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 市场  查看版面PDF

2025年

6月10日

查看其他日期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2025-06-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1版)

全方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效方面,意见提出,依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细化制定分地区分领域基本服务项目清单、基本质量标准、均衡评估办法;推动数字智能技术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加快信息数据互通共享,推进婚姻登记等常用服务事项取消户籍地限制全国通办,扩大优质数字公共服务资源覆盖面。

推行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意见提出,采取常住地直接提供、跨区域协同经办、完善转移接续等方式,逐步将基本公共服务调整为常住地提供;推动人口集中流入地城市“一城一策”制定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实施办法,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支持各地统筹资金渠道,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方面,意见提出,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通过挖潜扩容扩大现有优质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将义务教育基础薄弱学校纳入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或托管帮扶;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重点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加快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主要依据学生规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并向农村学校等倾斜。

在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方面,意见提出,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逐步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制定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用药保障需求等。

在大力发展“一老一小”普惠服务方面,意见提出多项具体目标,包括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用10年左右时间,推动有条件的大城市逐步实现嵌入式等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社区等。

为确保上述举措落到实处,意见还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用,提高预算内投资支持社会事业比重等。意见要求,各地要强化责任落实,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基本民生财力保障,持续完善教育、卫生健康、社保、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支持政策,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同时,完善各级政府民生实事清单制度。科学评价民生政策实施效果,对全国层面的预期性民生指标,不搞层层分解和“一刀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