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版 评论  查看版面PDF

2021年

7月24日

查看其他日期

让“低碳消费”成为主流

2021-07-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 锐

□张 锐

一家名为“碳阻迹”的碳排管理软件和咨询服务商日前举办了一场十周年产品发布会,参会嘉宾采用无纸化的方式注册签到,会场没有放一瓶瓶装饮用水,但嘉宾可以到饮水区使用玻璃杯取水饮用。此外,会议鼓励参会者使用公共交通前来参会。据悉,按照一般标准举办这场会议,碳排放大约是28.9吨,但采用上述新规则后,降到16.85吨,也就是减少10吨以上的碳排放。此情此景正是我们常说的低碳消费,而且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国和负责任大国,通过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全球低碳消费的领跑者。

消费是人们对自然资源或者由其转化而来的成品与半成品的占有与使用,这种占有与使用方式不仅取决于家庭与个人的财务能力,更决定于消费主体的行为方式。低碳消费是一种文明、科学、健康的绿色消费方式,凸显出的是公众对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主张。按照学界共识,低碳消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恒温消费,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二是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三是安全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四是可持续消费,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五是新领域消费,鼓励开发新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拓展新的消费领域以及建立新的消费标准。简而言之,低碳消费就是一种边际成本递减消费,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行为所产生的公共成本或者说是负外部性越来越小。

作为经济两大部门,生产与消费彼此紧密关联。一方面,生产是为了消费,消费既是生产的起点,也是消费的终点;另一方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的方向与趋势发挥着引导作用。但是,对于处于生产端的企业来说,生产与服务的直接目的就是实现自身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虽然根据节能减排的相关要求,企业也会在资源使用、产品结构上做出相应调整,但基于成本与利润目标的考虑,调整的力度可能会相对有限,为此需要引入消费端的力量。只有消费者在对高碳产品作出群体性的“用脚投票”,而对低碳产品集体性地“用手投票”时,才能对供给端形成强大的倒逼力量,推动生产与服务企业作出力度更大的减排行动。

值得关注的是,围绕着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无论政策层面还是公共舆论层面,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供给侧,对居民消费领域碳排放的关注度远远不够。从目前来看,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民众生活的总能耗庞大,同时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交通运输等能源消费持续刚性增长,个人消费领域的碳排放量持续上升。按照国际环保公益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发布的《政府与企业促进个人低碳消费的案例研究》报告,2021年我国居民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将达到29.7亿吨,为2002年的2.27倍。控制居民消费碳排放显然也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还需承认,由于教育水平和思想观念差异较大,对居民碳排放削减和管理控制的难度较大。也正因如此,挖掘与拓展低碳消费的市场潜力,进而让低碳消费成为主流,需要从生产端、流通端与消费端全程用力。

首先,生产端须扩大低碳产品的有效供给。除了企业自身通过技术创新让产品“脱碳”与“减碳”外,还要激励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对绿色低碳产品的优先采购与使用,并在政府采购招标中提高低碳产品的得分权重。同时,明确与健全生产者低碳责任延伸制度,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和售后服务到产品回收、废弃物处理,生产者都应承担相应责任。此外,要尽快发布《低碳产品与服务规则指引》和《低碳产品与服务计算指引》,方便企业运用科学的碳核算方法计算出相对一致的低碳足迹结果,以此打通企业之间以及同类产品之间的低碳消费场景。

其次,流通环节可利用渠道优势与生产企业展开谈判,共同构筑绿色低碳供应链。比如,减少塑料包装的比重等,对于达标的生产企业,可以给予产品在终端优先陈列的待遇。在线上线下零售企业普遍推行“碳账户项目”,为消费者建立个人的“碳账户”。消费者的低碳产品消费都记录其中,并在此基础上量化为账户积分,按照积分对消费者给予资金返还或者低碳产品赠送,甚至可以打通与客户银行端的联系,将碳积分转化为信用积分,公共财政部门还可以依据零售企业的“碳账户”奖励项目给予税收优惠支持。

再次,在消费端应积极鼓励低碳消费。一方面,加快推行居民用电、用水的阶梯价格,延长新能源汽车补助链,向公众发放低碳产品消费券等。另一方面,消费端的低碳改革必须让民众体会到真实的获得感,而不是成本的转嫁者。此外,为防止商品功能的价值泛化,必须对过度性消费、炫耀性消费、攀比消费及奢侈消费给予必要的立法规制和道德干预。

最后,低碳消费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开发、应用与普及。一是要通过数字技术开发出碳排APP,消费者借助这一工具可以轻松地对所购买的产品进行扫描,识别产品的碳含量,而且能够计算出自己的碳排积分,查看到碳足迹。二是要建立起区域性、跨行业的碳排集成平台,将个人在不同生活场景中产生的减碳量汇集于此,既方便企业据此开发出低碳产品,也便于消费者集中获取个人碳排信息。三是可考虑在城市建立低碳消费示范小区,从居民衣、食、住、行等各个服务层面打开低碳或无碳的落地空间。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