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版 特别报道  查看版面PDF

2024年

5月8日

查看其他日期

数智化“提鲜”传统乳企竞争力——曦强乳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线调研

2024-05-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柴刘斌 记者 郑俊婷
曦强乳业化验室

曦强乳业生态牧场养殖区

曦强乳业生态牧场种植区域

曦强乳业生态牧场固体液体分离机


数智化“提鲜”传统乳企竞争力

——曦强乳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线调研

◎柴刘斌 记者 郑俊婷

位于安徽淮北、年销售额不到2亿元的小型乳业公司,是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带着这样的疑问,近期上海证券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安徽曦强乳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曦强乳业”)。没想到,刚走进公司生态牧场,就发现这家看似传统的企业却充满科技感:

一头头牛犊把小脑袋伸进饲喂器喝奶,显示屏上的奶量数字实时变化;成年奶牛排队轮流站上转盘式挤奶机,生鲜乳就源源不断流进密封管道;挤完奶的奶牛则斜卧于牛铺,享受着按摩器的抚摸……

“最近我们密集接待各种单位的调研和采访,主题都是‘新质生产力’,这放到以前是不敢想象的。”曦强乳业总经理王昌岭说,曦强乳业如此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企业自2017年开始的数字化转型探索,通过低代码平台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实融合”之路,并因此获评中国数字化实践突破奖。

“近年来,曦强乳业通过数字化转型,不仅大幅提升了管理效率,还有效保障了产品安全。我想,这就是传统中小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体现。”王昌岭说。

创二代打响数字化攻坚战

2017年,38岁的王昌岭从北京回到家乡淮北,“被迫”从父亲手中接过曦强乳业的掌舵权,同时接下“让工厂延续下去,把老字号品牌发扬光大”的嘱托。

曦强乳业的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淮北市牛奶厂,由北京曦强控股集团在2003年投资改制组建而成,旗下的“相山”牌获评安徽省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

虽有着悠久的历史,王昌岭最初对公司的观感并不好。“当时办公还以纸质化为主,我每天都疲于批条子,但在签字的时候对于实际情况并无把握。时常还因为审批不及时耽误生产、销售,企业整体运行效率低下。”王昌岭回忆道。

“难道2017年之前公司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吗?”面对记者的疑问,王昌岭解释道:“2017年之前也随大流买过十几套传统软件,但这些软件系统无法实现移动端操作,且相互割裂,信息数据不互通,用起来实在太痛苦了。”

必须进行数字化转型——王昌岭暗下决心。结合曦强乳业员工年龄结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思维老旧的现状,王昌岭决定推倒重来,废弃了各种管理软件,最终选择了深圳一家擅长低代码应用的软件公司,借助其开发的氚云平台,自主开发搭建了ERP系统,最终实现了从原料供应到生产销售的全方位数字化管理。此外,通过整合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将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实现了数据的互通和共享。

“曦强乳业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促进了高质量发展。”王昌岭说。

效率提升在奶站报量这一业务场景体现得尤为明显。以前的流程是,每天数百个站点电话报量,由人工记录并汇总,再用Excel表格导出,最后指导生产。数字化转型后,在线报量取代了电话报量,效率提升90%以上。此外,通过查询关联账户,工作人员对站点的钱款流向一清二楚。

让王昌岭感触颇深的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员工心态的变化。由最初的不理解、抵触,到现在的习惯和离不开,甚至主动提需求,数字化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工厂的几百号人一直跟着我父亲干,我来接手的初衷并不是把他们替换掉,而是带着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能放弃任何一个人。”王昌岭告诉记者,为了让员工掌握数字化系统,最开始软件功能设计得比较人性化和“傻瓜式”,比如尽量多让员工点“同意”或“不同意”。

数智化守护全产业链安全

“做食品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在采访中,王昌岭反复提及这句话。在他看来,因为做的是入口的东西,食品企业更需要在各个环节精细化打磨、打通,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经过多年深耕,曦强乳业已打通乳制品全产业链,涵盖饲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生物发酵工程研发、乳制品销售等环节。

