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抵押补充贷款操作进入观察期 金融支持“三大工程”渐次落地
本轮PSL资金的支持对象已明确为“三大工程”。根据央行此前披露信息,2023年新增抵押补充贷款额度5000亿元,为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发放“三大工程”建设项目贷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
◎记者 马慜
近期,央行公布的最新一期抵押补充贷款(PSL)数据显示,3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322亿元,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33700亿元,两个数值均较上月有所回落。
对于PSL阶段性缩量的原因,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倪军认为,这意味着前期投放自然到期,本轮新增投放阶段性暂停,后续需要关注一季度经济数据能否超预期,进而影响财政信用政策再发力的可能性。另据多名政策性银行的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三大工程”还处于早期阶段,前期资金投放的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除了PSL、专项债作为资金来源,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还将增发长期债券募集资金。国开行日前表示,近期长期债券收益率较年初下行,为发债提供了窗口,近期将积极通过增加长期债券发行,全力做好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精准支持“三大工程”。
5000亿元资金驰援“三大工程”
PSL是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创设于2014年4月,是为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社会事业发展而对金融机构提供的期限较长的大额融资。回顾PSL历次投放高峰,用途各有不同:第一阶段为2015年至2018年,主要用于支持棚改货币化安置;第二阶段为2022年9月至11月,主要为基建提供资金来源。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轮PSL资金的支持对象已明确为“三大工程”。根据央行此前披露信息,2023年新增抵押补充贷款额度5000亿元,为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发放“三大工程”建设项目贷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
业内人士预计,PSL规模后续或许还会增加。中信证券认为,PSL对经济的影响快于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预计本轮PSL规模或在5000亿元至15000亿元,对2024年经济增速的拉动在0.6至1.8个百分点。
在PSL的资金支持下,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积极推进“三大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已在全国各地得到推进。
年初以来,国开行、农发行已为全国多地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提供专项借款。截至3月7日,国开行已发放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614亿元,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33个城市的271个项目,惠及城中村居民约36万户,支持建设安置房69.5万套。截至3月9日,农发行累计投放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567.46亿元,签订借款合同累计金额4948.67亿元,惠及村(居)民29.8万户,建设安置房54.8万套。
近日,国开行召开服务“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现场推动会,要求全行要再接再厉,提高“干”的效率,聚焦重点项目,确保金融服务不缺位,更快、更好推动项目落地。农发行积极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截至3月9日,该行已涉及相关融资需求近400亿元,已审批226亿元、投放62亿元。
资金投放效果有待观察
目前来看,“三大工程”进度不一,城中村改造推进相对较快。中金公司认为,从城中村改造项目本身的推进周期来看,大部分项目可能仍处于前期阶段,尚未进入到实物工程环节,因此专项借款的发放有待到位。
“前期当地已经投放了几十亿元城中村专项借款,现在项目正处于腾退拆旧阶段,工程进度还需加快,目前谈效果还为时尚早。”一名政策性银行的相关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三大工程”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需要动员多方主体参与。
政策空间打开后,商业银行陆续参与其中。3月初,兴业银行投放首笔“三大工程”项目贷款,向成都市龙泉驿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投放贷款2.4亿元。 建设银行加大房地产领域“三大工程”支持力度,已对接项目200多个,储备项目融资需求170亿元。
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将更为密切,4月以来,多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银团贷款、“三大工程”等领域加深合作。例如农发行与国开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进一步加强政策性业务联动,合力完成好“三大工程”等专项任务。国开行和交通银行也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三大工程”等多个业务领域深化合作、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