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构建可持续交通体系
| ||
| ||
| ||
| ||
|
统筹研究出台一系列定制化的扶持政策,推动国产大飞机更好实现规模化运营;加强路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在新建高速公路项目中,实行公路项目与路域经济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原则;推进“电气化公路”发展,减少交通碳排放,并广泛拓展现代物流应用场景;加强区域合作,提高多式联运设施衔接水平,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尽快出台商业航天相关法规政策,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总经理李养民:
推动国产大飞机C919规模化运营
◎记者 陈梦娜
“2023年5月以来,国产大飞机C919又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次实现商业运行;第一次参加春运;第一次飞出国门亮相新加坡航展。未来,C919将真正成为中国制造、中国创新、中国品牌的一张亮丽名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李养民日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聚焦关于推动国产大飞机C919规模化运营的相关话题。
重塑全球航空制造业格局
作为C919全球首发用户,东航积极参与研发制造,全力保证商业运行,目前4架C919飞机入列东航机队并投入运行,执飞京沪、沪蓉两条商务干线。据介绍,截至2023年底,C919飞机累计飞行1956.16小时,累计承运旅客81668人次,平均客座率为76.97%,保持安全平稳有序的运行态势。C919飞机成为旅客打卡点。
大飞机事业的发展,已经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从初始运营转向规模化运营,从产品成为商品,大飞机正在经历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即实现从“1到10”的发展。展望未来,大飞机将实现从“10到100”的跨越,从“100到1000”的腾飞。
“2023年9月,东航与中国商飞签订100架C919购机协议。预计到今年底,东航C919机队规模将达到10架,国航、南航、金鹏航空今年也将开始接收C919。C919将成为东航的主力机型,成为全民航的主力机型。”李养民说,目前,C919飞机目录订单超过1000架,其中包括很多海外订单。
“超过300座的双通道宽体大型客机C929正在研制之中,我们期待早日研发成功,届时中国航空制造将实现腾飞,全球航空制造业格局将被重塑。”他说。
助力国产大飞机规模化商业运营
从全球航空发展史上看,一款机型走向成熟,在进入商业运行阶段后,仍需要经历两到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验证飞行,以持续优化提升性能。“好飞机是造出来的,也是飞出来的。”李养民认为,目前,国产大飞机规模化商业运营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运行保障体系还需持续建设;二是相关政策配套还需持续完善。目前,在时刻资源、财政税收、人才队伍建设、经营考核等方面尚未形成配套的政策支持。
“相较于波音、空客等成熟的大飞机,国产大飞机在规模化商业运营上尚处于初级阶段,要取得市场和商业运营的成功,必须加大各方面支持力度。”李养民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产业引导和政策支持。
在构建运营协调机制方面,从研发制造阶段开始,东航就与中国商飞建立了密切的协调机制,为国产大飞机顺利投入商业运营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进入规模化运营阶段后,建议将协调机制从企业层面提升到行业层面。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进一步提升运营协商机制层级,扩大参与范围,以便于各方更好共享运营经验,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解决国产大飞机规模化商业运营中相关问题,推动国产大飞机性能设计持续优化提升。”李养民说。
在完善运行保障体系方面,大飞机规模化运行,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密切协同配合。李养民建议,大力支持国内制造企业开展核心部件产品等研发制造。给予国产大飞机更多运行保障便利性举措,保证国产民机运行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比如,在运行繁忙的机场,给予国产大飞机停机位等优先安排,实现相对集中停放,对国产大飞机执行的航班保持豁免流量管理措施等。
李养民说,大飞机的规模化运营需要全产业链的政策支持。建议相关部门统筹研究出台一系列定制化的扶持政策,推动国产大飞机更好实现规模化运营。对航空公司引进C919给予示范运营补贴;对C919航班正常性、执行率、旅客投诉率等进行豁免考核或采取相对宽松的考核指标;为国产大飞机规模化运营预留“时刻池”,提供优质时刻资源和航线;为国内机场建设国产客机保障相关基建项目设立专项优惠贷款,加大减息免息力度等。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交通控股集团董事长武艺:
多举措支持路域经济
赋能交通企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刘立
“我们将积极推进高速公路沿线光伏发电设施,高标准创建‘绿色能源示范路’。”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山西路桥党委书记、董事长武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全国两会,武艺提出的建议涉及加强路域经济发展政策支持、省级交通国有企业参与本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等内容。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目前,各省交通国有企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高速公路与新能源、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交通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在盘活存量资源、提升公众出行品质、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交通企业从单纯依赖项目建设、通行收费向创造更大价值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在成为交通运输行业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武艺坦言,“目前,我国路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顶层设计亟待进一步完善,空闲资源开发受土地政策制约,路域经济发展尚未形成合力等问题。”
对此,武艺建议,应加强路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我建议由交通运输部牵头,协同有关部委出台支持路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引导扶持政策。在新建高速公路项目中,实行公路项目与路域经济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原则,提前布局路域经济项目。修订《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中服务区、收费站、停车区等沿线设施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和建设内容有关规定,适当放宽指标上限,增加可集中发展路域经济的土地面积和建设项目。”
武艺认为,应加强路域经济项目用地统筹保障。探索出台交通划拨用地与商业开发用地兼容性开发的土地供给政策,最大限度盘活公路沿线闲置土地资源,提升服务功能。
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了《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并公开征求意见,如何合理选择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特许经营者主体,成为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明确的重要内容。
“新机制下,允许已实现市场化经营等符合条件的省级交通国有企业,作为社会资本参与本级政府和社会资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项目的特许经营者,这有利于激发市场效率,有力有序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武艺认为,新机制明确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要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已实现市场化经营的省级交通国有企业参与省本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不会形成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并且在科技创新、成本管控、专业化建设运营方面优势明显。
武艺建议,应明确新机制下已实现市场化经营的省级交通国有企业,可以作为本级政府和社会资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项目特许经营者。
“未来,我们会积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向传统产业和新兴业态双向拓展,统筹推进能源服务结构优化、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努力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现代交通产业体系,为交通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武艺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
