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版 基金·一周  查看版面PDF

“反内卷”下的投资机会

2025-03-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农银汇理基金基金经理助理 王皓非

近年来,“内卷式”竞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15年底开启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曾驱动过一轮产能去化,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显著提升制造业整体盈利水平。2020年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行业再度陷入产能扩张周期。

与此同时,在供需关系发生结构性转变的背景下,部分行业的产能消化机制出现问题。国际层面,全球供应链修复削弱了出口红利,国际贸易壁垒也不断加深;国内方面,消费需求复苏相对滞后,投资动能转换出现空档期。

Wind数据统计,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自2021年起逐年下滑,2021年至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率分别为6.81%、6.09%、5.76%和5.39%。当前市场一个典型特征是存量竞争加剧导致行业生态恶化,企业为维持市场份额采取价格竞争策略,形成了“降价—盈利收缩—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同质化”的负向循环,新一轮供给结构优化或成为改善供需格局的重要抓手。

在此背景下,“反内卷”的政策信号自2024年下半年起密集释放。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列为2025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明确各地区不得突破国家规定的红线,违规实施财政、税费、价格、土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从政策源头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避免因地方政策差异导致的“内卷式”竞争。

与此同时,光伏、锂电、风电、钢铁、水泥、有机硅等多个行业协会通过发表倡议书、开展座谈会等方式强化行业自律,引导行业产能优胜劣汰。在“反内卷”的政策导向下,部分行业供给有望加速优化出清:一方面,随着政府补贴退坡、行业自律强化等,低效产能有望遵循市场规律有序退出;另一方面,2024年以来,并购重组相关政策不断完善、优化,相关案例涌现,有望加快供给侧优化进程。

从产业升级维度来看,政策层面对过度竞争的遏制将加速提升行业集中度,倒逼企业向技术驱动转型。例如制造业领域,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的需求将持续释放,工业机器人、柔性生产线、智能仓储系统等细分赛道将迎来扩容机遇。同时,政策对“卡脖子”技术的扶持力度加大,预计半导体设备、高端材料、工业软件等硬科技领域的技术突破型企业可能获得更多资源倾斜支持。

总结来看,“反内卷”政策导向实质上是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变革,我们需要跳出传统的内卷式竞争思维,重点关注政策驱动下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方向。能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符合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趋势的领域,将在未来十年孕育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投资机会。(CIS)

X 关闭分享到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