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环球财讯
  • 3:焦点
  • 4:财经要闻
  • 5:观点·评论
  • 6:时事·国内
  • 7:时事·海外
  • 8:广告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海外股市
  • A4:金融
  • A5:金融·机构
  • A6:货币·债券
  • A8:期货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维权在线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大全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D17:信息披露
  • D18:信息披露
  • D19:信息披露
  • D20:信息披露
  •  
      2007 年 1 月 17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专栏
    研发能力凸显内功真实差距
    长期持续高增长的最大隐患
    生意总在酒桌上开始
    高楼短命之痛
    大巧若拙 从容大换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高楼短命之痛
    2007年01月1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国旺
      ◎李国旺    

      银河基金管理公司市场总监

      新年伊始,全国各地的爆破拆除声不绝于耳。1月3日,位于广州市商业中心区域的广州天河城西塔楼被成功环保清洁爆破拆除。1月6日,杭州西子湖畔建筑面积达21100平方米的第一高楼又轰然倒下,从而引发了媒体和舆论的广泛关注。

      西湖第一高楼开始筹划于1985年,1993年正式交付使用,至今才13年。由于高楼离西湖只有500米左右,在建造时,曾经有专家和市民认为它破坏了西湖的风景。但据媒体报道,当时还是按计划(不知当时有无规划?)建造。按照设计使用寿命,这栋楼至少可以使用100年,为什么忽然被爆破拆除?原来是“市场规律”起作用了:这栋楼所在的地块以24亿多元的高价被拍卖,之后将建设一个集宾馆、商场于一体的商业项目。

      既然如此,人们不免要追问:一、这些大楼是否当时的“形象工程”、“标志性工程”等政绩工程?这些政绩高楼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富,这可是纳税人的钱啊!即使建筑被拆除可能事出有因,如何少用纳税人的钱埋单实在是必须慎重研究的课题。二、“短命建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资源浪费,我国正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爆破拆除不仅制造大量的建筑垃圾,其中的浪费和对环境发展的负面影响如何估量?重复建设不仅浪费大量劳动力以及水泥、钢材、水、电等有限的资源,同时还生产出大量建筑垃圾,破坏环境,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短命建筑对节约型社会建设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三、这些建筑当初在规划建设之时,是否经过科学的专业论证和决策程序?是否真正纳入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如果当初没有好好规划就匆忙上马,那么如今爆破拆除是否作了合理合法的规划?

      不管大家有多少疑问,如此坚固的建筑还是被爆破拆除了。毕竟,当年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而今地块出让价高达24.6亿元,拆除高楼有非常合理的商业逻辑。当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还有空间“操作”的时候,这种巨大商业利益必然使高楼短命。

      资料显示,在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建筑平均寿命长达132年,居世界首位,是西湖第一高楼寿命的10倍。在英国,不仅建筑质量、规划、设计受到高度重视,要经过详细论证。同时,英国非常注意对建筑物的维护、加固和病害处理,以延长建筑使用年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在国外,可能建设一栋楼的时间很长,但其使用寿命更长,少有规划没有设计好便“只争朝夕”赶工程的现象。而在我国,目前的住宅建筑平均寿命仅为30年。因此,我们的建筑物在大量地重复着建设、拆除、再建设、再拆除的过程,这无异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完全与我国建设节约型国家的目标背道而驰。

      如此重复建设与拆除可能的好处,是某地的GDP可以不断保持增长,但这种建立在国民财富浪费上的增长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国人的个人财富始终无法与GDP同步增长?不正是因为有太多的财富都在拆除中化为烟尘了么?从源头上看,要杜绝高楼接连不断的爆破现象,先得破除以GDP为统计地方政绩的方式。

      笔者呼吁有关部门赶紧通过立法,严格限制和规范“短命建筑”。城市规划法在执行过程中要有严肃性,不能凭长官意志或为了商业利益而随意修改;建筑物要被拆除时,必须经过权威机构的论证和举办公开的听证会;要加强舆论监督的作用,不仅对违规城建要揭露,对违规拆除也要监督,哪怕这种拆除有天大的商业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