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公司谋转型 “造血型”发展是核心
◎记者 张欣然
现阶段,城投企业面临化债与转型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城投企业过去大量开展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形成的历史包袱较重;另一方面,在转型过渡期,经营性业务尚未形成大规模收益和现金流,城投企业具备独立经营能力及造血能力尚需时日。在本轮化债政策下,借新还旧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到期本金,并未覆盖利息,而偿付利息资金无法落实或将导致城投企业寻求高息融资,加大未来还本付息压力。
面对这些挑战,城投企业的化债与转型变得尤为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当前状况。
在化债方面,短期来看,仍应继续以“时间换空间”为抓手推进化债。比如加大金融化债力度、统筹各类资源化债等,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发挥股权财政作用、压降宏观债务成本等。
首先,进行债务结构优化。通过债务重组,可以将高成本的债务转换为低成本债务,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延长债务期限,减轻短期偿债压力。其次,可以盘活存量资产。城投公司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将流动性欠缺但收益稳定的资产转变为现金流,用于偿还债务。最后,加强政策支持与协调。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提供政策支持,包括财政资金注入、土地出让收入支持等,帮助城投公司化解债务风险。
推动城投公司的实质转型对其化债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在记者看来,城投公司转型的核心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增加市场化经营和自身造血能力,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利润效益。比如,通过资源整合,向金融控股平台转型;通过园区载体开发建设和实体产业的投资,向综合性产业运营商转型;通过政府资产注入,向国有投资控股平台转型;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向现代化治理企业转型。
一段时间以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不少城投公司试水转型并取得一定成效,唐山控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唐控集团”)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唐控集团的前身为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的主要职能为辅助唐山湾国际旅游岛区域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是一家典型的传统区域性城投平台公司。
转型之初,唐控集团试图在金融板块寻求突破,陆续投资了唐山银行、唐山港集团、中原银行等上市公司。2017年开始,随着在金融和资本行业的实践积累,唐控集团对自身的转型逐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造血型”发展是城投公司市场化转型发展的核心,城投平台的转型方向未来必定是产业。
在此背景下,2018年11月,唐控集团成功并购康达新材,实现对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进而将上市公司胶粘剂新增生产基地合理布局至唐山区域,结合已有产业资源组建新材料产业园,形成产业集群。此举创新了资本招商模式,实现区域内涵式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唐山市政府将冀东发展集团、唐山北方瓷都陶瓷集团划入唐控集团,一方面壮大了唐控集团实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唐控集团做优做强当地产业。同时,唐控集团积极拓展其他板块业务,如搭建贸易综合服务平台,收购天津易远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外贸)等,为产品和原材料的物流以及成本收益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进一步为集团产业发展赋能。
当前,各地地方融资平台化债与转型正在稳步有序推进中,也诞生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但如何平衡好两者的关系,仍有待各方面积极探索,找出符合各地实际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