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深海装备产业 助力建设海洋强国
| ||
| ||
| ||
| ||
| ||
|
推动以先进复合材料为代表的船海新材料示范应用;完善青年科学家项目管理;进一步加强深海装备领域的基础研究;以更大力度推动深海作业装备产业发展;支持在自贸区开展大型装备保税维修业务;加快“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实现产业链的安全自主可控……围绕发展深海装备产业,助力建设海洋强国,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船舶集团七二五所所长王其红:
加强船海材料研究开发
◎记者 王文嫣
“我国是造船大国,三大造船指标都居世界第一,但高端船舶配套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新材料技术支撑不足。船舶与海洋材料基础技术发展和进步是实现造船强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二五所所长王其红提出建议,希望相关方面重视船海材料(含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政策支持,推动以先进复合材料为代表的船海新材料示范应用。
王其红介绍,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技术体系已基本形成,通用海工装备及主流船型材料保障基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但在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极地科考船等船型及极端工况条件下的先进材料基础性研究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关键材料和技术主要掌握在以欧美、日韩为主的发达国家手中。我国仍然依赖进口,严重影响船海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工程过程中的工艺和腐蚀防护问题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作为前沿新兴产业的代表,新材料的发展和进步是国家关注的重点方向。这进一步凸显了船海材料技术的领先对船舶工业高端化、领先化、绿色化的决定性作用。
对此,王其红建议:
一是强化重大装备船海材料顶层设计和论证。加大新材料在船海重大和高端装备中的应用,强化以先进复合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尽快实现更大规模的使用,以新材料逐步取代传统金属材料,进而引领船海装备的革命性进步。
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关注海洋材料和船海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引领未来船舶工业发展。要引导各种社会力量聚焦海洋强国战略,关注海洋材料发展,关注船海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切实围绕海洋装备、船海重大装备建设对新材料的需求,调动多方积极性,提出新方案解决相关问题,支撑造船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维护海洋安全和国家安全。
三是围绕船海新材料打造新质生产力。在中国船海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船海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以先进复合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得以广泛应用,将引领船海产业进步和变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副所长叶聪:
抵达万米海沟 张开“海洋胸怀”
◎记者 王文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副所长叶聪不仅是船舶设计大师,还是潜过万米海底深渊的“载人深潜英雄”。
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国对深海空间安全、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更加重视,深海矿产开发装备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去年全国两会上,叶聪提出的加快发展深海采矿装备、保障国家战略资源自给的建议得到了相关方面的重视和及时反馈。今年他带来了关于完善青年科学家项目管理等提案。
我国主要参与载人深潜工作的潜水器有三台,分别是“蛟龙”号、“深海勇士”号以及“奋斗者”号。叶聪参与了以上所有潜水器的设计研发工作。其中,橙、绿、白三色涂装的“奋斗者”号是我国首台万米级的载人潜水器,目前只有中美两国掌握相关技术。
近日,叶聪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说,他的深潜经历有七八十次,最深抵达过万米海沟。他驾驶着自己设计的潜水器,在深海中不断验证,不断优化。
谈起深潜的感受,叶聪说:“当潜水器还在海面的时候,受高温、风浪以及空间限制等影响,可能会有些不适。但当潜水器真正开始下潜,一切归于平静,我非常享受那种沉浸的感觉。”
叶聪说,如今,乘坐载人潜水器潜入海底并不是一场冒险之旅,而是平常不过的科考行动。“奋斗者”号能够以更快的速度下潜,具有更好的操纵性,能够在水下通过通信导航找到目标物,拥有一系列跟万米级深海相适应的技术。
“我国三代载人潜水器累计下潜次数超过1100次,有数百名科研人员去过海底探索。”叶聪介绍,从2020年到现在,“奋斗者”号已开展了220多次下潜,其中25次下潜深度超过万米,已有32人到万米海底开展作业。
“大家不要对深潜产生恐惧心理。”叶聪说,科研人员单次下潜通常不超过12小时,其中一半的时间用于深海科考,另一半的时间下潜和返回。关于深海的探索还刚刚起步,欢迎有志于此的人才加入。
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潜水设备均处于状态良好的“青壮年期”。叶聪说,希望这样的“大国重器”有更多的人来用。欢迎全世界的科学家来用,共同推动深海领域的探索。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胡震:
加强深海装备领域基础研究
◎记者 王文嫣
