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两会特别报道  查看版面PDF

优化政策措施 推动新能源产业链零碳发展

2024-03-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雪
  全国政协委员、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 俞培根
  全国人大代表、泰和新材董事长 宋西全
  全国人大代表、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主席 董才平
  全国政协委员、宝丰集团董事长 党彦宝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主席 李家杰

从国家层面尽快制定细化制氢、储运氢、加氢、用氢等关键环节的审批流程制度,多措并举确保氢能产业安全发展;打造一批“新型智慧能源系统建设试验区”,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示范推广;支持企业创新用能方式,用绿电生产制造新能源原料、材料、设备等,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全过程零碳发展;从优化峰谷电价机制、完善储能安全标准、推广财政补贴等三方面,加强用户侧储能建设,促进新能源行业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俞培根:

出台全国性系统扶持政策

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李少鹏

作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电气集团”)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东方电气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俞培根围绕“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话题积极建言。

“氢能是一种洁净环保、可储存、可再生的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广泛、大规模存储稳定等特点,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俞培根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对氢能产业作出了整体规划和部署,通过设立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等方式,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俞培根看来,当前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已具备较好的基础,技术不断升级迭代,预计将进入发展快车道,有望成为万亿级的大产业。为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国家“双碳”目标高质量实现,有必要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着力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记者了解到,依托在能源装备制造领域60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实力,东方电气集团以科技创新引领氢能产业发展,在氢的制、储、加、用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形成了氢获取、氢储运、氢加注、氢应用全产业布局,是国内氢能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为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俞培根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俞培根建议全面落实氢作为能源的国家级管理制度体系,在国家层面明确氢能主要归口管理单位在能源部门,参照天然气、石油等能源管理办法,从国家层面尽快制定细化制氢、储运氢、加氢、用氢等关键环节的审批流程制度,加快出台适用于全国的规范制氢加氢站等氢能项目建设标准和运营管理办法,多措并举确保氢能产业安全发展。

“比如放宽必须在化工园区内制氢的限制,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开展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制氢加氢一体站等,切实推动水风光氢等多能互补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推进产业发展进程。”俞培根说。

其次,俞培根建议出台全国性系统产业扶持政策,从国家层面出台产业成套支持政策,切实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步伐。在制氢方面,加大绿电制绿氢扶持力度,通过给予电价补贴、匹配一定比例可并网的风光资源等,降低绿氢生产成本。在用氢方面,拓宽燃料电池汽车奖补支持区域,将经济基础好、氢源丰富区域纳入补贴范围,并通过对氢燃料电池汽车购置、运营、通行等方面不设限制,引导终端用户更多使用氢能车辆。

俞培根表示,应加大氢能示范应用支持范围,鼓励和支持氢能在工业、发电、储能等领域的多元化应用,探索建立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基地,提供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政策支持,推进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发展,拓展氢能应用领域。

最后,俞培根建议研究出台国家级鼓励深远海、风光大基地可再生资源就地转化制氢的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产业发展政策。大力推进风光氢储协同发展,采用风电直接制氢、海水原位制氢等技术,变“输电”为“输氢”,拓展风光资源开发场景,极大提高我国深远海风电资源、“三北”地区风光资源可开发范围。

全国人大代表、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主席董才平:

开展先进降碳技术研究攻关

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记者 仲茜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天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总裁董才平围绕“钢铁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制造业企业智能化升级”等话题提出建议。

钢铁行业是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重点领域和责任主体。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数据显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命题。董才平表示,当前钢铁行业进入周期性调整阶段,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钢铁企业在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大有可为,但也面临资金、技术、标准等诸多现实问题,主要表现为相关的改造投资巨大、减排技术难点和壁垒多、碳足迹核算等相关国标尚未建立、绿色低碳研究方向的专业人才紧缺等。

在改造投资方面,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投资超过1500亿元,2023年我国氢冶金项目总投资已超过500亿元。未来,钢铁企业要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工作,仍需进行大量的投资。在减排技术难点和壁垒方面,目前不少钢铁企业对全氢能冶炼、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高炉煤气精脱硫等前沿技术已开展了一定的探索,但尚存在较多技术难点和壁垒。

