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广告
  • 4:艺术资产
  • 5:艺术资产
  • 6:财经新闻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
  • 10:评论
  • 11:特别报道
  • 12:专版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海外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封面文章
  • A11:基金·专访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人物
  • 切实把握资本账户开放的战略机遇期
  • 煤价跌了一年多,为什么居民供热价不变?
  • 拨开股权之争的迷雾
  • 经济反弹为政策重心
    转向调结构铺平道路
  • 外论点击
  •  
    2013年10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评论
    切实把握资本账户开放的战略机遇期
    煤价跌了一年多,为什么居民供热价不变?
    拨开股权之争的迷雾
    经济反弹为政策重心
    转向调结构铺平道路
    外论点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经济反弹为政策重心
    转向调结构铺平道路
    2013-10-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沈建光

      

      9月与三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延续了7、8月工业生产、消费、投资等高频数据稳步走高的态势,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8%,显示在房地产强劲需求、稳增长政策发力以及外需转好的带动下,中国经济避免了硬着陆。这使得决策层对今年经济增长达到7.5%目标充满信心,将促使政策重点从稳增长转向调结构。

      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消费和投资对GDP的贡献率继续提升,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45.9%,比上半年提升了0.7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55.8%,比上半年提升了1.9个百分点;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由正转负,为-1.7%,比上半年下降了2.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前三季同比增长20.2%,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但比1至8月回落了0.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有所反弹,前三季度为增速18.5%,比上半年反弹1.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4.2%,比上半年提升0.6个百分点,反映了稳增长政策落实对于基础设施投资的拉动。

      工业增加值前三季度同比增长9.6%,比上半年快0.3个百分点,反映了三季度以来,工业企业状况已有好转。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为10.2%,比8月略有回落,但仍处于全年第二高位。9月发电量亦有所回落,但这主要是季节性因素,即进入9月天气转凉,工厂企业降温、通风等非生产性用电量减少所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三季同比名义增长12.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9月消费同比名义增长13.3%,比8月略微下降了0.1个百分点。餐饮收入继续减少,同比增速为9.1%,比8月回落0.6个百分点,显示新政府强调节俭与严厉打击腐败之下,中秋消费热已大为降温。此外,金九银十的到来,房地产量价齐升带动建筑与装潢材料消费同比增速高达27%,比8月提升了2.8个百分点。

      外贸方面,海外经济回暖带动出口有所恢复。虽然9月出口同比上涨仅为0.3%,低于市场预期。但出口下滑主要是因为9月假期调整导致的工作天数减少,经季节性调整后,9月出口增速仍保持同比5.3%的增速,延续了海外经济转好对中国出口的利好效应。

      但不能不格外警惕的是,由于美国QE退出延迟以及两党就债务问题纠缠不清,人民币一度大幅升值并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削弱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另外,去年底出口基数较高,今后几个月出口数据将面临向下压力。

      受到食品价格与居住价格上涨的影响,9月CPI同比上涨3.1%,超出市场预期。不过考虑到当前PPI尚在通缩区间以及未来货币政策会保持中性,今年CPI处于3.5%以下的政策目标应该不存在问题。真正值得加倍防范的,是房价上涨带来相关风险。实际上,统计局公布的8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当前在绝大多数城市,无论新房还是旧房,环比和同比总体上均呈现上涨趋势。

      总体而言,在外需复苏、国内稳增长加大以及企业信心恢复的带动下,中国经济已走出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差阶段,预计全年达到7.7%增长,高于7.5%的目标已不存在争议。习主席在本月7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言时,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并提到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及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预期目标之内,为了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这昭告世人中国决策层当前对增长担忧已降低,未来将更加注重于经济结构调整,控制金融风险。

      央行表态当前流动性充裕,但实际上实体经济面临融资成本仍然较高,这与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导致资金价格扭曲有关。而据悉审计署已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债务审计,结果不久就会公布,这有助于为财税改革铺路。

      当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四季度房地产政策的走向。毕竟房地产量价齐升的局面警示了房地产相关风险有所加大。由于决策层频频就房地产政策表态,笔者预计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后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面世将是大概率事件。

      (作者系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