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版 要闻  查看版面PDF

2024年

5月25日

查看其他日期

最严减持新规正式发布
长期利好资本市场生态

2024-05-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1版)

全面封堵各类“绕道”减持通道

去年下半年以来,针对市场出现的技术性离婚减持、转融通式减持等,证监会弥补制度漏洞,扎紧制度篱笆,“绕道”减持可能性不断降低。在此基础上,减持管理办法对可能存在的“绕道”行为作了全面规范:

第一,严格防范身份转化可能带来的套利。例如,针对之前的转融通式减持,减持管理办法将各类账户持有的股份合并计算判断是否具有大股东身份;还有针对一致行动人打散持股,离婚分割,披露为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等方式规避股东应有的义务,作了针对性安排。

第二,严格防范通过其他方式转让绕道规避。例如,先质押股份再通过违约处置实现减持,减持管理办法要求按照方式的不同分别适用相关规则;还有针对协议转让、赠予、可交债换股等,也都进行了明确规定。

第三,严格防范通过特殊的交易工具实现减持。针对转融通、融资融券等方式,减持管理办法明确大股东不得融券卖出本公司股份;明确不得开展以本公司股票为合约标的物的衍生品交易;明确股份在限制转让期限内或者存在不得减持情形的,股东不得进行转融通出借、融券卖出,防止规避持有期限限制;要求股东获得有限制转让期限的股份前,需先行了结已有融券合约,避免通过提前布局绕开限制。

有助于市场构建良性生态

据悉,减持管理办法细化了应予处罚的违规行为情形,并明确监管措施,特别是加大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运用力度,可以责令当事人一定期限内购回违规减持股份,并向上市公司上缴价差。

去年下半年以来,来伊份、上海新阳、正源股份、万业企业、彤程新材、太辰光、昂立教育、*ST慧辰、杰普特、西测测试、小崧股份、ST南卫等多家上市公司均被监管部门责令购回违规减持部分,以尽快矫正违规行为,防止相关主体违规获利,最大限度减轻对中小投资者的损害。

“从过往案例来看,责令回购并非‘挠痒痒’,违规者可能不仅得不到好处,反而会付出更大的成本或者代价。”市场人士表示,责令回购意在通过规范减持法规制度,打击违规减持行为,更好引导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聚焦主业,注重提升公司治理能力,真正树立敬畏市场、敬畏法治的合规意识。

从长远来看,业内专家认为,提升规则层级、完善减持制度、从严打击违规减持,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在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看来,一方面,严格的监管和处罚措施有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防止少数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损害其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良好的市场生态能够稳定市场,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吸引更多的长期投资者参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