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版 公司巡礼  查看版面PDF

2024年

8月31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中国银行2024中报:
持续深化改革 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4-08-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今年以来,中国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准确理解把握、坚决贯彻落实,锚定打造强大的金融机构目标,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持续担当做优做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行动派,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最新披露的中国银行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银行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基固本稳中求进,统筹推进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工作,诸项经营指标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在中国银行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改革开放的新蓝图,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金融强国建设走向深入,银行业面临着加速转型发展的时代机遇。中国银行将坚持凝心聚力、深化改革、务实担当,奋力完成全年各项经营发展任务,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中,不断开创自身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股东、社会、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服务实体经济更加精准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

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更加紧密地将自身发展放在大局中谋划和推动,特别是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供给持续增加,更加精准高效,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提升。

中国银行始终高度重视以金融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并制定《中国银行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总体工作方案》和与服务相关区域行动方案有机结合的“1+N”制度体系,围绕强化科技引领作用、大力支持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积极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支持生态修复和绿色转型、服务重点区域人才集聚及人员流动等多个领域明确系列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长三角区域分行科技金融贷款合计余额超过51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过15%;长江经济带沿线分行交通行业人民币公司贷款余额超过8800亿元,沿线分行绿色对公贷款占各项对公贷款比例同比提升6.74个百分点。

为完善保障粮食安全金融服务能力,中国银行切实将金融资源优先配置到粮食安全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包括支持良田改造提升,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加强种源国际合作,推动“种业振兴”行动;丰富多途径蛋白供给,践行“大食物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粮食流通“大动脉”等。如聚焦农田质量提升制定出台《中国银行高标准农田金融服务方案》,在江苏,截至2024年6月末,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已累计审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2个、批复金额71亿元、投放金额65.4亿元。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与民营企业一路同行、风雨同舟。围绕“民营31条”“民营25条”各项重点任务,细化落地“施工图”,中国银行坚持向民企问需问计,支持头部民营企业做大做优做强,着力健全中型民营企业服务机制,推动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增量扩面。截至2024年6月末,中国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过4万亿元,较2023年末新增超过3000亿元,民营企业贷款在新投放公司类贷款中的占比持续提升至44.9%;服务民营企业授信客户(含个人经营贷)超过150万户,较2023年末增长近16.5%。

做好五大金融文章

助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中国银行迅速将做好“五篇大文章”作为全行战略重点,全方位加大资源投入,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科技金融赋能科技强国战略。今年以来,中国银行将推进科技与金融互促互融,打通科技、产业、金融通道作为助力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内容。在总行设立科技金融中心的同时,在广东、江苏、上海等24个省市分支机构同步设立科技金融中心,打造科技支行、科技金融特色网点,服务科技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金融需求。截至2024年6月末,中国银行已为8.35万家科技型企业提供1.71万亿元授信支持,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过6500亿元。

绿色金融聚焦“双碳”目标。2024年上半年,中国银行持续完善对绿色金融业务的政策支持,制定了《绿色金融行动方案》和《2024年绿色金融工作方案》。2024年上半年,中国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3.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35%。同时,中国银行积极参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杆性绿色项目,位列彭博“全球绿色UoP贷款”和“可持续挂钩贷款”中资银行第一,绿色债券承销规模保持市场首位。

普惠金融精准践行为民初心。今年中国银行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依托线上线下渠道扩大服务触达,提供普惠金融综合服务,6月末,中国银行普惠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惠及超130万普惠型小微企业经营主体。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授信余额超4300亿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授信覆盖率领先同业。2024年上半年,累计为超2.8万家人社部门推荐企业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超4300亿元。截至6月末,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4414亿元。

养老金融助力老有所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养老金融,足见金融支持养老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银行先后设立养老金融委员会,制定养老金融行动方案,修订“十四五”养老金融规划,明确了“3331”发展策略,助力深化养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年金托管资产规模分别位列全市场第二、第三,年金受托资产已超2000亿元。同时,持续丰富金融产品供给,积极研发并引进储蓄、理财、基金、保险等养老个人金融产品,选择海南等重点区域推进区域性服务创新。

数字金融驱动业务模式新变革。在2023年数字金融发展基础上,中国银行进一步加速金融产品融合创新,丰富自动化做市交易策略和交易品种,持续提升交易能力。普惠金融领域,研发“益农快贷”等重点产品,升级“惠如愿”App特色功能。数币应用领域,加速数字人民币与传统优势业务融合高质量发展,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项目中助力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央行实现首笔“数字迪拉姆”直接跨境支付交易。

