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版 公司  查看版面PDF

2024年

4月10日

查看其他日期

实探“风波”中的科林电气:近忧与远患交织

2024-04-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处于“控股权争夺战”的中科林电气 记者 刘立 摄

◎记者 徐锐 刘立

从3月19日(公告日)海信网能“突袭”,到4月1日张成锁携手三位高管“抗敌”,再到石家庄国资的连番增持,各方围绕科林电气展开的“控股权争夺战”已持续半月有余,其中也有太多的疑问等待解答:此次控股权之争为何会上演?“第三方”石家庄国资(以石家庄国投集团为平台)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科林电气员工如何看待本次由资本市场引发的“控股权之争”?此次事件又将如何收尾?

上海证券报记者日前前往科林电气,采访过程中,通过采访对象的表述,多角度探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4月8日一早,记者在科林电气南区入口发现,门口保安在逐一核查入门访客信息,程序比以往严格许多。

“我们半个月前来还不是这样的。”登记后,一位跟随记者同步进入厂区的访客表示。

在表明采访来意后,科林电气监事会主席邱士勇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加强安保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就在3月18日(海信网能公告增持前一天),海信方面的人突然来到厂区,说他们要拿到控制权了,让我们配合。出于保障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员工工作情绪不受影响等方面考虑,我们后续不得不加强安保。”邱士勇解释称。

邱士勇坦言,海信网能及公司个别高管的举动当时的确有些突然。“但也无可厚非,只要是在市场化的、规范的运作下,我们都理解并认可,但我们也要传递我们的客观真实的态度。”

4月1日,科林电气董事长张成锁与邱士勇、董彩宏、王永三位高管签署一致行动协议。据此,四人合计持股比例将达到17.31%,故认定科林电气实控人仍为张成锁。

而相较于“控股权争夺战”当事各方的表态,科林电气员工又如何看待本次事件?记者在公司厂区随机采访了两位员工。

“我也是公司公告后得知这个事情的(指海信争夺控股权),我当初的想法是,产业资本如果能推动企业发展、伴随企业成长,这肯定是好的,也是正常的。但随着事件发展,对于这种快速购买股票并表态强势的资本,我们还是有些担心。毕竟,我们都是在现有企业文化下工作了一二十年,在此基础上,科林电气生产经营态势也是越来越好。海信加入进来,会不会大规模改组中高层?会不会改变原有的企业文化?能不能延续当前良好的经营势头?这些都是未知的。并不是他说自己不是‘野蛮人’,那就不是‘野蛮人’。”科林电气运营中心副总经理郭雅玲(后经询问得知)称。

科林电气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员工表示,他刚入职公司两年,但事件发生后(指控股权争夺战)对未来有些担忧。“我也询问了周围的同事,也都有类似的担忧,就是如果海信入主,会不会改变现有经营态势?我们会不会要重新找工作?”

后经记者询问得知,该员工之所以不愿透露名字,是担心万一科林电气易主,自己会因自身言论不妥而惹上不必要麻烦甚至丢了工作。

采访途中,记者偶遇外出归来的张成锁。还未等记者提问,张成锁便急欲澄清外界疑问。“我知道大家对这个事情都很关注,但我首先想说的是,我们高管团队乃至整个公司并没有分成两大阵营,整个公司都很团结稳定,两个高管(指李砚如、屈国旺)减持并对外委托表决权只是他们两人的个人决定。”

记者试图采访李砚如、屈国旺,但当天两人并不在公司。

“李砚如70岁了,这几年都很少来公司了。”科林电气内部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