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和鼓励并举 推进企业科技创新
| ||
| ||
| ||
| ||
|
构建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开放式创新大平台;加强镍、钴等资源保障能力;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创新体系;降低专利维权的时间成本及市场损失;提升中小企业专利技术发现和转化能力……围绕完善配套制度,助力科技创新,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金川集团董事长阮英:
加强镍、钴等资源保障能力
提升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实力
◎记者 李少鹏
“立足国家所需,在保障资源自主可控的基础上,新材料产业还需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进一步释放活力。”全国政协委员,金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阮英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新材料是支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工程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阮英介绍,今年全国两会,他将围绕战略性矿产资源供应链安全、新材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等问题建言献策。
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双碳”目标下,新材料对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面对全球绿色化转型加速,世界各国对包括镍、钴等高稀缺性矿产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
“金川集团是我国最大、世界领先的镍钴生产基地和铂族金属提炼中心,在国内拥有的镍、钴及铂族金属资源,分别占已探明资源储量的60%、98%、90%。”阮英介绍,虽然金川集团资源保障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程度居国内前列,但与国家战略需求相比,公司控制的资源量稍显不足,相比国际矿业巨头也有差距。
阮英告诉记者,“十四五”期间,金川集团生产所需的镍、钴及铂族金属等矿产资源,一部分还需通过进口或国内采购获得,存在一定的对外依赖。
围绕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阮英建议:一是设立国家镍、钴及稀贵金属资源综合利用重点研发专项,开展镍、钴及稀贵金属资源高效和高质化利用研究工作,加强对安全、高效、智能化采选技术及镍、钴及稀贵金属废料回收利用技术研究;二是加大国内资源勘查及开发。全面开展镍、钴及稀贵金属资源成矿靶区遴选、资源潜力评价,重点推进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区域资源精勘细查。通过政府资金补助、资源税费优惠,支持低品位贫矿资源开采利用。
“加强二次资源循环利用,同样尤为关键。”阮英还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镍钴冶炼、电池制造、新能源汽车企业,建立电池回收产业链联盟,强化“白名单”制度,形成上下游企业高效协同的产业集群。
加大对新材料技术创新扶持力度
镍、钴及铂族金属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被称为“工业维生素”。
“以镍、钴及铂族金属为主要原料的先进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各领域,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阮英提出,国家创新体系中布局镍钴及铂族金属新材料相关的技术创新中心十分必要,有利于提高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制造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作为我国镍、钴及铂族金属深加工的龙头企业,金川集团于2005年经科技部批准,建设了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甘肃省第一家挂牌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持续技术攻关,该研究中心在高功率型三元材料、高镍低钴、高电压单晶三元材料等方面建立了技术领先优势。
阮英建议,支持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大对镍钴新材料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
“建议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体系中,以国家镍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基础,通过优化整合,以行业龙头企业牵头,聚集产业链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打造以镍、钴及铂族金属新材料全产业链关键基础性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攻关及重大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融通的西部技术创新高地。”阮英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中光学董事长李智超:
构建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开放式创新大平台
◎记者 王乔琪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科技产品向光机电算高度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相关光学光电子技术的成本占比预计将达到甚至超过70%。”全国人大代表,中光学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智超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准备了《巩固提升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的国家战略科技地位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
李智超介绍,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已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现代产业发展进步的高新技术,在科技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我国在光学光电子技术研发水平、软硬件实力以及人才培育方面都加速与国际水平接轨,我国已成为光学光电子行业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强国,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目前,行业还存在引领性、原创性技术不多,产业化程度不高,部分核心器件、关键仪器与装备、设计软件与工业软件等受制于人,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协同创新合力不强等问题。”李智超说,要进一步巩固提升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在国家战略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发展地位,以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焕新产业发展活力为重点,着力推进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培育引领产业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
对此,李智超针对性提出了多项建议:
一是构建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开放式创新大平台,激发创新发展活力。组建中国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专业委员会,负责顶层战略规划,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指南;组建中国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开放式创新大平台,支持有能力的相关研发机构与民营企业或个人踊跃参与,加强国内、国际合作协同创新攻关;设立中国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创新产业基金,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提升科技创新成果投入产出效益。
二是强化应用场景牵引,大力推动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构建产业发展新模式,催生产业发展新业态。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例如构建“智能光电+”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可迅速渗透到众多行业,形成“智能光电+”能源、汽车、通信、工业机器人、医疗设备等产业发展新业态。
三是强化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有机结合,制定跨区域产业合作激励政策,打破产业发展区域壁垒,鼓励协同创新、错位发展,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如能打破区域间特别是城市间的产业发展壁垒,实现协同创新发展,会对提升我国光学光电子行业的产业化程度与水平、增强国际化行业竞争力、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等带来积极影响。
