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版 新闻·财富管理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11月2日

查看其他日期

把握新规施行“时间差”
货基博弈“最后好时光”

2017-11-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炯业 ○编辑 长弓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截至三季末,七成以上货基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也可称久期)不降反升,其中多数货基久期还超新规“红线”。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述货基并未违规,只是通过利用“时间差”的方式,把握住了提高收益率最后时刻的机会。随着未来政策缓冲期结束,货基市场仍将回归本源。

久期不降反升

《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下称“流动性新规”)第三十条对货基投资组合的剩余期限作出了更严格的规定:其一,当货基前10名份额持有人的持有份额合计超过基金总份额的50%时,货基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过60天。其二,当前10 名份额持有人的持有份额合计超过20%时,货基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过90 天。

但需指出的是,货基目前并无披露前10名份额持有人所持份额的义务,因此,上证报记者收窄了统计范围,通过梳理所持份额比例超过20%或50%的单一投资者的基金来观察相关情况。可以肯定的是,真实情况一定会比基于单一投资者数据得出的结论更为明显。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剔除无法比较的次新货基,在596只货基(ABC类份额分开计算,下同)中,有428只货基的久期上升,占比达72%。比如,久期环比增幅排名居前的广发添利A在二季度末的久期只有8天,到了三季度末已飙升至73天。德邦现金宝则从原来的7天增至三季度末的45天。

这意味着,在货基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作为衡量抗利率风险强弱的指标,货基的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大幅上升。

环比数据大幅增加后,多数货基的久期超监管“红线”。据统计,截至三季度末,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超过基金总份额50%的共有127只货基,它们的平均久期约76天,相较于二季度末足足提高了15%。对比流动性新规,这一平均久期已远高于新规限制的“60天”。

货基的最后一搏

显然,上述现象与监管导向背道而驰。不过据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上述货基并未违规,只是利用了新规施行的“时间差”。

有基金人士透露,“流动性新规”执行的时间点是10月1日。这意味着,在此之后,货基购入的新标的需符合新规。同时,整个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也需不断下降,直至符合规定。而针对达标的时间,监管层还给了半年的缓冲期。

正是在此背景下,“‘流动性新规’执行前是提高货基收益率的最后时刻,于是,其可通过配置长久期的高收益率品种,拉长久期。三季报的时间节点又恰好在9月30日,这就完美解释了统计数据中货基久期大幅提高的现象。”上述基金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随着政策缓冲期结束,可预见的是,新老货基都将陆续达标。货基市场将回归本源,流动性风险管理将贯彻该行业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