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特别报道  查看版面PDF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重构高新技术行业市场秩序

2024-12-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刘怡鹤
  刘元春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

重构高新技术行业市场秩序

◎记者 刘怡鹤

12月27日,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元春在上证·滴水湖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基础研发+产业升级+科创金融”是穿越周期的法宝,也是一个民族长期强盛的关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崛起的过程中,在模式上走出了新路,这是中期乐观的重要基础。对于短期在价值实现、定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困局,需要进行制度性重构,下功夫构建可持续的良性市场秩序。

近年来,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新三样”为先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实施弯道超车。以其中最突出的新能源汽车为例,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将超过1200万辆,中国汽车产销量预计将超过3100万辆,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2023年,在新能源汽车的助力之下,中国汽车出口首超日本问鼎全球第一。

“这一成绩意味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最顶端的位置,这是当前最基础的历史坐标。我们抓住了第四次产业和技术革命的契机。”刘元春说。

在其他先进产业方面,中国的发展成果同样在国际上受到关注。2023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中国在建的核电站数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中国的临床试验数量从2017年的1040项增长到2021年的2564项,增长了146%。

可以说,中国在长短期目标、贸易模式、技术进步工具、投资逻辑、产业导向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刘元春认为,这套创新体系背后,体现了一个民族穿越周期的三大法宝,不是出口、投资、消费,不是简单的短周期力量,而是一种穿越周期的力量。这一力量来自“基础研发+产业升级+科创金融”。

结合这三者,我国出现了合肥模式、苏州模式、深圳模式、上海模式等产业发展模式。合肥政府引导基金的运作特点是以投带引、四链融合,偏向于投早投小、投科技,与产业纾困相结合,政府主导力度较强,产业投向是“芯屏汽合、集终生智”。苏州模式的基金运作特点是全生命周期的基金组合,覆盖不同阶段的企业全生命周期,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力度相对较弱,主要投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

这些模式既包含政府的产投模式,也含以VC/PE、资本市场为主体的市场体系。政府和市场形成的新型合伙模式,是我国在新一轮赶超中形成的模式创新。

刘元春说:“我们的研究证明,这一模式创新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因为技术赶超不属于传统的公共品,也不属于传统的市场品。政府与市场结合形成的新力量在新一轮赶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虽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水平,微观上却没有收获创新的红利,而是快速进入了行业调整的局面。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光伏面板、锂电池等产业出现了低价格竞争的现象与问题。

刘元春分析说:首先,按照产业以十年为一个周期转换,投资周期在九年左右,当前正处于周期转换时点;其次,附加金融杠杆和赶超激励的现代产业发展模式都有超调与泡沫的新现象。政策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已在模式上走出了新路,奠定了中期乐观的重要基础;对于短期和微观出现的新问题,我国的模式需要在政策和具体层面进行战略性调整,内卷性的竞争体系需要进行制度性重构。

下一步政策的关键是什么?刘元春认为,在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宏观上的战略要更为坚持,但同时要在可持续的良性市场秩序的构建上下功夫。在一些具体举措、时点安排上进行大更新,重构高新技术行业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