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中国特色”
2007年03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
近年来似乎很盛行一个词组,大有历久弥新的架势,不过却是颇有道理,就是“中国特色”。我们不妨也来数一数艺术圈的“中国特色”。
而中国元素作为创作题材这一方式,算是其中的重头大戏了。比如太湖石就是一例。太湖石本身有水旱两种,水石多产于太湖中,旱石产于苏州洞庭西山、宜兴一带。周春芽创作于1995年的《太湖石》,恐怕就是温润多孔、面面玲珑的水石。只是,原本灵秀多姿的点景要件,被周先生孤零零地置于漆黑的背景上,而石窍中流泄下来的居然是红色的颜料,顿生凄凉。
而王长明创作于2006年的《太湖石》系列,似乎有谱写太湖石演进史的想法。从单一的特写镜头,到古色古香的园林景致,再到现代环境背景的介入,千余年的“风流史”都被王长明浓缩在这一系列中,毫不拖沓,艺术的教化普及潜质可见一斑了。
展望的《假山石80》,则又是另一种姿态。这件创作于2005年的作品,较之艺术家此前的一系列观赏石,更具有盆景一样的雅致和温润灵动的气质。展望采用不锈钢来创作,无形中以金属的质感和光泽推翻了石材的本色,大概“负负得正”的法则在这里也适用吧。
又如青年画家杨勋创作于2006年的《经典剧》,深沉的幕布前,耀眼的镁光灯下,假山石空空洞洞隐藏的地盘里,好像充斥着大大小小或喜或怒或哀或乐的故事,带着精灵一样的睿智,永远诉说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