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已经离不开机械化了 万亩大田一线的“农业机械”身影
◎记者 夏子航
3月下旬,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万亩大田里一派备耕、育秧繁忙的景象。
“我们正在抓紧集中育秧,4月中旬左右将开始栽种。”当地种粮大户戴宏站在田边,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港中坪村几十位村民正在田间忙碌着,将水稻种子撒满一块块育秧盘。不久之后,这些育秧盘将长满秧苗,最终由插秧机或者抛秧机栽种。
在如今的部分乡村,传统的“镐锄镰犁”已变成了机械化的“金戈铁马”,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规模化种植渐成趋势。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眼下,打造更适应农业生产需求的农机产品,助力推动良种良法良机良田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重中之重。”中联重科旗下中联农机相关人士表示。
万亩大田备耕、育秧忙:
农机有了更大更好舞台
在黄绿交织的油菜地里,几台披着极光绿色彩的中联重科拖拉机在田间来回作业,将用作绿肥的油菜翻耕进土里,在备耕阶段就让良田增添了“绿色营养”。
翻耕这样的重活有了农业机械帮忙,村民们则忙起了相对轻松的育秧农活。
在港中坪村的一处田埂上,堆满了成桶的水稻种子,有的呈现原本的浅黄色,有的添加了“养料”而呈现红褐色。
如今的水稻育秧,早已发生了新变化,它们在育秧期就已“暗暗牵手”农业机械了。
这要从育秧盘说起。育秧盘大小不一,一般为长58.5厘米、宽28.5厘米、厚2厘米的长方体透明盘子,底部有着无数小孔。
在平整过的水稻田里,村民将育秧盘整齐地码放好,并在上面铺上一层泥土。育秧盘一字排开,错落有致,甚是好看。紧接着,村民将水稻种子密密麻麻地洒满育秧盘。
“一定要多洒,铺满、铺密。经过20天左右的育秧,水稻种子将长成秧苗,育秧盘就可以直接一盘盘安插在插秧机上,进行机械化插秧。”在田间,一位正在劳作的村民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目前,当地有两种育秧方式:一种是工厂化流水线育秧;一种是就地田间育秧。“就地田间育秧,有时候还将铺上地膜‘房子’,总体上成本更低、更灵活。”上述村民表示。
港中坪村这片田地,属于鼎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标准化种植基地的一部分。相比别处,这儿普遍由小田变成了大田;机耕道得以拓宽,有的机耕道还铺上了石子;同时,大、小水利沟渠完成了科学布局,灌溉变得更加简单。
这一切,让规模种植变得更为轻松,也让农业机械有了更大更好的舞台。
农机下乡热:
种粮大户已经离不开机械化了
每年二三月是农机销售旺季,在中联重科农业机械常德地区销售代表夏文伟看来,随着各类农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种粮大户及规模种植越来越成为主流,农机行业正迎来新的机遇。
对于农机,戴宏有着特殊的感情。正是依靠着农机的力量,八九年间,戴宏一家耕种的田地面积从50亩增长至480亩,年均收入也有了极大的提高。自2015年购置第一台旋耕机起,这些年,戴宏一家已添置了全套农业耕作机械,“在农机购置补贴之后合计花费50万元上下”。
戴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依靠人工的话,单个务农人员工钱约为200元/天,一天插秧一两亩地,也就是说,10亩地的插秧农活光人工费用就要1000元甚至更高,还可能耽误了农时。相比之下,插秧机一天可作业30亩至40亩地;若依靠人工喷洒农药,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风险。采用无人机植保作业,一人一天可以管200亩地,生产力大幅提高。”
常德市齐旺农业机械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吕志佳告诉记者,在农忙时节,种粮大户基本很难请到务农人员,“哪怕请到人了,干活效率也远低于农机。农时不等人,对规模种植来说,时间更值钱,效率更重要。”
目前,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拥有种粮(农机)合作社34家,家庭农场62户,种粮面积50亩以上大户140户,耕地流转面积3.5万亩。谢家铺镇承担了湖南省级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任务11080亩,被纳入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谢家铺镇所在的常德市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居湖南省第一,有“洞庭粮仓”之称。
农机产业发展正当时:
推动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
“现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各类农机都成了种田的好帮手,今后,无人化、智能化的农机将加速普及。”吕志佳认为。
今年3月下旬,由湖南省农机事务中心主办的“湖南省‘田间地头展 农机进万家’活动”来到常德市鼎城区灌溪镇中心桥村。在现场,来自中联重科、大疆、艾禾、久保田、潍柴、江苏沃得等龙头企业的数十台农机展开田间演示,几百位种粮大户前来参观、洽购。
农机行业人士介绍称,近年来,我国农机企业通过自主研发,逐渐填补了国内自主生产高端农业机械产品的空缺。当前,国内自主生产的农机产品种类愈加丰富,产品性能进一步提升,涌现出了一批农机龙头企业。
最新年报显示,2023年,潍柴动力旗下农业装备业务的主要产品市占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柳工表示,过去一年,公司推进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增强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立项开发高端智能化拖拉机产品。中联重科表示,公司依托工程机械板块“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体系的技术积累与优势资源,全力推进工程机械与农业机械技术一体化创新,对农业机械持续赋能,已实现农业机械主销机型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