巩固扩大全球化优势

高质量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作为中国金融“走出去”的先行者探路者,中国银行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持续巩固扩大全球化优势,当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排头兵,以更高质量金融服务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境外机构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国际贸易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结售汇、银团贷款、离岸债券承销、熊猫债承销等领域保持市场领先。2024年1—6月,中国银行境内机构累计续做跨境人民币结算超过7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4%,市场份额保持同业第一。

作为外贸金融服务主渠道银行,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依托全球服务网络,持续强化稳外贸金融支持。2024年1—6月,中国银行境内机构累计为20余万家客户办理国际结算量超过1.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其中跨境电商结算规模超过3700亿元,高基数基础上同比增长近60%,市场份额均稳居同业首位。目前,中国银行正在积极参与第七届进博会、136届广交会、2024年服贸会和投洽会各项筹办工作。今年以来已圆满完成对第四届消博会和135届广交会的金融服务工作。

十年来,中国银行身为自贸区建设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实践者、贡献者,在包含22个自贸区和1个自贸港的全部自贸片区均设立了自贸区分支机构,实现区位的全面覆盖,服务区内企业客户近50万户。创新推出了一大批“首发、首单、首创”项目,积极打造、打响自贸区业务首选银行品牌。2024年5月,中国银行在广东横琴自贸片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成功落地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分账核算业务,成为自贸区金融创新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为助力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银行先后发布《中国银行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行动方案》《中国银行助力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行动方案》,完善跨境人民币服务。2024年上半年,中国银行集团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截至2024年6月末,在人民银行授权的全球33家人民币清算行中占15席,继续保持同业第一。

作为全球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布局最广的中资银行,中国银行持续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取得新成效。澳门分行和匈牙利、巴拿马分行同步发行全球首批共建“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债券。截至2024年6月末,中国银行境外机构覆盖44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累计跟进公司授信项目超过1100个,累计授信支持超过3410亿美元。

为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024年上半年,中国银行深层次参与上海再保险、期货、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等国际化要素市场建设,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海外资产管理中心、亚洲国际债券中心等建设,助力琴澳一体化加快发展。

助力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水平,中国银行积极参与外汇展业改革工作。2022年中国银行成为4家外汇展业试点金融机构中唯一国有大行。截至2023年末,位于山东淄博、河南洛阳、江苏常州的3家中国银行分支机构率先参与试点,外汇业务办理效率大幅提高,平均时间缩短90%以上。今年,随着《银行外汇展业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中国银行于4月初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全辖50余家二级机构。

苦练内功、勤修外功

当好做优做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行动派

《2023年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国家数字化转型系列政策的出台及前沿技术在金融服务领域应用的逐步成熟,银行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的大势所趋。对标全球一流金融企业,中国银行始终积极主动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和服务创新。

近年来,中行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一项战略性变革工程。2023年,中行信息科技投入223.9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3.60%,连续多年在四大行中金融科技投入占比处于最高水平。今年以来,中国银行持续健全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以重大战略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网络安全能力提升、业务连续性保障能力提升等专项工作。

同时,加快新一代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技术架构转型,聚焦重点领域,加强新技术应用落地,打造一批先进、成熟的公共技术能力,如完善软件中心“一总部七中心”业务布局,扎实推进39个科技战略项目建设,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智能风控体系建设等。

另一方面,对标市场,提升竞争能力。在优化结构上精耕细作,打造“痛点切入+全方位业务跟进”的一揽子服务方案,为市场提供全周期、全链条、全覆盖的产品和服务。深度挖潜,提升治理效能。提升组织架构适配性,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强化竞争力提升和长周期考核,引导全行既算短期账、又算长期账。

作为我国全球化和综合化程度最高的银行,中国银行不断加强全球化科技支持,健全“一点接入,全球响应”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全球化综合化服务的整体合力。2024年上半年,中银香港、中银欧洲的市场竞争力继续提升,南亚、南太和拉美区域机构协同发展机制、中心行与代表处协同发展机制深入实施,区域发展合力有效增强。

中国银行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以防控风险为永恒主题,以巩固扩大全球化优势、提升全球布局能力为首要任务,牢牢把握时代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水平,做实做好“五篇大文章”,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不断开创中国银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