在全产业链模式下,涉及环节众多,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全链路溯源管理,持续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在王昌岭推动下,曦强乳业于2021年开启了“第二次数字化革命”,以产品溯源为主线,通过流程数字化重构,实现了各个环节的全链条追溯。

“为了充分保障安全,我们建立了全链路溯源管理系统,不管是正向溯源还是反向溯源,都能推得开。”曦强乳业信息中心负责人张河随手拿起一盒酸奶,指着上面的生产批号解释道,“正向溯源是指,通过扫描生产批号,对产品出库后的流向进行完全追溯,包括物流车的司机信息、行驶路线、停留站点、车厢实时温度等;反向溯源是指,可向上追溯生产信息、配料信息、供应商信息等。”

除了管理流程数字化再造,曦强乳业还通过引进多种智能化设备,为牧场养殖插上“智慧”翅膀。

在牧场,牛身上佩戴的彩色耳标和项圈颇为吸睛。“耳标相当于牛的电子身份证,在系统里详细记录它的生长史,包括出生信息、防疫情况、产奶量等;项圈则主要用来监测牛的健康指数。”牧场技术管理部主管刘为方说,通过运用上述智能化设备,不仅大大减轻了员工工作强度,而且对牛的护理也更为高效便捷。

在挤奶大厅,一座大型的转盘式挤奶机匀速运转,只见牛轮流站上挤奶机,等待工作人员为它们清洗消毒,然后连接上挤奶器。据挤奶厅主管谢宜曼介绍,采用转盘式挤奶机后,6个人一次可以挤50头奶牛,而以前采用的并列式挤奶机,6个人一次只能挤18头奶牛。除了提升效率,转盘式挤奶机在遇到不合格的生鲜乳时,系统会自动停止对问题牛挤奶并发出警报,因此生鲜乳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数智化”这个概念,在当前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中非常流行。通常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决策质量以及创新能力,进而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据了解,通过全产业链运作及数智化建设,曦强乳业近年来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以菌落数为例,目前国家的生牛乳标准是每毫升200万个,而曦强乳业做到了每毫升1万个,远超欧盟标准。得益于过硬的品质,曦强乳业的奶源除了自用,还供应卡士、日本明治等品牌。

循环经济助力绿色发展

从淮北市区出发,驱车1小时,记者来到了曦强乳业位于濉溪县姚湖村的牧场,绿油油的麦田映入眼帘,穿插其间的“大风车”迎风舞动,不时有鸟雀从上空掠过。

“这是公司围绕牧场自建的种植基地,占地面积逾2000亩,每年种植小麦、玉米两季,等小麦成熟后,秸秆将用来制作奶牛的饲料。”张河指着四周的麦田说。

在这里,奶牛吃下含有小麦秸秆、青贮玉米的饲料那一刻起,就开启了一段循环经济之旅。

“我们对牛的粪便和尿液进行固液分离,固体经过堆积发酵60天后还填到牛床上,成为牛铺,这样既可以更好地保护牛的乳房,还可以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液体在发酵完之后产生沼气,以供应牧场日常的用电。”张河告诉记者,目前牧场建了2个5000立方米的发酵罐体,一天可以发七八千度电。此外,多余的沼液沼渣会进行还田育苗,这样就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从而使小麦和玉米生长得更好。

“整个循环经济是没有二次污染的,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创造了经济效益。”王昌岭表示。

记者注意到,在牧场的牛棚上方,大片的光伏面板在太阳照射下闪闪发光。“这是我们和光伏公司合作的项目,光伏公司免费为我们提供面板和安装服务,我们让渡三分之一的收益给对方。”据张河介绍,目前牧场的光伏面板每年可发电几十万度,除了供牧场自用,还能通过联网发电产生额外收益。

使用了沼液还田的种植基地也有望创造更多附加值。“我在天之涯种小麦,待君八月再聚首……”近期,王昌岭频频在朋友圈为自家小麦做宣传。据悉,今年曦强乳业决定尝试开发一种新业态,将种植基地生产的绿色无公害小麦面向全市消费者进行预售制销售。“活动推出后,反响超出预期,这也更坚定了我们走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之路。”王昌岭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