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 封面  查看版面PDF

2024年

5月14日

查看其他日期

金融对外开放再落子
“互换通”迎来优化新安排

2024-05-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张琼斯

□ 推出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合约

□ 推出合约压缩服务及配套支持的历史起息合约

□ 两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将同步推出其他系统优化和优惠措施

◎记者 张琼斯

作为金融对外开放的里程碑事件,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下称“互换通”)即将迎来上线运行一周年。在这特殊时点,中国人民银行再度释放政策利好,宣布优化“互换通”机制安排。

上海证券报记者5月13日获悉,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金融管理局对“互换通”机制进行了三大优化:推出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合约;推出合约压缩服务及配套支持的历史起息合约;两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将同步推出其他系统优化和优惠措施。

在机构人士看来,对“互换通”机制的优化措施,将有助于提升交易便利性,推动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与国际市场进一步接轨,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入市,从而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和金融强国建设进程。

丰富产品类型 推出IMM合约

2023年5月15日,“互换通”的正式上线令境内外投资者倍感振奋。“互换通”通过内地与香港基础设施机构的连接,可以高效支持境内外投资者参与两地金融衍生品市场,更好满足投资者对利率风险的管理需求。

时隔一年,“互换通”迎来一系列优化措施。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丰富产品类型,推出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合约(IMM合约)。

记者了解到,对投资者而言,IMM合约具有多重优势:标准化程度高,可便利境外机构进行有效的交易平仓和现金流匹配;与国际主流交易品种接轨,可支持境外机构衔接在不同国家开展的利率互换交易,满足多样化的风险管理需求;缓解境内外投资者的运营负担,优化中后台对账流程,提升参与交易清算的便利性。

“在境外利率互换市场,IMM利率互换合约是市场主流的交易品种。”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总经理陈志明告诉记者,一方面,IMM合约起息日固定,有助于投资者管理定盘利率风险,更好地开展各种投资策略和管理利率风险;另一方面,国际投资者可以使用相同IMM日期的不同利率互换合约开展各国利率之间的宏观对冲交易,更好地满足全球投资者的需求。

德银中国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徐肇廷表示,海外投资者非常期待并欢迎“以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为支付周期的利率互换合约”的推出,因为能够帮助其规避定盘利率大幅波动的风险。

推出合约压缩服务及历史起息合约

本次“互换通”优化措施中的另一项是,完善配套功能,推出合约压缩服务及配套支持的历史起息合约。其中,合约压缩是国际清算机构为投资者广泛提供的集中清算增值服务,可以让投资者更好管理存续期合约业务规模,降低资本占用。

陈志明表示,在原有机制下,尤其是境外参与者受限于额度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深度参与“互换通”。交易达成后缺乏有效的提前终止机制,不利于增大交易规模。新功能推出后,境外参与机构可以与报价商达成历史起息交易参与合约压缩,可以有效降低名义本金占用问题,预计将极大提高境外参与者的参与热情。

本次“互换通”机制优化,还包括其他便利举措。两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将同步推出其他系统优化和优惠措施,包括把“互换通”费用优惠再延长1年,对于境内外投资者通过“互换通”开展的交易清算费实行全额减免等。

对于本次“互换通”机制优化,中银香港全球市场部总经理朱璟表示,此次推出的新机制,可以便利客户更灵活地开展新增交易、优化风险管理,同时更高效地管理存量交易,还可以协助部分客户释放内部额度,利好客户业务开展。

 

东方汇理银行环球金融市场部亚太及中东地区宏观产品主管及联席交易主管胡文涛认为,“互换通”机制优化,可以更好地提振市场,帮助参与者和离岸投资者更好地管理利率风险。

境内外投资者积极踊跃参与

从沪深港通、债券通、ETF通,到“互换通”,互联互通已经发展成为支持中国与世界之间双向资本流动的生态圈。

在交通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黄轶看来,作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互换通”上线一年来,在提高境外投资人风险对冲效率、优化跨境投资环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自“互换通”业务上线以来,交易清算等机制安排运转顺畅,境内外投资者积极踊跃参与,业务量持续上升。

截至4月末,20家境内报价商与58家境外投资者,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3600多笔,名义本金总额约1.77万亿元人民币,日均成交名义本金约76亿元人民币,按月计算的日均成交名义本金增长3倍,从上线首月的日均约30亿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4月的日均120亿元人民币以上。

“市场运行顺畅,反响热烈。”回顾“互换通”上线一年,胡文涛表示,受益于参与境内利率衍生品市场,离岸的银行做市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通过提供更好的价格,让境外投资者得以更加有效地管理人民币利率风险。

记者获悉,下一步,内地与香港监管机构将指导两地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继续稳妥有序推进“互换通”业务合作,持续完善各项机制安排,助力稳步扩大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