“在建设强大的装备谱系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深海装备领域的基础研究迫在眉睫。”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胡震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海洋科技领域依然存在基础研究投入占比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衔接弱等问题。
近二十年来,我国深海装备技术取得一系列突破。继“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后,“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实现了万米下潜,“悟空”号AUV(自主水下机器人)及“海斗一号”ARV(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也实现了万米下潜,意味着我国深海装备真正进入到国际领先行列。
胡震表示,通过一系列万米潜水器的研制,我国在海洋全深度领域的超大潜深设计、新型钛合金材料及加工工艺、高强度浮力材料、充油锂电池、推进器、深海液压、超高压海水泵、作业机械手、水声通信与定位、潜水器控制、应急安全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全面突破。“蛟龙”号、“深海勇士”号以及一批无人潜水器研制形成的技术成果,均标志着我国深海装备自主研发的时代已经来临。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深海研究事业发展,胡震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大海洋科技投入力度,优化基础研究投入比重。不断优化海洋科技投入结构,增加对海洋基础研究的投入,加强海洋基础研究,为未来海洋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二是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任务部署的衔接。针对科研人员反映较多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任务部署衔接较弱的现象,建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规划,做到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之间的统筹布局。
三是优化科研管理,助力基础研究有序推进。针对我国海洋领域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从科研管理角度出发,组织有关专家对技术研发的前端基础研究需求进行论证,优化评审和审计流程,对确定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持续支持,切实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保证基础研究队伍的稳定性,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基础研究有序进行。
全国政协委员、中车株洲所总工程师冯江华:
以更大力度推动深海作业装备产业发展
◎记者 夏子航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需要更大力度推动深海作业装备产业发展,特别是要加强深远海领域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动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强化国家深远海战略科技力量,构筑深远海产业体系新支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兼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称“中车株洲所”)总工程师冯江华表示。
今年全国两会,冯江华准备了关于加速深海作业装备产业发展、支持长沙与武汉联合建设全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等多项建议。
深海作业装备是完成海底施工抢修、打捞救援、敷缆铺管(光电线缆、油气管道等)的关键装备,是维护洲际通讯安全、远洋油气和电力输送安全的支撑,是海底基础设施建设运维利器。
“深海作业装备技术门槛高、关系国家安全,业界既有的深海作业装备主要来自欧美。此前,中船、中车与国内相关高校针对该技术领域进行了长期探索研究,使得我国在深海作业装备领域具备了系统集成和国产化技术能力。”冯江华表示。
不过,对标全球传统海洋强国,我国深海作业装备产业仍存在一定发展瓶颈。在冯江华看来,首先,深海作业装备具有场景、需求牵引的特征,国内还有较多空白领域;其次,国内深海作业装备产业链不完整,关键核心系统和部件技术整体水准还有待提高;最后,在应对海洋装备行业技术变革“窗口期”方面,我国相关产业链准备不够充分。
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深海作业装备产业的发展?冯江华提出了三条具体建议:
首先,加强顶层规划,通过策划场景和重大示范工程主动培育产业,推动新装备研究和技术进步。“建议扶持具有行业级、场景级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及联合体,围绕战略孵化未来产业产品,并通过海洋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和多源场景应用,牵引装备研发、示范应用。”
其次,推动整机装备龙头企业牵头攻关解决基础共性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加大支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立项,解决产业发展基础共性问题,开发基础设施探测、作业类关键部件国产化供应链,推动装备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研发,开展新一代深海作业装备研发及推动技术升级。
最后,增厚产业的技术策源基础。在深海作业装备产业建立“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的技术预见与协同创新机制,鼓励装备领军企业牵头高校、科研机构共同打造创新联合体,搭建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加快海洋新型经济培育及技术协同攻关,重点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源头供给,形成未来产业技术策源地。
全国人大代表、铁建重工首席科学家刘飞香:
支持在自贸区开展
大型装备保税维修业务
◎记者 夏子航 郭成林
“作为外贸新业态,保税维修被称为‘全球修’,是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创新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新赛道。”全国人大代表、铁建重工首席科学家刘飞香表示。