四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着力培育打造一支具备原创性、引领性特质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队伍,为发展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组建跨学科团队,促进不同领域人才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先进光学光电子技术跨学科融合创新,跨领域应用推广,营造有利于特质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与生态,使其长期安心进行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制定并实施“诺奖”顶端人才培育计划,促进带动创新领军人才团队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蒋颖: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创新体系
◎谭镕 记者 宋薇萍
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近日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体系的运转效率是关键。为此,她建议,激发市场经营主体创新活力,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创新体系。
蒋颖说,中国在研发领域的投入持续增加,要想将这些投入高效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创新效率是关键环节。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有所下降,创新体系的运转效率不高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偏低,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需要提高。由于国际合作不充分,外资企业在中国创新体系中的参与度仍然偏低且逐年下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国吸收国外优势技术的途径。
为此,她建议从三方面进一步激活市场经营主体的创新活力,从而提高创新效率:第一,引导社会风险投资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投资力度,为企业的可持续研发增添动能;第二,优化合作机制,促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专业社会组织倡导的三体联动,提升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度;第三,鼓励外资企业在华开展更多研发活动,推动企业以更高水平融入国际创新网络。
为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蒋颖建议,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所在城市,省、市、区各级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加大对集群中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并带动和鼓励社会风险资金持续投资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和项目。建议完善企业上市、企业并购的管理办法,优化社会资本的市场化退出渠道。支持企业提高知识产权价值运营能力,建议主管部门联合专业机构打造知识产权价值运营服务生态,开展无形资产运营专题培训,增强企业持续投入研发的能力和动力。
蒋颖认为,外资企业仍然是中国主动融入国际创新网络的重要渠道,建议以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进一步鼓励外资企业在华研发和跨境合作研发;鼓励外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参与承担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支持的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围绕本土需求开发解决方案;建议在外资企业集聚的重点城市开展试点,按照企业对当地税收贡献比例,为外资企业预留公共研发资源、研发补贴和专项资金;在科研资金和数据跨境流动方面,建议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快研究出台符合当下国际研发合作模式的管理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
中铁工业总工程师兼中铁装备首席专家王杜娟:
加强专利保护和转化
使企业愿创新、能维权
◎记者 郭成林
目前,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不断得到重视,如果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没有很好的制度和法律环境,会对我国的自主创新有较大影响,因此,知识产权的保护及转化至关重要。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工业总工程师兼中铁装备首席专家王杜娟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她准备了加强专利保护,促进专利维权,以及推动工程机械行业老旧设备淘汰退出等建议。
加强专利保护 促进专利维权
王杜娟分析当前知识产权保护关键难题有二:一是“维权难”。王杜娟提出,大型复杂机械设备的结构复杂,有时企业千辛万苦研发出来的技术被其他企业窃取,而专利侵权诉讼周期普遍较长,部分案件可能出现还未开庭审理,侵权产品工程已经竣工的现象。原告企业可能面临“赢了官司,输了市场”“赢了官司,赔了效益”等尴尬局面,严重打击发明创造及专利维权的积极性。
二是“转化难”。王杜娟认为,大量的高校知识产权仅用来支撑科研成果验收、各类“帽子”和奖项评选,转化率普遍较低。一些行业知识产权转化率长期不到5%,而全球平均转化率是10%,因此亟待提升知识产权转化率来更好支撑自主创新。目前部分高校和企业已开始实行知识产权收益70%由产权人分享,但实际执行中问题较多,且目前还只在部分高校实行,大部分企业没有相关制度。
对此,王杜娟建议,在知识产权案件的实际审判中,更多地适用根据举证能力灵活分配举证责任,适当缩短专利侵权案件审理周期,降低专利维权的时间成本及市场损失,使企业愿创新、能维权。
建立工程机械行业老旧设备退出机制
工程机械行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工程机械存量巨大。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主要工程机械产品的市场保有量已超过1000万台,国一排放(含)以前的设备有近百万台。
“工程机械老旧设备的淘汰和退出,也将对国家实行‘双碳’政策发挥重要的行业作用。”王杜娟建议,要建立工程机械排放和使用年限标准,完善在役工程机械备案登记制度,对存量工程机械进行分级和分类,并出台相应的规定;逐步淘汰不满足标准的老旧设备,鼓励老旧工程机械提前退出,并予以适当补贴;对正在使用的工程机械开展定期抽查和巡查,对超期使用的设备及其所有者、使用者、建设单位实施一定处罚措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
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副部长司徒国海:
提升中小企业专利技术发现和转化能力
◎记者 宋薇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副部长司徒国海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建议提升中小企业专利技术发现和转化能力建设。
2023年1月,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同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2023—2025年)》(下称《专项行动》),以求破解当前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能力薄弱等难题,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赋智”中小企业,持续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专项行动》部署了推进成果“常态化”汇聚、实施供需“精准化”对接、加速服务“体系化”布局3方面10项重点任务。
“然而,在供需‘精准化’对接时,往往存在供需双方都接不住的情况。”司徒国海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科技人才储备方面存在短板,发现所需的高价值专利或技术的渠道和能力相对匮乏。
其次,已有专利技术并不一定能在某个用户企业里直接实施,而是需要进行二次开发。这牵涉到研发成本问题;即使有投资机构感兴趣,也会担心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而采取保守策略。
最后,现有的专利信息获取渠道、专利技术供需对接服务距离中小企业的专利技术转化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一方面,由于时间精力有限,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无法把所有掌握的技术都申请专利或在对接平台上发布;另一方面,作为需求方的企业出于商业秘密上的考量,也不会公开发布其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而愿意采取私下对接的方式来寻求合作。
基于上述现实情况,司徒国海建议:
第一,建立国家级专利数据大语言模型,让AI技术除了赋能企业经营之外,也要赋能其对所需的专利技术的发现和挖掘。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让供需双方都能够在平台上精准匹配和对接。这也有助于第三方对专利技术质押或实施时的价值评估。
第二,激活国有与民间资本,化解专利转化的“后顾之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联合金融管理部门,通过制度设计,形成有效的天使、VC、PE以及各类资本顺畅进入退出的通路,让各类资本可以更有效投入专利技术的二次开发等转化环节。
第三,推进多元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加大专利融资信贷政策支持力度,稳步推广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管理风险补偿基金等机制安排,优化专利权质物处置模式。开展银行专利权质押融资内部评估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