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财经要闻
  • 6:观点·评论
  • 7:环球财讯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股市
  • A3:基金
  • A4:金融
  • A5:货币·债券
  • A7:期货
  • A8:时事·天下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海外上市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公司
  • B7:行业研究
  • B8:专栏
  • C1:理财
  • C2:谈股论金
  • C3:个股查参厅
  • C4:操盘计划
  • C5:应时数据
  • C6:机构视点
  • C7:高手博客
  • C8:广告
  • D1:披 露
  • D2:信息大全
  • D3:信息披露
  • D4:信息披露
  • D5:信息披露
  • D6:信息披露
  • D7:信息披露
  • D8:信息披露
  • D9:信息披露
  • D10:信息披露
  • D11:信息披露
  • D12:信息披露
  • D13:信息披露
  • D14:信息披露
  • D15:信息披露
  • D16:信息披露
  •  
      2007 年 3 月 14 日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8版: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8版:专栏
    立法的“条件”意识与“时机”权衡
    是被“挟持”,还是去积极引导
    世间可还有真老实的侠
    两个联想,哪个更真实
    国际金属价格越来越迷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58、fanwg@cnstock.com ) 。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两个联想,哪个更真实
    2007年03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王育琨

      管理专家    

      首钢发展研究院企业所所长

      联想全球化的每一步,不管这一步是成功还是不成功,都是一笔财富。正因为联想的标杆意义,才有了我对联想的观察系列。当然,我没有条件切入联想的实际操作过程,具体细节的较真既不可能也不可取。我更关心联想经验的方法论意义。

      通常,那些公司运行中的真问题,在真正找到解决办法之前,是任何一个公司都要刻意要隐藏的。一如没有人会在众目睽睽之下脱下裤子来缝补。局外人很难看到真实的棋局。

      联想集团在2006年总结中高调宣示,“联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坐标,成为中国企业冲向海外的象征,更寄托了国人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期冀”。而如今代表大股东在联想集团行使“非执行董事”权力的柳传志春节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番话则是:“联想连着我的身家性命。之所以在退出联想集团决策层后着力发展培植另外三家子公司,也是基于分散风险的现实考虑,起码内心不再那么紧张和焦虑了。”“到现在为止,不得不承认,并购IBM PC业务,联想冒了很大风险”。

      当现实与自我评价相背离时,一般也是危机敲门时。联想集团年度总结高调宣示的东西与核心人物面见记者所显示出的谨慎与忐忑恰成对比。哪一个所披露的信息更真实?这里面涉及一个鲜有人提及的问题:政客的企业与企业家的企业区别。

      今日之政客个个算得上企业家,而企业家个个都跟政治沾边。然而不能因此而把政客与企业家划上等号。政客特别注重形式,一个饭局、一个会议上的座次,可能使他们耿耿于怀。形式就是他们的生命。一如京剧,一个老俗套的故事,可以演上几百年而不衰。张艺谋可能就是抓住了中国文化的这一特征,把一切为了形式的文化推向了极致,因此,形式大于内容(《十面埋伏》),形式谋杀内容(《满城尽带黄金甲》),居然特别有票房号召力。政客也是如此。他们在一些场合,常常表现出内心感受的另一面。企业家如果也染上如此习性,就很难存活了。为了企业帝国的壮大,企业家非但不会去恪守形式,甚至可以不要自尊。企业竞争是人类社会最为公开化和透明化的过程。要想成功,就要具备特殊的战斗力。企业家的奋斗,是一次次“回归零”的过程。不管他先前何等成功,什么时候他不能回归零了,开始自以为是了,那也就到了他向下滑行的时候了。

      杨元庆所遭遇的正是这样一种境况。靠着营销专业成绩,他一飞冲天。可是到了新的位置上,他猛然发现,政治上的平衡要比专业上的精专更为重要。公司机构大了,什么事都有人具体负责,慢慢地他就被环境推着向着非专业的方向发展了。杨元庆的误区代表了大多数中国企业家的心态。他们在公司做大执掌乾坤以后,意识到要授权,要有所转变,但是大多数却向着非专业化的政治平衡方向转变。而没有意识到应该向着专业化的方向转变,即转变为一个有胆识的战略专家。国际一流公司的领导人,毫无例外都是战略专家。战略专家被新环境赋予了新的规定性,这就是刻骨铭心预定的目标,对途径和方法无限度、无边界。杨元庆不该忘却的,始终应该盯住的是目标,而不是固守那些为了达成目标的手段。战略专家并不是掌握了绝世本领的人,而是那些随时准备扬弃自己的人,准备花一生时间去认真学习的人。最忌讳的是自认为掌握了必胜的法宝,掌握了真理,而应该有着根深蒂固的敬畏。时刻警醒着事物昙花一现的本质。没有人比企业家更勇敢、更诚实、更诚恳、更愿意做出牺牲。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如其所是地把握事物的走向,才能最终通向成功。实现目标的意志和好奇心是不可缺少的,除此之外都可以放弃。

      对企业家来说,没有最好的东西,只有起点。所有成型的东西,只能是起点,不是恪守的教条。在失败中摸索前进,这一点容易做到。胜利中舍弃前行,却要有一点更高的要求和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