今年全国两会,刘飞香带来了《关于支持在自贸试验区内开展大型装备(盾构机)保税维修业务的建议》。
据介绍,与传统的综保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维修业务相比,支持在综保区外、自贸试验区内开展大型装备保税维修业务,已成为装备制造行业抢道新市场、布局新业态的重要通道。
区外保税维修业务,指企业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以“保税维修”方式将存在部件损坏、功能失效、质量缺陷等问题的大型装备从境外运入境内进行检测维修后,复运出境的一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型业态。“采取区外保税维修的企业,审批时间更短,通关更为便捷,不仅可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还有助于其深度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在市场渠道拓展、品牌竞争力提升等方面赢得优势。”刘飞香表示。
以铁建重工为例,近年来,公司海外出口稳步增长,新签合同额逐年增加。公司主要出口产品为盾构机,在新加坡、印度、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均有回购条款。因盾构机属于专业化、定制化设备,其对于原厂售后的依赖程度非常高。据悉,铁建重工已在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经开区建有全球最大的盾构机基地,已销售出的盾构机返厂维修均在此基地维修。目前,公司的海外盾构机维修翻新再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印度、韩国和俄罗斯等市场。
“眼下,按照现行一般贸易报关,一方面,进口周期较长影响设备再出口交付;另一方面,贸易监管规则不同造成税费成本不低,增加了企业的时间周期和贸易成本,难以利用回购策略稳定市场,也造成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错失机遇。”刘飞香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回购盾构机等大型装备返修出境在生产基地、工艺流程、交通物流、区域配套能力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这也是以铁建重工为代表的大型装备企业积极谋求变革创新、推动开展区外保税维修业务的内生动力。
为此,刘飞香提出三点具体建议:
首先,建议国家层面加快出台自贸试验区“两头在外”保税维修指导性政策,包括但不限于简化手续、减免税费、绿色通道、动态调整维修产品目录、支持区内设立全球大型装备分拨中心并享受免税政策等。
其次,建议国家层面制定多部门综合监管方案。从国家层面推动建立相关部门涉自贸试验区“两头在外”保税维修全链条监管机制,充分授权自贸试验区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对所支持项目的监管等事项承担主体责任,参照自贸试验区“两头在外”保税维修管理规定相关要求,支持企业开展相关业务,为地方政府出台配套细则提供政策依据和路径支撑。
最后,建议国家层面建立首创型、标志性重大功能性区外保税业务项目支持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孙景南:
多措并举
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仲茜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体分厂电焊工孙景南准备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希望大力推动装备制造业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两端延伸,为我国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提供战略支撑。
孙景南介绍,我国装备制造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装备制造业对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比重逐年提升。以江苏省为例,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5%,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为85.2%,占规上工业比重为52.6%,比前一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为进一步推动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孙景南建议,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跨国公司。
首先,加强高端人才共享,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采取重大工程项目招标的模式,推动装备制造业行业领军企业与国有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合资公司,并依托第三方科研机构建立跨行业的国家级装备制造联合应用开发技术平台。
其次,加快“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实现产业链的安全自主可控。“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尤为重要。”孙景南建议,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装备制造企业紧密衔接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等国家专项,努力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政府部门对开发生产替代IGBT、轴承等重要进口部件的相关企业给予扶持,引导企业和科研单位集中资源实施跨行业合作,加快核心技术、关键部件的国产化进程。
此外,孙景南还建议政府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的根植性发展,通过其发达的生产网络、创新网络和社会网络链接更多中下游企业,加强行业龙头领军企业与先进制造业发达地区的协作对接,在产业链、创新链和供应链上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