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四海 拓展金融国际合作路径空间
| ||
| ||
| ||
| ||
| ||
| ||
| ||
6月20日,2024陆家嘴论坛专场活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暨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夏季会议”举行。与会嘉宾围绕稳步扩大金融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全球经济合作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本次会议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联合中国-中东欧基金、交银金租、上海证券报社共同主办。陆家嘴金融城、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以及中国欧盟商会、上海英国商会给予合作支持。中欧校友金融与投资协会、中欧校友FMBA俱乐部参与协办,交通银行《新金融》期刊给予学术支持。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
通过金融高质量发展
解决全球经贸难题
◎操子怡
“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深刻意识到,要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以‘金融活水’浇灌新质生产力,从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在6月20日举行的2024陆家嘴论坛专场活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暨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夏季会议”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表示。
汪泓表示,一方面,地缘政治冲突长期持续,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重塑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加上高通胀和高利率等情况出现,使得世界经济充满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碎片化’加剧,对全球贸易、跨境资本流动、技术和人员流动以及国际支付都产生了限制,从而影响全球繁荣。在金融市场方面,经济活动的受损可能导致风险资产突然撤出,进而引发债券利差扩大、资产价格下跌等一系列连锁风险反应,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汪泓说。
汪泓表示,面对这样的挑战,要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以“金融活水”浇灌新质生产力,从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我们认为,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路径在于,通过金融高质量发展解决全球经贸难题”。
她表示,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高水平金融引领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在国际贸易中,金融机构通过积极对接CPTPP、DEPA等国际经贸规则,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提供跨境贸易融资、投资和支付结算等服务。这不仅能够提高贸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而且还能增强贸易透明度和可靠性,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二是通过绿色金融的制度创新和激励,进一步加速全球绿色转型步伐,提升对外绿色合作能级。
三是数字金融创新与治理。汪泓表示,通过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可以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普惠性、促进金融市场透明度和安全性、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同时通过促进金融监管的智能化和有效性,可以更有效地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姜建清:
银行风险管理有效半径
取决于数据能力
◎记者 黄坤
6月20日,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在2024陆家嘴论坛专场活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暨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夏季会议”上表示,银行的风控能力决定了资产的边界、转型的空间和发展的潜力,而风险管理的有效半径则取决于数据能力。
姜建清表示,金融业是数据行业,依赖数据以决策,银行通过大模型,可以实现风险甄别、风险定价、风险监测、风险处置,实现资产转化和有效配置。
“数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数据价值必须在应用场景中才能实现。”姜建清认为,数据资源利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
姜建清建议,银行要建立核心客户与上下游客户的链式关系,继而再平行、横向、串联、并联起千万个供应链,形成纵横交错、彼此勾连的供应链立体方阵,通过大模型及大数据分析,形成客户状况的全景视图。
“线下与线上的风控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姜建清表示,银行要将人工智能识别风险的作用,与商业银行的传统优势、经验、专业团队和现场调查等人工风险识别方式结合起来,线下与线上相互佐证,才能真正为信贷风险控制赋能。
在姜建清看来,人工智能在信贷风险管理领域的落地,风险与机遇并存:风险为,数据及生成内容的可信度、精确性不足,人工智能的复杂性或数据不足而导致的偏差等;机遇为,人工智能技术会推动更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并彻底革新风险管理的操作模式。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欧方)杜道明:
构建更加开放的全球经济体
◎记者 张欣然
6月20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欧方)杜道明在2024陆家嘴论坛专场活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暨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夏季会议”上表示,通过拥抱数字化转型、优先发展可持续性项目、加强国际合作、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合作和有韧性的全球经济体。
杜道明认为,数字金融和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提高金融普惠性、效率,为行业发展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展望未来,应进一步支持金融科技发展,并加强监管,以确保这些新技术对全球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各方应协调一致,建立一个既能鼓励创新又不会牺牲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框架。”杜道明说。
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
开放和创新是活力之源、成功之道
◎记者 黄坤
6月20日,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在2024陆家嘴论坛专场活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暨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夏季会议”上致辞表示,开放和创新是活力之源、成功之道。
叶国标表示,无论是一个组织、一座城市还是一个经济体,开放是保持生机活力、避免能量衰减的必由之路。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朱熹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上海融合了江南文化、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核心就是开放。“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彰显的也是开放和包容。31.78平方公里的陆家嘴金融城集聚了4.5万家金融机构和各类企业、50多万从业人员,其中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保险交易所等12家国家级、国际化的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
从阡陌交通的农村到高楼林立、生机勃勃的现代新城,从人迹罕至的乡野到万商云集、近悦远来的繁华都市,是开放和创新为陆家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前进方向,也是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成功标志。人类需要交往沟通,经济需要交易合作,文明需要交流互鉴。
交银金租董事长徐斌:
金融在全球绿色、经贸和科技合作中大有可为
◎记者 邓贞
6月20日,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斌在2024陆家嘴论坛专场活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暨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夏季会议”上表示,国际开放与合作是大势所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和经贸联结的纽带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金融在全球绿色合作中大有可为。徐斌表示,2022年6月,中欧等经济体共同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为国际绿色金融市场标准的统一树立了合作典范。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的签订,以及各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绿色金融迅速发展且变得日益重要。中国正在从全球绿色浪潮的积极参与者,逐步转变为引领者。
二是金融在全球经贸合作中大有可为。金融行业在服务跨国企业投融资、居民消费支付、应对利率和汇率波动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金融在全球科技合作中大有可为。当前,高科技领域创新更加精细、专业也更为复杂,这对金融国际合作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科技也在推动金融业发生数字化变革,如数字人民币、数字银行、智能投顾、智能风险评估等新业态层出不穷。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盛松成:
央行买卖国债
将逐步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操子怡
“第一,货币政策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第二,降准是目前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第三,政府债券是央行流动性支持工具的主要抵押品;第四,央行买卖国债将逐步成为货币政策的工具之一。”6月20日,在2024陆家嘴论坛专场活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暨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夏季会议”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盛松成表示。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盛松成表示,央行买卖国债将逐步成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工具之一,“目前,中国国债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三,流动性明显提高,央行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投放基础货币的条件逐渐成熟”。
他表示,逐步将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这个过程整体是渐进式的,“首先,国债的发行节奏、期限、票面利率等都涉及货币政策的有关操作,因此对国债发行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央行买卖国债成为常规操作对货币政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操作频率、规模、央行持有国债的剩余到期时间,以及国债定价变化对市场其他资产价格的影响等”。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
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同时实现金融强国建设目标
◎记者 张欣然
6月20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在2024陆家嘴论坛专场活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暨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夏季会议”上表示,通过审慎的政策调整和创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可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同时实现金融强国建设目标。
黄益平表示,当前,金融对外开放的方向和步骤已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国际金融形势和国内经济需求。在资本项目开放方面,采取了更为审慎的态度,以避免潜在的市场波动和金融风险。“政策调整应始终以提高效率、控制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为目标。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放开的背景下,应探索如何提升金融国际影响力”。
对此,黄益平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推进资本项目的开放,通过设置宏观审慎政策和条件,有条件地开放某些领域;第二,通过离岸市场、货币互换等手段,推动人民币国际使用,;第三,制订“全球南方绿色发展计划”,通过金融产品和工具走出去,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转型,同时助力中国企业找到新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