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各方智慧汇聚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势
| ||
| ||
| ||
| ||
|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的必然选择
◎记者 宋薇萍
在5月27日举行的2024上海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论坛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刘元春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表示,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出战略性新指引,建议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全面进行“十五五”规划战略谋划,全面整合、深化以往各种发展战略。
当日,刘元春以“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时代背景”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他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第一,当前也是第四次科技革命与第四次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的关键期。从“能力延伸论”的理论出发,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将矿物质转化为能源动力,延伸人的双手;第二次产业革命通过电力、内燃机、汽车、飞机等,延伸了人类的双脚;第三次产业革命,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等形成的信息网络,延伸了人类的感官;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展开,通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先进通信、绿色能源等,延伸了人的大脑,知识创造的路径也随之改变。
“以数字驱动和知识创新驱动为引领,很多传统范式将发生改变。所以,我们若要真正迎接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就必须有大量的新认识、新准备,而不是简单延续前三次这种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一些经验。”刘元春说。
第二,当前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冲突和对未来技术革命的引领,要求国家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有更为体系化、学理化的认识。“必须在科技上自立自强,在新质生产力上有新思考。” 刘元春说。
第三,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迈向高质量发展、如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第四,中国已经具备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条件:人才资源方面,中高端人才数量红利逐渐显现;工业强国方面,过去10年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提升约10个百分点,中国制造正全面向中国智造转变;出口方面,“新三样”的崛起,表明中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走出了一条新路。
“建议‘十五五’规划聚焦新质生产力,把它当成一个核心落脚点,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制度、社会条件进行一系列改革和战略布局,把握好未来5至10年的关键发展期。”刘元春说。
海通证券总经理李军: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助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记者 宋薇萍
海通证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军5月27日在以“发展新质生产力 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上海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论坛上表示,金融机构服务培育新质生产力,重点在于支持产业链上具有新质生产力潜力的科创企业实现全过程创新和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技和经济互融互促成为必然趋势。李军表示,作为上海市属大型金融国企,海通证券将服务优质科创企业投融资和建设专业化新投行作为突破口,将“科创所需”“海通所能”紧密结合,坚持以“科技金融”点燃科创引擎,着眼于“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找准金融支点,用好金融活水,以“价值链”“生态圈”更好撬动科技创新:
一是以“投行+投资”双轮驱动,打造股权服务价值链。海通证券投行业务紧抓科创板“硬科技”市场定位,聚焦科创龙头企业、关键“卡脖子”技术提供投融资服务。2019年7月科创板开板以来,累计服务近60家企业,占比超8%,实现融资超1400亿元,位列市场第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总市值排名前30的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海通证券保荐的企业占20%,其中中芯国际项目荣获2021年上海市金融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私募股权基金业务管理总规模近600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投资金额逾400亿元,助力130余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其中2021年至2023年累计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近140个,投资规模超90亿元。
二是以资金链与产业链互联互通,构建产融一体生态圈。海通证券集成电路领域服务覆盖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测等全产业链企业超300家;生物医药领域服务覆盖药品、器械、医药外包、医疗服务等主要细分领域企业超180家;新能源领域服务企业超300家;航空航天领域累计服务企业超110家。银证保合作提升金融服务能级,公司与临港集团、中国太保、上海农商银行成立“千帆会——新质生产力培育服务联盟”,为园区企业搭建“政企金服”桥梁,其中公司牵头卫星互联网以及脑机接口两个领域的“技术、人才、机构”图谱绘制。打造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链,与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高校院所建立“政、产、学、研、投、用”合作,与上海交通大学在临港成立“交大安泰-海通证券‘产学研投用’基地”。推进上海同济科技园成为上海市首家完成认股权登记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参与设立紫竹小苗基金,以市场化方式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及科学家创业。
李军说,作为在沪金融机构,海通证券为推进金融强国建设不断努力。
据介绍,近3年来,海通证券累计为上海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总额超过3000亿元;公司上海地区证券交易额连续增长,其中去年完成16.8万亿元。海通证券在服务科创金融领域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上不断探索和实践:
一是提升先导产业“显示度”。2021年至今年一季度,公司为沪硅产业等6家上海集成电路企业以及君实生物、宣泰医药等11家上海生物医药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融资金额650亿元;私募股权累计投资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超30个,投资规模超30亿元。
二是深耕金融改革“试验田”。出资10亿元积极参与上海市政府重点项目“中国国企混改基金”;助力盛美上海等自贸区内企业上市;2022年至2023年发行上海自贸区离岸债券近300亿元,市占率约24%,助力临港集团发行全球首单绿色双币种自贸区离岸债券,助力交银金租发行首单金融机构ESG自贸区离岸债券;助力张江高科成功发行全国首单集成电路专项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三是共绘区域转型“实景画”。2021年12月以来,累计向上海15个区政府派遣岗位实践25人次,与政府共同走访、接待企业850余家,提供企业上市、债券发行、基金投资、论坛举办等综合金融服务,更好地服务浦东引领区、临港新片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更好支持“五个新城”建设和“南北转型”。
