玉建议,鼓励大型钢铁企业加快研发基于共同标准的生命周期评价(LCA)体系和数字化平台,打造“一中心、多平台”的低碳排放钢铁产品评价和认证体系,开展国内平台互认并形成合力,满足产业链下游对产品碳足迹、低碳排放产品认证的要求。

“建议依托平台为钢铁行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提供公共服务,依法合规收集整理关联行业相关数据资源,适时组织开展同行评议、交叉验证以及数据溯源性核验,支持建立中国特色的商业化钢铁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王兰玉还建议加强对国际组织和主要经济体低碳排放产品相关管理制度、认证规则的研究,推动与主要贸易国在碳足迹核算规则和认证结果方面的衔接互认,充分发挥低碳钢铁材料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

他还建议,开展钢铁产品碳足迹登记存证试点建设,提升碳数据质量。“例如,鼓励部分地区开展钢铁产品碳足迹登记存证及低碳标识认证试点建设。加快建立钢铁产品碳足迹登记存证制度,研究制定钢铁低碳排放产品标识认证管理办法,形成首批低碳排放钢铁产品目录,为钢铁材料低碳价值转化提供基础支撑。”王兰玉说,“建议推动钢铁企业碳排放数据的自动采集,搭建统一的碳排放因子相关检化验标准流程,逐步扩大全国碳排放在线监测试点的覆盖范围,持续提高数据质量及可靠性,全面支撑钢铁材料碳足迹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