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8月15日

查看其他日期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7-08-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公司代码:601952           公司简称:苏垦农发

2017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二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2.2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3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2.4 截止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5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6 未到期及逾期未兑付公司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3.1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17年上半年,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农业生产总体平稳。水稻市场价格稳中略升;大米市场有所复苏,但竞争仍十分激烈;稻种市场种源数量充足,供过于求,销售压力增大。

公司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形势和突发自然灾害的考验,坚持稳中求进,提高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营业绩呈现稳中向好态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8.43亿元,净利润2.6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7亿元,与上年同期比,同口径分别增长13.21%、15.49%、14.67%。

(一)夏粮生产再获丰收。

在去年秋播遭遇连续强降雨,播种质量为近年最差的严峻形势下,公司及早制定落实抗灾应变措施,加之今春总体天气好, “三夏”工作落实积极有效,今年夏粮总产单产均为历史较高水平,大小麦总产9.11亿斤。入库种子水分、纯度、净度等指标均符合种子质量标准。小麦容重高、色泽好、病粒占比低,夏粮品质好于预期,实现了灾年高产。

(二)标准化生产能力提高。

继续巩固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苏垦米业、大华种业订单种植面积持续增长,水稻种自主品种繁育7.7万亩,比上年提高42.6%。强化集中管控协同,“五统一”生产措施有效落实。强化技术支撑,实施浸种催芽等技术68万亩。做好病虫害防治,结合叶面喷肥,防病保叶防早衰,实现增粒增重。落实水稻机插面积82.7万亩,水稻钵形毯苗机插技术24万亩、水稻钵苗摆栽技术6万亩,示范推广水稻微喷灌育秧8万亩。

(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大华种业突出抓好品种研发,加入国家良种培育重大联合攻关项目。在市场需求不旺的形势下,稻种销量与上年基本持平。苏垦米业重在提品质、创名牌、拓市场。调整优化市场布局,扩大直销和企业用粮业务、新增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的网络拍卖业务,扎实推进电商经营发展。被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评定为首批“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加工企业”。

(四)科技研发有所突破。

公司今年科研项目立项52项,上年继续研究项目6项;申报农业部项目2项、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完成国家级、省级、公司等试验及研究课题102项,其中国家级试验44项、省级13项。自主品种选育再有突破,水稻、玉米各有1个新品种(系)正在进行国家生产试验,1个高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系完成国家生产试验,有望通过国家审定;17个小麦、水稻新品种(系)参加国家、省级有关试验或预备试验。申请小麦品种权3个,受理3个,申请发明专利1项。

(五)投资拓展稳妥有序。

上半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其中新建、改建水泥晒场17.5万平米,新增烘干线8条、新增烘干能力3200吨/天。

与南通市港闸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流转土地3672亩。

3.2 与上一会计期间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2017年5月10日,财政部颁布了财会[2017]15号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通知。由于上述会计准则的颁布或修订,公司需对原会计政策进行相应变更,并按以上文件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上述会计准则,将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计入营业外收入。公司本报告期与日常活动相关的补助59,045,844.45元,从营业外收入调整到其他收益。

3.3 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