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专栏  查看版面PDF

2018年

12月4日

查看其他日期

舒尔茨视人口质量
为耐用稀缺资源

2018-12-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康 珂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学家并未对人口质量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对此展开了开创性的研究,为分析人口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1927年,美国学者爱德华·罗斯出版了《仅有立足之地?》(Standing Room Only?)。尽管他认为马尔萨斯的论著已不适应时代,但他还是没有脱离马尔萨斯的影子。这本论著对比了人口与食物供应的增长,认为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人口膨胀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如果人口增长不加以抑制,未来世界将异常拥挤,每个人“仅有立足之地”。

《仅有立足之地?》出版当天,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一个课堂上,多位研究生正在等待罗斯教授来上课。那天罗斯教授迟到了。在他到来之前,一位25岁的研究生和他的同学在黑板上演算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全世界人口挤在一起站在地面上,将需要多大面积?计算结果是:威斯康星大学所在的丹尼县一小部分土地就足够了。恰好在此时,罗斯教授赶到了。看到学生的演算结果,他很不高兴。这事导致这位研究生几乎对人口问题失去了兴趣,从此便选择了经济学。

这位“半路出家”的研究生此后在经济学研究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于197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便是西奥多·舒尔茨。当年不经意的选择成就了一位经济学大师。虽然舒尔茨从研究生时代起便不再研究人口学,但经济学的历练反而使他观察人口问题有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

全面阐述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人力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1982年出版,让世人对人口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赢得学术界一片喝彩。舒尔茨旗帜鲜明地反对马尔萨斯主义,在这本论著的开头,他开宗明义提出:“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当人们考虑这些投资时,地球物质资源将会耗尽的预言就必然被抛弃。”

舒尔茨认为,从经济学角度看,现代人口统计学对人口增长的推算是统计有余而理论不足。按照统计学复杂而严密的数学模型计算,未来人口将增长到挤爆地球,人类只能求助于宇宙飞船而得到生存之地。但这种推算显然是错误的。当时发达国家的人口数量已经趋于稳定,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但发达国家也贫穷过,也曾经历过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因此,随着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不会无限增长。舒尔茨指出:“马尔萨斯没有预见到,父母会倾心于儿童质量的提高而不去单纯追求儿童的数量,李嘉图也没有料到科学和农业研究的进步会通过提高农田质量来弥补农田数量的不足。”无论是富国还是穷国,其发展过程是相似的。进入工业文明后都会经历人口出生率先升后降,死亡率持续下降的过程。只不过这一过程在不同国家分布于不同时代。粮食产量则因为农业科技的进步而大幅提升,美国1979年可收获的耕地面积少于1932年,但粮食产量却是1932年的3倍。

舒尔茨把人口质量视为一种耐用的稀缺资源,这意味着这具有经济价值,获得它需要成本。人口质量可以通过教育、健康等方面的投资来提高,由此形成人力资本。经济发展取决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方面。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明显高于物质资本,但传统经济学忽视了这一点。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人。人力资本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家的能力。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因素,不是自然资源和土地空间,而是人口质量的提高和知识的进步。

教育和健康投资是提高人口质量最重要的途径,前者形成知识存量,后者形成健康存量,它们使人拥有更高的技能和更长的寿命,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人口质量的提高大幅提升了人的时间价值,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创新动力,不仅弥补了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产生了一系列溢出效应。例如,商品中劳动的价值大幅提升,工人的劳动时间不断减少,但收入却持续提高,劳资关系更加和谐;高技能劳动者的占比不断增加,比如医生、工程师、职业经理人等,由此逐渐形成了越来越庞大的中产阶层,社会随之更趋于稳定;伴随收入的提高,家庭会更加注重提高生活品质与孩子的质量,对孩子数量的偏好则会减弱,生育意愿因之降低,人口增长得到了自发控制。马尔萨斯预言的人口膨胀、贫困和苦难并没有成为现实。“仅有立足之地”也成了遥远的神话。

回过头来看,早在1890年,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就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一切资本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投在人身上面的资本。”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学家并未对这个命题展开深入的研究。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对此展开了开创性的研究,同时为分析人口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回到当下。目前我国人口数量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但物质生活水平也是有史以来最高的。100年前的中国人根本无法想象中国的土地能供养现在这么多人,更无法想象今天中国人生活之富足水平。分析人口质量,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这些问题,面向未来制定更科学的决策。

(作者系北京青年经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