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 要闻  查看版面PDF

2024年

9月14日

查看其他日期

8月金融总量增长边际放缓 金融支持质效将持续提升

2024-09-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张琼斯

受有效融资需求偏弱、金融数据“挤水分”等因素影响,8月金融总量增长边际放缓。央行9月13日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5.0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43万亿元;初步统计,前8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32万亿元。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8月金融数据主要呈现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利率在低位水平继续下行这三个方面的特点。下一步,将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着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举措,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

在高基数上仍保持平稳增长

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人民币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8.1%和8.5%,比上半年名义GDP增速高约4个百分点。

“金融总量增长边际放缓,主要是受到需求不足、贷款需求也相对偏弱的影响。”分析人士表示,过去我国贷款需求相对旺盛,信贷增长放缓主要是受供给侧约束,现在贷款需求指数和贷款增速同向下降,表明信贷增长从供给侧约束转向了需求侧约束。

央行发布的银行家调查问卷显示,二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由一季度的71.6%回落至55.1%,是2004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值。

需要关注的是,作为前瞻贷款投放情况的风向标,当前的贷款项目储备数量也存在一定不足。

“金融机构项目储备代表信贷投放的空间和后劲,其金额和数量变化能有效反映实体经济需求的强弱。”业内人士透露,某东部经济大省对辖区内金融机构开展的调查显示,二季度金融机构项目储备金额和数量较一季度回落幅度均超过20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金融总量增长的变化,实际上是我国经济结构及与此关联的金融供给侧结构变化的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金融数据在高基数上仍保持了平稳增长。

从贷款结构看,信贷资源更多投向了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8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3.69万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4%;“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18万亿元,同比增长14.4%;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6.0%。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为实体经济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

社会融资结构显示出,金融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多元化的支持。数据显示,前8个月,企业债券净融资1.78万亿元,同比多203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64万亿元,同比多6798亿元。

“企业正更多地通过发债融资。债券替代信贷,这本身也是发展直接融资的体现。”分析人士表示,前7个月,全国企业累计发债8.4万亿元,同比增加5748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涵盖更多直接融资渠道的社会融资规模保持着较高增速,有利于满足更多新动能领域的融资需求。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等大多数以轻资产运营为主,土地、固定资产等传统抵押品不足,与股权和债券融资更加适配。

此外,数据显示,8月末,M2同比增长6.3%。

“近两个月M2增速已有企稳。”分析人士表示,2023年是疫情平稳转段的第一年,M2增速明显回升,导致基数较高。从剔除基数影响的平均两年增速看,2023年和2024年8月末M2平均增长为8.4%,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

8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下降7.3%。分析人士表示,M1主要是单位活期存款,可以反映企业流动资金状况。近期M1增速持续下降就主要与治理手工补息、存款向理财分流、存款定期化等因素有关。近期存款总量保持增长,但活期存款尤其是企业活期存款出现了一定分流。

央行将着手推出增量政策举措

价格方面,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保持在历史低位。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央行获悉,8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7%,比上月低8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28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35%,比上月低5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78个基点。

分析人士表示,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下降有利于减轻经营主体和居民的利息负担,释放投资和消费潜力。三季度以来,央行有效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出了包括降息在内的一系列举措,政策效果还会逐步显现。

展望未来,分析人士预计,金融总量还会对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稳固支持。目前看,整顿手工补息等工作已接近收尾阶段,预计金融数据“挤水分”效应可能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在“挤水分”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实打实的,质效也将持续提升。

关于下一步的货币政策,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大调控力度,加快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着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举措,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上述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力见效,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注重消费,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支持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