四是打造金融人才“蓄水池”。在上海市国资委指导支持下,围绕国际化金融人才高地建设,按照紧缺金融人才目录,加大人才开发引进力度,2023年以来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6名,入围“白玉兰人才计划”2名;同时申报入选市级领军、拔尖、青年人才项目23人次。
李军说,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战略的实施,我国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得到快速发展,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但是,推动科技经济融合仍然是一个重要而艰巨的课题,离不开各方深入研究,更需要汇聚各界智慧。未来,海通证券将与各方共同努力,促进科技经济融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农行上海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朱卫峰:
构建银证惠企互助的科技生态圈
◎记者 邓贞
5月27日,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朱卫峰在2024上海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论坛上表示,农行上海市分行致力于进一步融入区域发展,并结合上海的区域特色,与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科技金融发展;构建银证惠企互助的科技生态圈,全力支持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朱卫峰表示,为了支持科技金融发展、助力产业升级并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农行上海市分行积极探索改革转型,为科创贡献金融力量:
第一,创新组织架构。将通过设立科创金融事业部,建立一个专业高效的服务决策体系。此外,计划在2024年设立科技金融实验室和科技特色支行,通过结构改革获得新的内生动力。
第二,建立专属服务体系。从体制机制、配套资源等多个方面为科技金融提供支撑,结合事业部平台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第三,创新服务产品体系。创新科创服务产品体系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模式,利用农业银行集团内的联动优势,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中科院张晓林:
仿生视觉是未来
最具商业价值的
技术之一
◎顾颖 记者 邓贞
在5月27日举行的2024上海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仿生视觉系统实验室创室主任、研究员张晓林表示,看好仿生视觉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发展势头。
“类脑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和发展势头被普遍看好。”张晓林认为,仿生视觉技术因其灵活性和多样性,未来拥有巨大的商业价值,特别是在移动平台的应用上,如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移动机器人和船只等领域。
张晓林表示,尽管仿生视觉技术目前还处于前沿科技研究领域,但其固定双目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他举例说明,包括海康威视和英特尔在内的多家公司正在积极开发这项技术。固定双目技术中的在线校准功能,借鉴了仿生眼的原理,在轨道交通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张晓林还提到,仿生视觉技术在自然监测领域,如生态监测和山体滑坡预警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目前这些应用已经开始测试,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望未来,张晓林认为仿生视觉技术将主要应用于移动平台上,这些平台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将使其应用潜力得到充分释放。目前,无人驾驶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尚未普及可动的仿生视觉技术,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领域有望迎来重大突破。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
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势突出
推动长三角成为世界级产业高地
◎记者 严曦梦
在5月27日举行的2024上海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论坛上,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进入3.0阶段,应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长三角由“世界工厂”走向“世界级产业高地”。
刘庆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三个阶段:长三角一体化1.0阶段,上海出现了星期日工程师,上海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开始转移和扩散,加之江浙的市场意识和商业文化,该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乡镇经济为特征;长三角一体化2.0阶段,诞生了跨国公司总部在上海、工厂在苏浙皖的“世界工厂”模式;如今的长三角一体化3.0阶段,上海加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与苏浙皖产业基础结合,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长三角正成为引领全球发展的产业高地。
刘庆表示,长三角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四大优势:
一是科教资源丰富。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上海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科研院所,同时还拥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家国家实验室,加上合肥、南京、杭州,长三角地区汇聚了全国一流的科教资源。
二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潜力大。长三角地区传统制造业发达,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这些行业能引入创新科技和新活力,有助于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三是新兴产业前景广阔。长三角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具有坚实的基础,无论是浙江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上海的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产业,还是江苏的先进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业,都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是布局未来产业基础扎实。上海的3家国家实验室,安徽的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江苏的苏州实验室,以及浙江在航天领域的实验室等,都为长三角地区布局未来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在科教资源、产业规模质量等方面优势突出,长三角地区已具备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础,能够在全国发挥引领作用。”刘庆说。
刘庆表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自2021年揭牌以来,面向长三角地区,构建集创新资源、技术需求和研发载体于一体,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建设高水平研发载体。截至目前,已在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建有研发载体100家,研发人员合计超过16000人。同时,累计实施海外合作项目200余项,建设企业联合创新中心超过470家,企业凝练提出技术需求逾2500项,意向出资超85亿元。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将高标准布局建设100家专业研究所,研发人员规模达到5万名;集聚海内外战略合作机构各100家;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1000家;布局10家创新综合体等,力争成为促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