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24年

4月20日

查看其他日期

深圳贝仕达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2024-04-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证券代码:300822 证券简称:贝仕达克 公告编号:2024-014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由变更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38,429,000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控制器及智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成立以来,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智能控制器业务

智能控制器是电子产品、设备、装置及系统中的控制单元,控制其完成特定的功能,在终端产品中扮演“神经中枢”及“大脑”的角色。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智能控制器集成了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讯技术等诸多技术门类,从而实现提高终端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公司智能控制器主要应用于电机控制和锂电池控制,并向智能家居、汽车电机等领域拓展。主要包括电机控制器、锂电池控制器、智能家居控制器及汽车电机控制器等产品,依靠强大的研发实力、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公司与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型号、类别不断丰富,销售终端遍布全球。与此同时,公司紧跟智能化方向趋势,坚持终端电机产品在便携、高效、节能等方面的持续提升。不断开拓优质客户资源,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业务领域横向和纵向的深度拓展。

2、智能产品业务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智能化成为产业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化旨在产品和服务更精准的满足用户需求。公司智能产品主要包括智能照明安防、地板护理工具等,并不断向智能宠养、智能家居领域拓展。智能照明、安防产品应用于欧美家庭的庭院、楼道、车库、室内等场景,运用射频、蓝牙、WIFI等技术,实现人体感应、智能产品间以及互联网连接,可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控制,实现照明、安防等功能。地板护理工具主要以吸尘器等室内环境清洁为主。

二、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阶段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发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C39)。主要经营活动为智能控制器及智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了系列政策,助推智能控制器行业的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2023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支持企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睡眠、智能康养、智能影音娱乐等家居产品研发。

1、智能控制器行业

智能控制器行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早期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比较分散,往往依附于某个细分产业,作为整体产品中一个附属部件而存在。随着终端用户对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智能控制器产品的技术难度和生产成本也不断上升,智能控制技术逐步成为一个专业化、独立化和个性化的技术领域。

随着各种终端产品日益智能化,智能控制器渗透率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智能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等众多领域,并逐渐往智能家居、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渗透,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另一方面,下游智能化终端产品对智能控制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大,智能控制器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升。伴随着物联网的高速成长,产品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智能控制器的下游空间被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广阔。

根据Frost & Sullivan 的预测,到2024年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2万亿美元,到2024年,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8万亿元。

2、智能产品行业

智能产品系智能控制器下游终端产品的统称,包括智能照明、智能安防、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等众多产品。随着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产品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多品类等发展趋势,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据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从 2023 年的 1,017 亿美元以 10.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 2028 年的 1,637 亿美元,根据IDC及CSHIA的数据,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规模有望接近8,000亿元。照明是家居的主要部分,是智能家居中配置率最高的系统之一,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预测2023年,中国的智能照明市场规模将达到425亿元。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中国清洁电器市场规模将稳步上升,到2026年中国清洁电器市场规模将达到852亿元,消费电子智能化渗透率将不断提升,市场前景可期。

三、行业周期性特点

智能控制器及智能产品行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由于产品应用领域广泛,下游行业众多,因而公司业务受某个领域周期性波动的影响较小,行业周期性不明显。

四、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积累了众多全球行业龙头的优质客户,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公司与核心优质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行业中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及地位。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及会计差错更正的情况

执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一非经常性损益(2023年修订)》对2021年度、2022年度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的影响。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前十名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十名股东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回顾2023年,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公司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86,683.59万元,同比下降12.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60.68万元,同比上升4.90%。公司在面临外需下降的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下,坚持稳中求质工作总基调,持续推动业绩实现利润的有效提升,积极释放公司中长线内在价值。

1、以创效创优为抓手,坚持稳健发展

公司全面开展持续改进工作,持续在降本、挖潜、增效上再发力,努力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进一步深挖降本增效潜能。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水平较同期回升6.03%。一方面,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缩减低附加值产品的产销规模,持续深入推进精益生产力。另一方面,公司通过进一步巩固半自动化灵活生产优势,提升现有人工作业的工作效率;通过提升信息化供应链管理层次,节约财务成本,促进经营效益的提高。

2、以智能控制为核心,向外策略延伸

智能控制是公司经营发展的战略根基,公司在夯实智能控制器现有优势领域的基础上,持续开拓下游应用市场,从器件制造逐渐延伸至承接智能照明、地板护理、智能宠养、智能家居等成品业务,形成消费类智能产品协同发展的战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加速孵化电路智能化控制单元的智能家居业务模块,积极提升布艺清洗机、宠物吸尘器等护理工具业务规模,携手各子公司实现精准化的产品布局和市场管理,进一步推动公司经营业务多元发展。

3、以数字贸易为臂膀,助推消费增长

消费已经成为畅通经济循环、夯实经济基本盘、带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引擎。数字消费的渠道线上化、偏好智能化、模式服务化变革更是改变产业发展的驱动机制。公司把握电商趋势,针对各业务制定不同的市场、产品、客户战略,重点发力智能宠养领域自有品牌皮克方的电商推广,抢滩消费零售红海,有效缩短从制造到消费者的数字化链接距离。

4、以研发创新为基石,夯实发展基础

公司坚持研发创新,通过产品创新、生产创新、管理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产品竞争力,不断实现智能控制器和智能产品的迭代升级和功能优化。提升锂电控制器等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运行的稳定性和控制的精准度,强化便捷洗地机、地毯清洗机等智能产品稳定性能和高效节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5、以制度规范为准绳,保障合规管理

围绕公司治理,公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自律监管指引,结合公司实际及时修订和完善了多项管理制度。公司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定,持续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公司合规管理体系,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同时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公司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