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的细则将在本月出台。这次国家改革成品油流通体制的决心和力度是空前的”。有业内人士透露说,国家将继续发布相关政策,给予民营企业一定量的成品油直供配额,这一部分油品直接由国家调拨给民营成品油批发企业。
在一个垄断的市场,垄断企业可以肆无忌惮地将各种成本(包括畸高的工资、奖金、福利及铺张浪费造成的成本等)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消费者苦不堪言而又无可奈何。我国的油价就面临着这个问题。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去年11月6日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普通无铅汽油全国平均价格为每加仑2.20美元,去掉燃油税每升约合4.56元人民币,而北京同期93号汽油价格为5.09元/升,高于美国成品油零售价格。
不仅如此,垄断企业常常因利益因素损害公众利益,广东曾发生的持续两个多月的“油荒”即是一例。全国政协委员郭荣昌斥责石油垄断巨头:“不能忘记了其不同于一般民营企业的国有垄断企业身份,不能忘记了它们应当承担的公共职能。然而,在公共利益需要的时候,它们并未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反而严重损害了公众的利益。”
打破垄断最好的途径就是降低准入门槛。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准入门槛过高,垄断企业的垄断地位无法撼动。比如,在商务部2005年6月颁布的《成品油批发企业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中,规定成品油批发企业必须“拥有30座以上自有或控股加油站”,绝大部分民营企业都不符合这一资质。以黑龙江省为例,全省1670座民营加油站,没有一家达到要求。
令人欣慰的是,垄断坚冰已经开始松动。去年底发布的《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成品油批发企业要达到以下要求:有长期稳定的油源、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拥有库容不低于10000立方米的成品油油库等设施。门槛较之过去已经大大降低。而且,细则设置了一个18个月的过渡期,民营油企有足够的时间达到细则的要求。
面对降低的门槛,石油巨头如坐针毡,其内部人士声称:“门槛太低了……如果拿到成品油批发许可证的企业太多,市场会陷入混乱。”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一旦市场被激活,为了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占领市场,各个企业之间为展开激烈的竞争为提高服务质量,靠竞争本身的力量就足可以消灭“混乱”,何况还有各种监管力量?更何况这种竞争可以降低油价,让消费者和相关生产企业深深受益?