加快推动“四大转型”
让城市更智慧更绿色
◎记者 王文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通过广泛深入调研提出了交通与能源融合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积极推动有关政策制定,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城市七网融合发展。随着人口、产业、物资等各类要素向城市快速聚集,对城市的抗风险能力、治理能力以及集约化、绿色化提出了新要求。发挥全局性、基础性领域的融合作用,大力创新能源网、交通网、数字网、水网、生态网、产业网、文化网“七网”融合,让城市更智慧、更高效、更绿色、更安全,将有力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二是推进PPP项目高质量发展。促进PPP规范发展、平稳运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方式和路径之一。当前,一些地方PPP项目基本进入停滞期,一些项目公司长期处于运营困境,亟须系统总结PPP推行十年来的经验与启示,深化细化政策指引,为PPP高质量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三是推进核电建设。我国持续推动非化石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任务十分艰巨。核电具有清洁低碳、单体规模大、稳定可靠、厂址资源丰富、经济性较优等特点,应进一步发挥我国在核电技术装备、工程建造、安全运行等方面的国际领先优势,以核电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
四是推进“电气化公路”发展。我国碳排放总量中,交通领域碳排放占比约10%,其中机动车碳排放占70%以上。“电气化公路”通过在公路架设牵引供电网,向重卡车辆提供电能驱动,能够有效减少交通碳排放,并广泛拓展现代物流的应用场景,对于构建绿色可持续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支撑和政策引导。
五是推进数能融合发展。数据与能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关键要素,数字为能源革命提供重要支撑,能源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核心动力,两者具有极强的互补性,融合发展前景广阔,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还处于探索期,需要在顶层设计、标准规范衔接、产业链协同、工程示范上进一步完善机制举措。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邵驰:
推动关键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发展
◎记者 陈梦娜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邵驰围绕进一步推动我国关键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发展、加速培养航空领域卓越技术工程师等提交多个提案。
尽快出台商业航天相关法规政策
空间基础设施是大国战略博弈焦点,空间技术是国家产业科技发展重要引擎。放眼世界,主要大国纷纷将推动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扶持商业化运作项目,推动空间段卫星发射和地面段组网建设。当前,我国的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已发展至重要关口。
邵驰建议,尽快出台频率轨道、卫星导航等法律法规文件。完善各类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和运营平台在建设、运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卫星应用及产业化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尽快出台商业航天相关法规政策,增强透明度,鼓励竞争,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邵驰建议,加强产业统筹协调,建立发展和推进机制。建立民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加强技术攻关、应用落地、基础设施建设、卫星频率资源管理、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做好国内资源整合,通过频谱权转让等方式实现企业间资产过渡,支撑国家“占频保轨”发展目标。鼓励科研单位和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通过知识产权授权、联合研发机制等方式,引导民企对产业链薄弱环节进行有益补充。
邵驰还建议,推动加强通导遥协同,提升海外运营服务能力。综合我国当前空天地海基础设施,研究通信卫星搭载卫星导航增强载荷的竞争优势,探索我国全球星基增强一张网项目的可行性。鼓励企业境外建站,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为国际化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为全球服务能力提升作出贡献。此外,通过鼓励与友好国家联合建设国家卫星相关实验室,鼓励企业有序开展卫星应用。
培养一批航空领域卓越技术工程师
随着我国航空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国产大飞机的商业运营,我国航空制造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将逐渐进入世界产业链赛道。当前,航空领域工程师人才需求旺盛,专业人才队伍资源存在巨大缺口。
邵驰建议,构建有效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相关专业高校应立足自身专业优势,以政府导向的“企业出题、高校解题”为牵引,以“学校主导、产业牵引、学科支撑”为指导,在传统学科专业基础上增设一些企业技术人员能参与设计的案例教学,建立能综合解决工程问题、完成技术实践应用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深度构建并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机制,邵驰建议,相关高校建设一系列基于问题的创新型实践教学课程,面向关键技术领域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结合企业需求设置课程内容,有效提升学生在实践中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能力,加速培养一批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技术工程师。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会计科科长朱丽平:
发挥铁路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中的
骨干作用
◎记者 陈梦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会计科科长朱丽平始终关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和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等议题。
朱丽平近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铁路行业在推进货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优化运输组织、规范专用线收费、强化“公转铁”等措施,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作出积极努力。
当前铁路货运正处于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新阶段。朱丽平表示,要加强区域合作,提高多式联运设施衔接水平,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为关键,更好地发挥铁路在综合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骨干作用,服务实体经济和生产制造企业,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近年来,我国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人民群众乘火车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朱丽平表示,与此同时,不文明行为在铁路车站或列车上仍时有发生,直接影响了铁路运输秩序和广大旅客出行体验。
针对在车站或列车上的占座霸座、越席乘车、酗酒闹事、禁烟区抽烟等不文明行为,朱丽平准备了《关于倡导文明守法出行,维护良好铁路交通环境秩序的建议》,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借鉴上海、北京等地通过地方立法,将不文明行为写入轨道交通乘客守则禁止性规定。通过立法或者有关部门制定行政规章的形式,对铁路车站或列车上不文明的禁止性行为予以明确。
二是制定发布“铁路旅客文明出行公约”,将重点不文明行为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将铁路文明出行宣传教育纳入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任务,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文明意识。
三是由铁路部门负责,进一步加强车站或列车服务管理和文明出行宣传引导,为旅客创造安全、便捷、文明、舒适的乘车环境,携手构建文明交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