“另外,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已于2023年5月正式生效,过渡期至2025年底,2026年开始正式征收碳关税。我国钢铁行业是第一批被纳入征收范围的行业,碳关税的增加将会进一步压缩企业效益和出口积极性。除欧盟外,美洲、东南亚等国家也陆续对中国钢材产品提出‘绿钢’‘低碳钢’需求。”董才平说,当前,我国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国标碳足迹核算相关标准规定,在后续互认标准的制定方面,需要争夺一定的话语权。同时,目前国内的碳认证机构参差不齐、专业性不强、缺乏规范。

在此背景下,围绕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董才平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积极发挥资金政策支持作用。在目前钢铁行业下行周期的背景下,给予钢铁企业更多的绿色金融贷款、绿色专项补助等资金支持。相关部门加快落实“差别化电价加价部分”的资金返还。

二是聚焦先进技术合力开展攻关。针对全氢能冶炼、高炉富氢喷吹、CCUS、产业链联合降碳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全行业研究攻关,在行业内开展技术帮扶。同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钢铁企业采用先进的低碳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是加快制定碳足迹核算等相关国标文件。加强与国际同类先进企业的合作和交流,抓好2023年至2025年欧盟碳关税过渡窗口期,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钢铁企业参与,共同建设钢铁企业碳管控平台及碳资产管理平台,积极与欧盟等贸易合作伙伴推动碳足迹标准和认证结果互信互认互采。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主席李家杰:

构建智慧能源创新体系

◎记者 刘雪

“发展智慧能源技术已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升级、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方向之一。”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主席、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主席李家杰准备的多份提案中,有一份聚焦智慧能源技术。

李家杰发现,在“双碳”目标推动下,能源行业发展活力被激活,但部分领域无序扩张、内部过度竞争等现象越来越明显。比如,智慧能源技术缺口大、新能源并网消纳困难、储能技术薄弱。同时,还缺乏推动智慧能源技术应用的顶层规划及配套机制。

“这些问题进一步制约着智慧能源技术的发展应用,不利于国家‘双碳’目标的高质量达成。”李家杰说。

李家杰表示,当前新一轮能源领域的全球竞争,正在从资源依赖型转变为科技装备和先进技术的竞争。光伏、储能和绿氢是未来清洁能源新的基石。建议加快构建智慧能源创新体系,构建创新联合体,完善研发创新生态链。

围绕储能方向,李家杰建议以“揭榜挂帅”方式调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多方面积极性,推动储能材料、单元、模块、系统、安全等基础技术攻关,并支持有条件企业联合产学研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

李家杰建议,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前瞻布局产业创新载体,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智库机构。

在应用层面,李家杰建议因地制宜,支持有条件的省份先行先试,打造一批“新型智慧能源系统建设试验区”,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示范推广。

全国人大代表、泰和新材董事长宋西全:

优化峰谷电价机制

加快发展用户侧储能建设

◎记者 温婷

今年全国两会,新能源产业发展受到多位代表委员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泰和新材董事长宋西全在调研中发现,随着储能电池在性能、价格和安全性等方面对储能需求适应性的提升,工商业储能正由过去的前瞻性布局,发展为生产制造型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相比较而言,发展用户侧储能,具备较强的经济价值,可通过替代变压器容量、峰谷套利等方式,实现更高效的电能使用和成本控制。为此他建议,从优化峰谷电价机制、完善储能安全标准、推广财政补贴政策等三方面,加强用户侧储能建设,促进新能源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越来越高,储能产业也随之进入快速发展期。

“储能对于改善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提高能源效率,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宋西全表示。但他在调研中发现,从应用分布来看,储能装机非常不均衡。

相关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新增新型储能项目应用装机中,发电侧占比41%,电网侧占比56%,用户侧占比仅为3%。相较于发电侧和电网侧,用户侧装机量占比偏低。

