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卖方研究回归本源
◎记者 孙越
研究能力是券商“大机构业务”的基石,是提升公司品牌溢价的“招牌”,更是打造一流投行必需的能力。
近年来,分析师和研报数量大幅增长,但同质化严重。研报产出数量有多庞大?同花顺数据显示,2023年券业产出研报总量为19.85万篇,证券分析师4631名,平均每人产出研报42份。今年上半年,分析师人数已经突破5000大关。
市场渴求的不是数量增长的“虚火”,而是能够发现价值的真知灼见。当前,更考验投资者对行业趋势、政策走向、个股逻辑的判断能力。一些券商研究所在2024年启动全面改革,提出“让研究回归本源”,背后正是市场对于深度研究的期待。
做深度研究自然是不容易的。
首先,要“沉得下心”。把政策文件、宏观数据、财务指标一层层吃透,必然花费大量时间,这要求分析师平衡短期产出与长远价值创造。此外,研究市场需要长期经验,一位优秀分析师的成长路径必定要经历几轮牛熊,这要求分析师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
其次,必须“独树一帜”。深度的研究需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但追求独创性,绝不是标新立异、信口开河,而是建立在严谨分析的基础上。
最后,要“放宽眼界”。不能只研究国内企业,也需要关注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供求变化。
过去二十多年,经历了摸索、起伏、沉淀,回归本源如今成为卖方研究业务发展的共识,以短期见效的研究服务为主流的模式难以为继,评选拉票也无法再给分析师带来所谓“高溢价”。分析师最终还是要靠研究能力体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