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评论  查看版面PDF

2020年

4月18日

查看其他日期

金融助力企业渡难关必先自身形成合力

2020-04-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王 勇

4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落实落细今年以来出台的支持企业政策措施,助力企业渡难关。会议特别提出,要研究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笔者认为,金融助力企业渡难关必先自身“五指并拢”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打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组合拳”。

首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形成合力。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今年以来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供、企业纾困和复工复产,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减税降费方面,采取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增值税等措施,加上去年减税降费政策翘尾,这些可为企业减负1.6万亿元。同时,疫情发生以来,财政部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配合,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和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普遍降费;允许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展期;优先为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贴息等。下一步,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实施前期有效政策基础上,多措并举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并抓紧按程序再提前下达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投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

其次,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形成合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双管齐下、协同发力,形成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的强大政策合力。截至3月底,前期设立的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已向5881家重点企业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2289亿元,实际融资利率约1.26%;在增加的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运用方面,各地银行已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2768亿元,支持企业达35.14万户。而且金融调控不搞“大水漫灌”,做好“精准滴灌”。其中,“逆回购-MLF-LPR”已经成为央行引导融资成本下降的标配操作模式。此外,自4月15日起,央行分两次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平均每家中小银行可获长期资金约1亿元。

在金融监管方面,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密切监测银行体系的风险状况。在银行业内部,纠正中小银行偏离主业、化解潜在风险的改革一直未停步。接下来,在全产业链进入复产复工、达产达能阶段,央行已明确将分阶段把握好政策力度、重点和节奏,绝不会让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也不让老百姓的钱变“毛”。中国银保监会已开始就《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暂行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不久将会正式实施。同时,银保监会还印发《系统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引导被审计单位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提升组织管理水平,有效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再次,国家金融监管与地方金融监管形成合力。在金融委领导下,积极建立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让金融监管实现全覆盖,不留死角。据悉,目前,上海、天津、江苏、山东、广东等十几个省份已成立这一机制。地方协调机制接受金融委办公室的领导和业务指导,但不改变各成员单位职责划分,不改变中央和地方事权安排。从具体职责看,金融委地方协调机制主要肩负加强金融监管协调、促进地方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推动金融信息共享、协调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四项工作。目前,多地都将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作为主要工作。在处理特殊、突发金融事件过程中,地方协调机制还可迅速调动多部门行政力量,形成立体化的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架构。未来地方金融监管或形成以下分工与合作: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主要协调中央金融管理和地方金融管理事项;之前成立的地方政府金融工作议事协调机制负责落实属地风险处置第一责任,做好地方金融风险化解和处置,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银行业研究与诊断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