据宋西全介绍,用户侧储能的应用场景包括单配置储能、光储一体、微电网等,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用电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发展用户侧储能,具备较强的经济价值,可通过替代变压器容量、峰谷套利等方式,实现更高效的电能使用和成本控制。”宋西全表示,用户侧储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可有效引导储能及配套设施行业的内在需求释放,同时提升供电可靠性及用能质量,有效减少电能的传输损耗,减轻发电侧和电网侧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的迅速发展,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目前人工智能的能源消耗占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3%左右。另据预测,到2025年人工智能将消耗15%的全球电力供应,现有的电力能源无法满足未来数据中心的需求。

基于对能耗需求的前瞻性思考,宋西全认为,推动算力和电力的协同布局,尤其是用户侧储能提前规划,有助于提高电力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比例,将为人工智能等能源密集型技术的发展提供电力支持。

他建议,从优化峰谷电价机制、完善储能安全标准、推广财政补贴等三方面,加强用户侧储能建设,促进新能源行业健康发展。

首先,进一步优化峰谷电价机制,建立尖峰电价机制,为用户侧储能提供更多的峰谷价差空间,提高收益,从而增加用户端使用意愿,刺激使用需求。

其次,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政策,解决中小型储能设备并网供电的管理和技术问题,使工商业储能、家用储能乃至新能源汽车(作为储能电池)能够接入电网中,鼓励储能设备在用电高峰期释放电能,减轻电网压力。

与此同时,制定涵盖系统、组件、电源管理、运维等全链条的安全规范和标准,建立完善的储能安全评估体系,对储能设备、材料和系统进行全面准确的安全性评估和认证。推动建立用户侧储能电站安全分级制度,保证人员密集场所的储能电站必须采用高安全等级产品。

最后,从国家层面设立用户侧储能专项资金,为重大项目实践创新提供支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引导、带动中小企业积极参与用户侧储能项目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宝丰集团董事长党彦宝:

发展煤基循环经济全产业链

加速推进国家新能源大基地建设

◎记者 李少鹏

“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工业化发展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彦宝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依托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迭代、装备升级、原料和能源清洁替代,用新动能替代旧动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大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助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多年来,宝丰集团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以全产业链思维,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发展绿色化工、新能源、新型储能等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党彦宝告诉记者,宝丰集团现已构建起了“多能互补、协同联动、融合发展”的绿色能源生态圈,着力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行业转型变革、助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当先锋、作表率、树标杆。

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党彦宝认为要从两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要深耕现代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夯实新型工业化根基。”党彦宝分析认为,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要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首要任务,以煤替代石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切实把“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在党彦宝看来,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广泛开发应用绿色技术、绿色原料、绿色产品,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做长现代煤化工上下游产业链条,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高附加值精细化工领域拓展延伸,通过深度挖掘新质生产力,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兜牢能源安全底线。

为此,党彦宝建议国家继续加大支持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新疆准东等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发展煤基循环经济全产业链,特别要支持行业领军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示范带动现代煤化工绿色变革。

“二是要加速新能源替代步伐,为新型工业化提供绿色动能。”党彦宝表示,发展新能源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能源绿色革命是大势所趋,必须加快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进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型工业化注入强劲新动能。

对此,党彦宝建议加速推进国家新能源大基地建设,从国家层面要进一步加大支持企业创新用能方式,用绿电生产制造新能源原料、材料、设备等,推动新能源全产业链全过程零碳发展。党彦宝还建议进一步推动“绿电直供、绿电认证”等具体政策落地,支持探索绿电就地消纳新模式,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体系建设,为新型工业化提供绿色能源。

同时,党彦宝建议从政策层面继续支持有实力的先进企业,探索新能源与传统化工产业创新融合协同发展的新模式,用新能源替代化石原料和燃料,从源头进行绿色替代、节能减排,实现以“新”换“煤”、减碳增效,进而获得“1+1>2”的倍增效应和综合效益,促进绿色工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能源离不开储能做支撑。”党彦宝表示,要围绕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强化政策引导,大力支持企业全产业链发展新型储能,运用市场化手段,实现精准配储。他建议推广“政府+企业”共享储能等新商业模式应用,保障储能行业收益,促进新型储能产业低成本扩容、高比例配置,助力国家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