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版 公司  查看版面PDF

2024年

8月2日

查看其他日期

华盛锂电:专注创新让“锂”想腾飞

2024-08-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沈锦良

◎记者 李少鹏

二十年前,在锂电池电解液领域深耕多年的沈锦良作出决定,在张家港建设了华盛首条电子级电解液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简称“VC”)产线,彼时年产60吨的体量与国外巨头虽相差甚远,但沈锦良笃定这个小赛道也能闯出大市场。

二十年后,位于张家港的扬子江国际化工园区内,投资超10亿元的华盛锂电三期项目顺利投产,仅三期项目年产VC规模就达6000吨。加上另一项拳头产品氟代碳酸乙烯酯(简称“FEC”)较高的市场份额,华盛锂电持续占据电解液添加剂头部地位。

2022年7月,头顶“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第一股”标签的华盛锂电在科创板上市,公司董事长沈锦良也开启了“二次创业”之路。“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还是要专注行业,为产业发展多作贡献。”近日,沈锦良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不仅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还详细解析了华盛锂电今后的产业布局及定位追求。

深耕细作 保持专注做好添加剂“大文章”

说起锂电池,大家并不陌生,但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却鲜有人知。

资料显示,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以及必要的功能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通常来说,电解液的性能对锂电池的性能有直接和重大影响。

“电解液添加剂就是提升电解液性能的那把钥匙。”沈锦良笑言,添加剂可以有效改善电解液的关键性能,如电导率、阻燃性能、过充保护、倍率性能等。

谈及如何精准切入添加剂这个小众赛道,沈锦良回忆道:“2000年以前,锂离子电池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主要集中在国外企业手中,国内电解液添加剂需要进口,且使用成本高。”对于添加剂行业的实际现状,彼时已在电解液领域有所建树的沈锦良萌生了一个大胆想法,自己能不能把添加剂做出来。

在对电解液添加剂市场的规模、增长潜力、客户需求进行充分评估后,沈锦良带领华盛锂电在2003年进入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市场。

“当时我们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精力、物力、财力和心血,虽然历程艰辛,但结果还是好的。”沈锦良告诉记者,入局后公司上下便全力开启VC产品的研发工作,并于2004年建成了年产60吨的生产线。

“保持专注十分重要,华盛二十多年来就是围绕添加剂做文章,这是公司能走到今天的核心要素。”沈锦良表示,中国是一个消费大国,尽管彼时锂电池多数只是在3C产品中运用,但他坚信未来锂电池产业空间巨大,深耕行业必有所获。

事实证明,沈锦良和华盛锂电“赌”对了。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锂电池需求大幅增长,锂电材料产业也得到长足进步。旺盛的市场需求给华盛锂电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机遇,“保持专注”的华盛锂电借势腾飞,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向新求质 用技术创新构筑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抓住产业机遇的华盛锂电持续发展壮大。目前公司产品主要有电子化学品及特殊有机硅两大系列,高度覆盖国内市场,同时出口日本、韩国、美国等地。作为VC和FEC产品市场领先的供应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积极扩展电解液添加剂产能也是公司重点工作。随着募投项目三期的建成投产,华盛锂电VC、FEC产品共将达到年产1.4万吨的生产能力,继续保持行业生产规模领先地位。

规模迈上新台阶,核心竞争力如何持久弥坚?在沈锦良看来,技术创新是关键。

说起技术创新,就不能不提及华盛锂电引以为傲的FEC工艺。FEC合成、提纯技术难度高是业内共识,此前只有日韩企业才能生产出FEC产品。

面对FEC的大量市场需求,沈锦良坐不住了。通过自主开发,公司于2006年在国内率先开发出一条不同于国际主流氟气直接氟化工艺路线——卤素置换工艺路线,该工艺路线卤素置换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且未涉及氟气原料,目标产物选择性和总收率高。

“这条工艺路线打通后,得到业内广泛关注,更为重要的是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认可。”沈锦良告诉记者,凭借自创的FEC高收率生产工艺,该核心技术在2013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沉甸甸的荣誉让公司上下备受鼓舞,更坚定了发展信心。

持续奋斗 在锂电细分赛道跑出“加速度”

自1997年成立以来,华盛锂电始终专注于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领域,沈锦良在交流中多次提及,将在这个细分赛道持续奋斗。

不得不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开足马力发展,下游对锂电池的性能要求正在逐步提高,更长寿命、更长续航和更安全的性能要求势必重塑产业链竞争格局。

“为了满足锂电池产业未来发展需要,必须开发出高安全性、高环境适应性的动力电池电解液材料。”沈锦良的回答掷地有声。在他看来,公司顺应当前锂电行业发展趋势,“年产500吨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OB)、2000吨甲烷二磺酸亚甲酯(MMDS)项目”的陆续上马可丰富公司添加剂产品种类,更好满足客户产品产能配套需求。

除了加强新品开发,丰富产品结构外,华盛锂电还要应对行业“内卷”。近年来锂电材料产业的“走红”吸引了大量资本入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主要产品价格的走低,也让公司业绩承受了一定压力。面对行业“内卷”,沈锦良认为,华盛锂电底蕴深厚,并与客户建立起高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公司将通过技术、管理的差异化,尽可能满足客户需求。

沈锦良表示,华盛锂电将坚守“硬科技”的定位,积极面向电池新材料科技前沿,紧密跟踪新型电池技术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及时调整研发方向,确保公司技术能够顺应行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